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做过曝气氧化沟,能否来讨论一下优缺点!单从效率来讲,我想曝气氧化沟肯定充氧效率高的多,而且也能利用推流器做到混合液回流,所以我想能耗肯定是降低了!另外深度也可以做深!占地小了,但微孔曝气多了鼓风机,初投资可能略高,管理维护相对偏高!现在转刷、转碟、表曝现在很多,曝气氧化沟用的很少,大家来讨论一下了!!!这里有一些鼓风曝气氧化沟的图片!http://co.163.com/forum/content/1518_308243_1.htm
有谁做过曝气氧化沟,能否来讨论一下优缺点!
单从效率来讲,我想曝气氧化沟肯定充氧效率高的多,而且也能利用推流器做到混合液回流,
所以我想能耗肯定是降低了!
另外深度也可以做深!占地小了,
但微孔曝气多了鼓风机,初投资可能略高,管理维护相对偏高!
现在转刷、转碟、表曝现在很多,曝气氧化沟用的很少,大家来讨论一下了!!!
这里有一些鼓风曝气氧化沟的图片!
http://co.163.com/forum/content/1518_308243_1.htm
22楼
呵呵,突然发现以前买的一本氧化沟的书就市19楼文献的作者写的!
可惜没有电子版!
http://www.dangdang.com/product/9124/9124198.shtml
回复
23楼
微孔曝气的一些优点:
对于我国低浓度城镇污水处理而言,好氧段采用循环推流形式时,具有下述显著的优点:
① 缓解充氧与搅拌之间的矛盾
而采用推流搅拌效率更高的潜水搅拌机以弥补鼓风机供风搅拌的不足,可以节省大量的能耗费用,故O段采用循环推流型池体有其必要性。
② 提高充氧效率
在水体中增加一横向流速后,对充氧效率的提高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方面使水体流态更趋于紊乱,有利于加速气液界面的更新而加速氧的转移;另一方面通过削弱环状流的影响,使气泡实际上升流速度降低,相应地延长了气液之间的接触时间。
可以推算出,充氧量一般可以节省4%以上。
③ 提高池容的利用率
由于曝气的不均匀性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即使采用了符合规范要求的供风量,在池体局部仍会形成死角,而循环推流形式则可以有效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因此,增加横向流速后,有利于提高池容的利用率。
如此算来,曝气式氧化沟比一般A2/O工艺的能耗还要省好多……
回复
24楼
回来后看到兄弟们的帖子是我受益良多。
但我认为氧化沟+转碟或转刷的方式可能是国外为中小型的城镇开发的处理工艺,这是因为:
1、国外的大型污水处理厂采用氧化沟工艺的不多,老外对大厂还使用普曝(含A/O),他们不是傻子。
2、由于氧化沟适应冲击负荷的能力强,对水量变化大的中小城镇尤为适合。
3、对于中小水量的厂子,可以通过减少运行转碟的数量或调节其淹没深度来调节其耗氧量,而鼓风曝气就比较麻烦了,而且效果比较滞后。
4、小规模的厂子采用鼓风曝气方式一次性的投入成本还是很高的。
所以,对于这种氧化沟+鼓风曝气的方式,我们还是要慎重的。
回复
25楼
有道理。
曾经推算过,以20年使用期限,对2~4万吨/日的城镇污水厂,采用厌氧+氧化沟和A2/O工艺,成本差不多;以下的,氧化沟优;规模大的,A2/O好。
回复
26楼
是要慎重比较:主要还是在初投资和运行成本两方面。
1.土建:微曝氧化沟比较深,占地小,但在地下水较高的地方,抗浮也是问题;需要单独建鼓风机房;
采用转刷、转碟的氧化沟,最深通常做到5m吧,占地稍大,没有鼓风机房;所以占地应该差不多!
2.设备:微曝:曝气系统(风管、微孔曝气头、阀门)、鼓风机等;
普通氧化沟:转刷或转碟设备,
3.电气:转刷转碟投资高于微曝。
4.运行:感觉普通氧化沟应该简单一些(不知道大家的意见)。
5.能耗:微曝有明显的优势!
不知道还有其它什么能比较一下!
呵呵,有机会找个项目好好比较比较!
回复
27楼
留个记号,谢谢!
回复
28楼
广东省顺德大门污水处理厂也采用这个工艺:
http://co.163.com/forum/content/91_214308_1.htm
回复
29楼
老弟这一提,我去你说的网页看了看。
从流程上看,那个厂子就是一个A/A/O工艺,没什姆特别的。可能是因为采用了氧化沟的形状+微孔曝气吧就叫微曝氧化沟了,有点可笑。
从反映机理上,他应该和矩形池子+微孔曝气的效果是一样的!!!
对于设计单位我还算知道一些,这是他们的专利产品,呵呵!但是出了广东省就不好使了。
回复
30楼
我们在一个工程中,用了7.5KW的潜水推进器便可推动50米长3000立方的氧化沟池型正常工作。我们另有一条新氧化沟,内置沉淀池,3300立方,潜水推进器功率为2X11KW可调速,现在工作正常。潜水推进器我认为是好选择。我们用的微孔曝气只布在一部分池中,可根据水质水量调节供氧强度和好氧区长度,很方便。另外现在在美国和加拿大仍有几百条氧化沟在运转(好像没听说有转盘转刷的),可见它还是有好处的。
回复
31楼
是不是现在新建的氧化沟大部分都是采用鼓风曝气方式了?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