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一长63米的框架结构单体,地下一层,桩筏基础。基础底板打算居中设置后浇带,没有疑问。按照砼规对于伸缩缝的设置要求,55米以上就该设了。现在建筑专业不打算设置变形缝。我纠结的是楼盖是否也要像基础底板一样设置后浇带。我初步的想法是不设,同时在图纸上增加些减少混凝土收缩的要求。想听听各位的意见。
现有一长63米的框架结构单体,地下一层,桩筏基础。基础底板打算居中设置后浇带,没有疑问。
按照砼规对于伸缩缝的设置要求,55米以上就该设了。现在建筑专业不打算设置变形缝。我纠结的是楼盖是否也要像基础底板一样设置后浇带。
我初步的想法是不设,同时在图纸上增加些减少混凝土收缩的要求。
想听听各位的意见。
42楼
变形缝可以不设,但是后浇带要设置,可以减少混凝去早期收缩引起的裂缝,同是要注明采取别的加强措施,以满足规范要求。
回复
43楼
后浇带设置还是比较麻烦,一个影响工期,二者防水也会有问题,主要施工质量难的保障。而且得看什么建筑,如果是住宅,怕是不好搞吧。加强带是比较方便的,就是施工质量也难以保障,且审图也会有问题。
回复
44楼
我们这里是30-40米设置一道后浇带
回复
45楼
变形缝可不设,但后浇带要设置,可以减少混凝土早期收缩引起的裂缝,满足规范要求。
回复
46楼
后浇带必须设,因为混凝土的变形主要早早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形会越来越小
回复
47楼
后浇带是既可解决沉降差又可减少收缩应力的有效措施,故在工程中应用较多。 设置后浇带的位置、距离通过设计计算确定,其宽度考虑施工简便、避免应力集中,常为800~1200mm;在有防水要求的部位设置后浇带,应考虑止水带构造。
回复
48楼
后浇带是要设的,减少砼的自身的收缩,但是,变形缝,可以不用设,但是要加强措施
回复
49楼
可以不设,规范上说是如果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可以增大伸缩缝间距,只是后浇带相对来说比较经济有效。你可以在房屋两端跨把板筋全部双层双向拉通,屋面全部贯通,结构混凝土参入一定比例的膨胀剂。混凝土等级卡着最低要求用,控制水灰比。楼板尽量用次梁分割成小区隔以避免用厚板。养护上要求控制砼终凝时的温度,进行高湿度养护。规范上还说可以考虑点砼后期强度的作用,如果施工单位技术达得到可以操作。
但上面说的这些都是要消除砼收缩和温度应力的(不做后浇带)。如果做了带,相当于减少了一类不利影响。所以你必须在通常设置后浇带时的加强措施上采取更高的措施。
回复
50楼
当然膨胀加强带也是个办法,但真的在乎后浇带这两个月时间么
回复
51楼
学习了 长见识了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