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污水处理的各类膜技术利、弊,邀请环保同仁一起来探讨
曝气软管之父
2012年01月27日 10:29:55
来自于水处理
只看楼主

MBR等膜技术,如雨后春笋,大有遍地泛滥之势。与此同时,出现的问题也层出不穷。 我在此开贴,邀请环保同仁一起来探讨、探讨。 先摆明我的观点;我一贯不看好膜技术,尽管处理出来的水是达标的,处理速度也蛮快的。但是浓水侧将近40%的浓水,要处理到达标排放,却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更多的设备投资以及运转能耗,还有随之而来的大量设备维修费用问题。 膜技术原本就是处理淡化海水的技术,应该还是回位到处理淡化海水上去吧。处理海水是不存在浓水处理问题,浓水是可以直接回归到大海里的。

MBR等膜技术,如雨后春笋,大有遍地泛滥之势。与此同时,出现的问题也层出不穷。
我在此开贴,邀请环保同仁一起来探讨、探讨。
先摆明我的观点; 我一贯不看好膜技术,尽管处理出来的水是达标的,处理速度也蛮快的。但是浓水侧将近40%的浓水,要处理到达标排放,却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更多的设备投资以及运转能耗,还有随之而来的大量设备维修费用问题。
膜技术原本就是处理淡化海水的技术,应该还是回位到处理淡化海水上去吧。处理海水是不存在浓水处理问题,浓水是可以直接回归到大海里的。
硬把这项技术当一贴万应灵药,普遍套用到污水处理工艺上,总觉得不太合理,也绝对是一件劳民伤财的蠢事!
因此我认为这是得不偿失的傻事,奉劝大家千万不要盲目地附和了。还是老老实实地在传统的A/O或其他的工艺上面动动脑筋吧!比如从德国引进的BDP工艺等等,这才是污水处理的正道。
也许我的观点有些偏面、偏激。
所以希望大家能借此论坛畅谈自己的观点。
最好能用有说服力的理论为基础,强有力的事实为佐证,尤其是在取出60%的达标水后,余下的40%左右浓水的处理方面的先进处理技术。同时期望能用通俗易懂的数据,核算出应用类似MBR等膜技术投资成本、运行能耗与其它污水处理技术投资成本、运行能耗的对比。借此摆出各自的观点,说服我(假象我是讨论的反方),并展开讨论。谢谢!
提醒大家注意:讨论的关键点,应该围绕 投资成本、运行能耗,离开了投资成本、运行能耗这一主题,任何观点都是无意义的!
因为不计投资成本、运行能耗的处理污水,人人都会,前不久还有新闻报道,某市长当众喝下经过处理的人尿。o(∩_∩)o...哈哈

[ 本帖最后由 www.shlinyi.cn 于 2012-2-1 20:40 编辑 ]
免费打赏
zhoubaochang
2012年02月02日 09:50:07
32楼

对膜技术分析的较为投策,任何技术的应用,对于客户来说,都是算了一笔经济帐的,既然膜技术在不同行业的广泛应用,对于客户来必然有使用的道理。
1.MBR技术,难道其仅仅就是取代二沉池,砂滤池这么简单?对技术的分析需要全面,要从综合角度来分析。1.首先膜的有效分离解决了传统技术泥水分离难以控制的问题,这样可确保在膜性能好的前提下,可实现长期的稳定出水水质,哪个生物处理技术能办到 ?2.因为膜对微生物具有绝对的微生物截留作用,给世代周期长的微生物提供了繁殖的环境,如硝化细菌;还有无论传统生化技术停留时间多长,出水水质无法提高,而采用MBR,出水水质进一步提高,这难道仅仅是污泥浓度高就能办到?3.MBR可实现无人看守,传统技术+砂滤 ,还不考虑污泥膨胀导致后端堵塞等操作问题,能实现无人看守吗?水质有保障吗?总氮能达标吗 ?4.剩余污泥问题,少就不说了,用过的都知道。5.占地面积小就不说了,明显的。不仅仅取消了二沉池和砂滤这么简单,生物池停留时间难道没大大缩小?
如果什么技术都从投资分析,大伙在买电视的时候,就只需要买黑白电视了,满足实际使用功能就可以了吗,什么彩电,3D那不是多此一举的事情,技术要发展,发展的是可靠与实用,不是装装样子,管理害人。
其他超滤,纳滤和反渗透技术就不用我来说了,待专业人进来分析。
回复
zhoubaochang
2012年02月02日 09:53:38
33楼
但是,在中国有这么多的MBR工程实例,难道投资方脑袋有问题吗/?
如果单纯的说造价高,处理效果不好,靠什么BSY吹嘘出来的,那么多的MBR公司,早就关门大吉了:
GE, http://www.gewater.com/cn/index.jsp
ITT,日本东丽,膜天,膜天膜,  瑞洁特膜,杭州凯洁,,太多了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为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之新型态废水处理系统。以膜组件取代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提高生物处理有机负荷,从而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剩余污泥量。主要利用沉浸于好氧生物池内之膜分离设备截留槽内的活性污泥与大分子有机物。膜生物反应器系统内活性污泥(MLSS)浓度可提升至8000~10,000mg/L,甚至更高;污泥龄(SRT)可延长至30天以上。
该技术被称为"21世纪的水处理技术",该项目曾被列为国家八·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并被国家列为"中国21世纪议程实施能力及可持续发展实用新技术",此项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部分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本帖最后由 bushiyinweijimo 于 2012-1-30 09:10 编辑 ]

