本人正在作一个城镇污水处理厂预处理改造方案.由于收集范围内的进水水质由原来的COD450变成现在的700-1000,进入的是大量的工业园区没有达标排放的工业污水,其中有造纸,有高分子添加剂,有精细化工(如聚乙烯等).本人想听取一下版内水友们的意见.最好能提供一些工程实例,一些论文资料,甚至工程设计资料和图片.本人十分感谢.(以微薄的积分相赠,不够的话,版主会补贴的哦!?)该工程后续工艺为CAST工艺,4万吨每天,分成两组,前端选择区已经考虑了部分水解功能,停留时间大概已经为4小时了.而且目前预留下来的预处理地方也比较小.这个选择工艺也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本人正在作一个城镇污水处理厂预处理改造方案.由于收集范围内的进水水质由原来的COD450变成现在的700-1000,进入的是大量的工业园区没有达标排放的工业污水,其中有造纸,有高分子添加剂,有精细化工(如聚乙烯等).本人想听取一下版内水友们的意见.
最好能提供一些工程实例,一些论文资料,甚至工程设计资料和图片.本人十分感谢.(以微薄的积分相赠,不够的话,版主会补贴的哦!?)
该工程后续工艺为CAST工艺,4万吨每天,分成两组,前端选择区已经考虑了部分水解功能,停留时间大概已经为4小时了.而且目前预留下来的预处理地方也比较小.这个选择工艺也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看来这个问题探讨还是放到市政给排水比较适合,涉及的问题也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如何应付工业废水的排入。希望能得到大家更广泛的讨论!
52楼
首先,工业废水要单独排放,在排放之前要求企业对水进行一个预处理使水质达到一定的要求再排,然后;再由城镇污水厂处理,这样进入水厂的水质比较均一.当然这涉及到比较多的问题,如管网改造等,不过这样水厂的负荷会大大的减轻.
回复
53楼
是的啊。国家有这样的规定,我们在做城市污水厂时也反复的强调源头控制。
但是面对太多的不自觉偷排,不达标排放,政府似乎开始按水质收费,集中处理工业废水的趋势。
现实也是,大多数城市污水厂开始调试的时候,进入的工业废水比重太高。
回复
54楼
很久才上一次,发现有人对运营方的执法权有疑虑。按照水质收费,这是根据合同进行的,对双方都有约束力。这纯粹是个市场行为,不是运营方对业主的罚款。也许要说超标排污通报环保局,由当地环保部门进行行政处罚;但合同上应体现,业主的污水完全由运营方负责处理,达标排放。关于牵涉到的检测的权威性问题,仍然是在合同里体现。水质检测的权威机构是当地主管的环保监测站,如果业主自身有毛病,他也甚少有异议。况且,大型排污单位一般都有自己的监测站,水质如何,他心里有数。
现在新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在发达省份,进水都要求达到三级排放标准,不合格就面临着迁停关的问题。设计进水COD普遍在400以下,污水处理厂一般都直接生化。在经济基础薄弱的省份,仍然走着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个事实很难改变。如果企业自身由于环保把关不严而节省环保投资,污水处理厂必然要考虑他们的废水的预处理。毋庸置疑,分质预处理是最经济有效的。如果能把这污水厂做到市场化运营,分质预处理设施都可以由运营方投资。
如果非要集中预处理,混凝沉淀就有疑虑了。混凝沉淀+水解酸化工艺在某些单一成分的工业废水处理中已经普遍应用,例如印染废水。但要根据具体水质分析,不一定就适合综合废水。
首先明确一条,直接水解酸化是不可行的,它抗不了日日夜夜的几倍的冲击负荷(假设排污单位都夜间偷排)。4万吨的污水厂,前面的集水池、格栅、沉砂池等的停留时间算30分钟,起不到水质调节作用。如果高污水直接冲击水解酸化池,很可能导致生物膜的大量脱落(按楼主设计的有填料的酸化池),严重时需重新陪菌。
其次,能否上混凝沉淀,要看排放废水的性质。例如,日用化工厂等排放表面活性剂的废水的规模,只要总体比例达到一定程度(假定5%),就有必要对含类表面活性剂废水进行混凝气浮等预处理。还有,传统的石油化工行业都伴随着大量的含油废水污染,一定要对它先除油,如果能做到大亚湾中海壳牌石化项目的程度另当别论。还有,实践已经证明,成分越复杂,沉淀效果往往越差。这是因为,水质成分越复杂,特别是有较多高分子有机物的情况下,有机混合物与混凝剂乳化的可能性就越高。种种破乳手段的更高额费用,很可能使混凝沉淀设施成为摆设。不是所有地区都能承受两倍以上的运行费用。
目前以我的意见,末端设施上预处理可行性不高。另外,CAST的工艺虽然算是SBR的变形,但其有机负荷低,同时有一定抗冲击负荷的优点也被前面必须设置的水解酸化池所掩盖。A2/O仍然是适合于工业废水比例较高的污水处理的性价比最优工艺。见识浅薄,不吝指正。
回复
55楼
楼上的兄台分析的很全面,也很深入。
其实发生工业废水大量进入城市污水厂的事情,势必会带来处理费用转移的现象。这个我想任何一个投资部门或者政府部门都会看得到。我也反复建议他们进行源头控制,实在不行,哪怕在提升泵站那里预处理都会比较经济。但是,至今环评部门还没有个结论性的意见。所以我们就只能就事论事,先探讨一下最不利情况下的,应急方法。
楼上的说的没有错。如果里面有表面活性物质,或者油类物质,用沉淀还是气浮就不好说了。但是从现在规划上的几个工厂,以造纸、高分子添加剂,有精细化工(如聚乙烯等).来看,采用混凝做为备用方案还是基本可行的(只谈处理效果,不谈经济先)。此外,后续CAST工艺及整个厂区已经全部试运行了。现在是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造。所以,又不得不考虑现状。
这种综合污水的处理,在某些工业城市,慢慢将会出现的,所以大家一起结合自己的工程经验(哪怕是个别集中工业废水治理经验)交流一下。互相启发和探讨吧。
回复
56楼
一般是水解酸化,然后再常规生化处理,
回复
57楼
希望一叶沧海的工程进展顺利。
回复
58楼
这个对于我也是一个挑战,希望能通过和环保部门的配合,进一步摸清水质,控制水质,再来定最终的方案。
回复
59楼
老大你真是有钱,烧得慌,污水物化处理用活性炭!反正不用你掏钱!
回复
60楼
楼上的有什么高见?第一贴发到我这里,很荣幸。嘿嘿
回复
61楼
从国情来看,运行费用是污水处理厂能否正常运行的非常重要的指标。如果工艺可改造性不大,建议混凝段引入吸附再生的手段。强化生物吸附是利用缺氧回流污泥的生物吸附作用将有机物吸附,再利用混凝剂与废水混合同时发生化学反应,利用双电层压缩、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及沉淀物网捕的作用与水中的细小颗粒物质和胶体状物质共同形成矾花,随着搅拌的作用,矾花不断长大,经过分离沉淀段时自然沉降,达到去除废水中污染物质的目的。这个可以查一下AB法的资料。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