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S工艺的技术经济评价
wwwsz
wwwsz Lv.2
2006年08月28日 16:19:22
来自于规范资料
只看楼主

论文简介: 本文结合作者对CASS工艺多年的研究成果及设计、运行和管理经验,从技术和经济角度论述了CASS工艺的特点,并探讨了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附件名:20058181124333762992/CASS工艺的技术经济评价.htm 文件大小:9K (升级VIP 如何赚取土木币)

论文简介:

本文结合作者对CASS工艺多年的研究成果及设计、运行和管理经验,从技术和经济角度论述了CASS工艺的特点,并探讨了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附件名:20058181124333762992/CASS工艺的技术经济评价.htm

文件大小:9K

(升级VIP 如何赚取土木币)

免费打赏
wing2_sky
2007年07月08日 23:16:28
12楼
我的一些观点:http://b.co.163.com/showlog.jspe?siteid=813629448&log_id=864976907

“众所周知”,与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相比,CASS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1、建设费用低。省去了调节池、初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及污泥回流设备,建设费用可节省20%~30 %。工艺流程简洁,污水厂主要构筑物为集水池、沉砂池、CASS曝气池、污泥池,布局紧凑,占地面积可减少35%。



2、运转费用省。由于曝气是周期性的,池内溶解氧的浓度也是变化的,沉淀阶段和排水阶段溶解氧降低,重新开始曝气时,氧浓度梯度大,传递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运转费用可节省10%~25%。



3、有机物去除率高,出水水质好。不仅能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机碳源污染物,而且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功能。



4、管理简单,运行可靠,不易发生污泥膨胀。污水处理厂设备种类和数量较少,控制系统简单,运行安全可靠。



5、污泥产量低,性质稳定。



但事实是不是这样呢?我就从这五个方面来“挑刺”!



1、建设费用省吗?



土建方面,首先有个常识性的东西,现在哪个城市污水厂还有调节池和初沉池?!传统活性污泥法也没有,但是你说有,然后说差,老实说,我觉得这样比太龌龊了;至于生化池主体,厌氧区、兼氧区、好氧区一个也没有少,并且池体容积闲置率超过60%,以一个20000吨/天的污水厂为例,好氧区的规格为52米×41米×5.5米,这样算起来,光好氧区的水力停留时间就超过12个小时,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好氧区怎么大了?就算加上二沉池也没CASS大吧。设备方面,还是从常识说开去,SBR工艺是最早的泥法工艺了,但为什么普及不起来?就是因为设备、阀门太多,操作过于繁琐限制了其应用。直到计算机自控技术发展起来后,系统交由计算机来控制,解决了设备、阀门的操作问题,CASS等SBR的变形工艺才得以复兴、发展和普及;至于污泥回流设备,没有哪个常规工艺敢不要的;另外,设备的闲置是不是另一种浪费呢,氧化沟工艺一直都在考虑提高设备利用率的问题,CASS的这一硬伤就能回避得了?



“建设费用可节省20%~30 %”、“占地面积可减少35%”……这些数据言之凿凿,大家抄来抄去,怎么来的哦?!有兴趣的可以去找找这个源头,呵呵。



2、“运转费用省”的说法没有问题。顺便提及的是,见到有些人吹嘘时,说“采用新型高效进口微孔曝气管,氧转移率达到35%”,而现在常用的盘式微孔曝气器氧转移率仅10%~15%,气水比一般取5~10,那用了曝气管后,他敢不敢取1~3的气水比呢?他肯定不敢。



3、出水水质好那是自然,因为静态沉淀嘛,恐怕这是CASS的唯一亮点;相当于12个小时的好氧时间,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有机物去除率不高都不可能,而CASS工艺实际仅2个小时的好氧时间,达标应该没问题,但去除率高不高就难说了;脱氮方面,一般都认为脱氮主要发生在沉淀阶段,照这么说,传统活性污泥法脱氮效果也很好了。我认为,脱氮应该主要发生在排水阶段后及进水过程中,因为这个时候具备反硝化反应的三个主要条件:缺氧、足够多VFA营养物、高硝态氮浓度;除磷方面,我认为除磷效果好与污泥产量少是互相矛盾的,磷既不能转化为气态,更不能停留在水中,只能通过从系统排泥这唯一的途径来除去,怎么可能“你好我好大家好”呢?传统活性污泥法的除磷效果当然不会好,不过,如果不作改良,不增加设备(或增加功耗),不延长流程,CASS工艺也一样保证不了磷的去除率。



4、关于这一点,还有另一个说法,叫做“自动化程度高”。给传统活性污泥法系统装配上昂贵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想必自动化程度也高,而且“管理简单,运行可靠”,但建设费用就不会“省20%~30%”了。至于“设备种类和数量较少,控制系统简单”,懒得评论了。



5、不知道“污泥产量低,性质稳定”的依据是什么?有两种办法实现这一目标:一个是厌氧环境下消化稳定, CASS工艺做不到;一个是好氧环境下延时曝气,过氧化消化稳定,CASS工艺不敢这样做。



所以,CASS工艺到底有多优越呢?管他吹的天花乱坠,不过是骗人的而已。
回复
yangyu74668
2007年12月25日 22:11:29
13楼
EGSB厌氧反应器及设计结构图. EGSB型厌氧反应器是处理高.中.低浓度有机废水第三代新型厌氧反应器,它具启动快,容积负荷高,COD去除率高达30—40kg/立方米,占地面积少等特点。我公司专业生产各种类规格的EGSB厌氧反应器,并可以根据需方的水质水量提供EGSB厌氧反应器设计结构图,也可以独立提供EGSB厌氧反应器内的核心部件三相分离器的结构图。我公司还可以提供各种各类有机无机废水的治理设计工艺或治理方案和废水脱色治理的技术。我公司先后为国内上百家大中型造纸、酒精、化工、制革、冶炼、制糖,废水治理提供帮助,全部达标排放。联系单位:湖南汇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联系人: 杨工,联系电话:13874974668, 0731-4875458
回复
wuxiqqq
2008年11月20日 14:25:43
14楼
不错的文章~~!!
谢谢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