赞同其理论,技术的使用不是靠吹嘘出来的,都21世纪谁还会是白痴。选择质量好的膜,可靠运行,给客户解决实际问题,少些欺骗,多些务实,作为环境工作者我们需要的是互利共赢,创造好的水环境才是正道,做环境的多少还需要一些社会责任。多去引导,采纳新技术,用好新技术。

[ 本帖最后由 zhoubaochang 于 2012-2-2 09:58 编辑 ]
回复
曝气软管之父
2012年02月02日 13:10:38
34楼
差不多有意思了!开始围绕主题讨论了!这才是楼主我所期盼的效果。
回复
singapore163
2012年02月02日 15:10:21
35楼
就我现在管理的这个工业废水站使用情况看来看,MBR膜只有一点优势,代替二沉池。目前运行效果越来越差,三年就全部更换了新膜。废水站主要处理车间含油废水(油性切削液的清洗废水)和食堂(洗米、洗餐具的)废水。每天处理水量约20吨。
回复
alwayss2012
2012年02月02日 16:33:02
36楼
我是刚入行,说错了大家不要 喷我。
用哪种污水处理的方式跟预算也有很大得关系,预算无上限,当然用所谓正对性效果最好的。
我们主要做污水处理生化池中的曝气设备,鼓风机。


武汉奥威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徐婷婷
电话:15002713303
网址: www.alwayss.com
回复
zhoubaochang
2012年02月02日 17:41:25
37楼

贵公司用的是哪家公司的膜? 同时在建设初期是否满足了公司的出水要求? 如果建设初期满足了,后期应该是会保留好的去除效率,除非运行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每天处理水量仅20吨是,如何技术路线没问题,要稳定起来应该是很快的。 对于膜首先选择质量好的膜,然后就是还要良好的管理,管理不得当,膜污染堵塞了,更换是必然的。 换膜只有两种情况:1.膜本身寿命有限。2.管理不得当。
回复
fxljxcn
2012年02月03日 09:12:53
38楼
MBR没有浓水的,清洗时消耗清洗剂而已。浓水只有UF/RO/NF系统会有,UF系统浓水易于处理,浓水中主要是SS污染物,可以回到调节池中继续微生物分解处理;RO/NF系统浓水针对不同的水质有不同的处理,有些工程浓水可以直接纳管排放,有些工程可以进行混凝沉淀处理,有些工程可以进行高级氧化处理等。本人觉得国产膜性能稍差,大些的工程都选用进口膜,这样的话钱都给老外赚去了,有些遗憾啊。
回复
yelifengchui
2012年02月03日 10:51:07
39楼
各位朋友,我们公司是膜技术起家的,在业界也做的较有名气了,其实就是一个取舍及利弊的问题,比如长三角区域,用水成本包含排污费达到6-7元,而我们为这样的企业回用水(百分之九十)资源的成本在3-4元左右,每吨水就能省上一笔钱,真正的做到了环保方面出效益,另外太湖区域氮磷废水零排放,若是没有前面膜系统的百分之九十五的回收,那蒸发费用足以把企业拖死,但在江西、安徽等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回用就是扯淡,还是以经济效益和社会公益方面综合考虑的,单纯的发表意见
回复
a1066825702
2012年02月03日 13:10:07
40楼
一个40t/d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站,这样配置合理不,一个生物处理集装箱,然后MBR膜、纳滤、反渗透,这是不是太浪费啦?垃圾场在山上,处理站在山下,浓缩液和剩余污泥拉回山上填埋,总感觉本质上并没有太多减少污染量啊?俺是新手。。。
回复
yelifengchui
2012年02月03日 15:50:00
41楼

这是除了DTRO技术外的另外一种主题工艺,浓缩液回灌也是常用方法,它本身发生厌氧好氧自然能降低COD、BOD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