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楼梯剖面,是我们院也是我们这个地区对于框架结构楼梯的常用做法;和其他地方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梯柱的设置方式,我们采用的是“吊柱”,我看过很多大师们对框架结构的楼梯的建议做法,从未见过关于吊柱的做法,一般都是从几个方面考虑,首先是楼梯的位置对结构的影响,这个我们结构的决定权很小,再就是考虑楼梯半层高处平台梁对框架柱的影响,还有楼梯斜板的斜撑作用对框架结构的扭转刚度影响不可忽视,一般都是采用结构构造的方式来弱化这种影响,对于梯柱,朱总建议截面面积不小于300x300,在墙长度方向的截面边长尽量满足框架柱的要求;配筋构造也宜按框架柱的构造要求;
下面的楼梯剖面,是我们院也是我们这个地区对于框架结构楼梯的常用做法;和其他地方最明显的区别就是
梯柱的设置方式,我们采用的是“吊柱”,我看过很多大师们对框架结构的楼梯的建议做法,从未见过关于吊柱的做法,一般都是从几个方面考虑,首先是楼梯的位置对结构的影响,这个我们结构的决定权很小,再就是考虑楼梯半层高处平台梁对框架柱的影响,还有楼梯斜板的斜撑作用对框架结构的扭转刚度影响不可忽视,一般都是采用结构构造的方式来弱化这种影响,对于梯柱,朱总建议截面面积不小于300x300,在墙长度方向的截面边长尽量满足框架柱的要求;配筋构造也宜按框架柱的构造要求;
我们设置吊柱的理由是:当梯柱采用升柱的方式时,受梯梁的约束及自身的先天存在因素容易形成剪跨比小于2或接近小偏压的柱,此时受力情况将会复杂化,将梯柱设置成吊柱的形式,则形成相对较纯的受拉构件,按轴心受拉构件分析设计,这样的构件受力简单、明确,符合抗震概念设计。
其实我觉得我们的这种吊柱的梯柱形式没什么问题,一般仅是在楼梯样式特别复杂、吊柱明显存在不妥时才使用升柱;只是疑惑为什么大师们都从来不提吊柱,是不是有什么我们没考虑到,请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也请高手多多指点。
[
本帖最后由 guanyu1985 于 2011-11-25 21:50 编辑 ]
22楼
这样做的吊柱混凝土根本就没利用起来啊
回复
23楼
另辟蹊径啊,鼓励大胆想法
回复
24楼
楼梯是主要通道,很重要的,还是要保险一点
回复
25楼
现在抗规不是也要考虑楼梯了吗,这种做法还能考虑吗
回复
26楼
你们画吊柱的画,画不画吊柱的大样啊,学习啊是咋个画的 啊
回复
27楼
很有想法,也是一个新的概念,在某些场合也可能用得上
回复
28楼
目前楼梯通常的升柱做法的确在地震中存在“斜撑问题”,但个人认为吊柱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斜撑还是斜撑。
回复
29楼
新的楼梯图集楼梯支座增加了滑动支座,我觉得这才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回复
30楼
还不如楼梯位置开洞。主体全做完后,用钢梯这样应该没有斜撑作用了
回复
31楼
一般梯柱是采用升柱的方式,但梯柱的轴压比很小,其延性与梁类似是有保障的.
吊柱应该有助于减小楼梯的斜撑作用,但减小的程度不会太大.
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不适合做受拉构件,所以吊柱的做法没有被广泛采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