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桥梁施工作业指导书
caolifeng1983
2006年09月25日 16:33:25
只看楼主

铁路桥梁施工作业指导书

铁路桥梁施工作业指导书
60a064642744820e9a3b.rar
5.1 MB
立即下载
免费打赏
mdjxfx
2008年03月25日 21:35:20
53楼
K30试验检测技术(图)
K30试验方法是铁路和公路部门在现场确定路基填筑层的地基系数的试验方法,也可用其确定建筑物基础的地基系数。K30仪器装有精密的压力表和百分表,可在现场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并且操作简便。K30试验原理是在地基土上用直径30cm的刚性荷载板垂直分级加荷,测得下沉量S与荷载强度P的关系曲线,取1.25mm下沉量S1.25对应的荷载强度P1.25,计算K30值,即地基系数。K30平板荷载是采用直径为30cm的荷载板测定下沉量为1.25mm时的地基系数的试验方法。
■ K30试验检测仪器设备:
荷载板:荷载板为园形钢板, 其直径为30cm、板厚为25mm。荷载板上应带有水准泡。
加载装置:液压千斤顶与手动油泵, 通过高压油软管连接。液压油软管长度至少为2m,两端应装有自动开闭阀门的快速接头,以防止液压油漏出。手动液压泵上应装有一个可调节减压阀,可准确地分级对荷载板实施加、卸载。测压表量程应达到最大试验荷载的1.25倍, 精度不低于0.6级。当使用测力计直接测量加荷荷载时,测力计精度应达到1%。
■ K30试验检测操作步骤
场地测试面应进行平整,并使用毛刷扫去松土。当处于斜坡上时,应将荷载板支撑面做成水平面。
安置平板载荷仪:
将荷载板放置于测试地面上,应使荷载板与地面良好接触,必要时可铺设一薄层干燥砂(2~3mm)或石膏腻子。
将反力装置承载部分安置于荷载板上方,并加以制动。反力装置的支撑点必须距荷载板外侧边缘1m以外。
将千斤顶放置于反力装置下面的荷载板上,可利用加长杆和通过调节丝杆,使千斤顶顶端球铰座紧贴在反力装置承载部位上,组装时应保持千斤顶垂直不出现倾斜。
安置测桥,测桥支撑座应设置在距离荷载板外侧边缘及反力装置支承点1m以外。测表的安放必须相互对称,并且应与荷载板中心保持等距离。
加载试验:
为稳固荷载板, 预先加0.01MPa荷载,约30秒钟,待稳定后卸除荷载,将百分表读数调至零或读取百分表读数作为下沉量的起始读数。
以0.04MPa的增量,逐级加载。每增加一级荷载,应在下沉量稳定后1分钟总沉重量≤该集荷载产生沉降量1%,读取荷载强度和下沉量读数。
当总下沉量超过规定的基准值(1.25mm),或者荷载强度超过估计的现场实际最大接触压力,或者达到地基的屈服点,试验即可终止。
当试验过程出现异常时(如荷载板严重倾斜, 荷载板过度下沉), 应将试验点下挖相当于荷载板直径的深度,重新进行试验。

■ K30试验检测注意事项:适用于粒径不大于荷载板直径1/4的各类土和土石混合填料,测试有效深度为400—500mm。平板荷载试验应置于扰动带以下,对于粗、细粒匀质土,宜在压实后2—4小时内进行试验,测试面必须是平整无坑洞的地面;必要时铺2—3mm的干燥中砂或石膏腻子;测试面应远离震源;雨天或风力大于6级以上也不得进行试验。采用标准《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23-2004。


关于 K30 和Ev2
几十年来,国内外均沿用美国三十年代提出的压实度指标,即压实系数K(Dpr)、相对密度Dr或孔隙率n作为路基设计及施工控制的土的压实质量标准。
虽然压实度为参数的路基压实质量标准具有击实试验指导现场施工、现场检测简便等优点,但是,对于高速铁路或其他对强度指标要求严格的情况,仅靠压实度参数来反映填土的压实质量就有其局限性。
为了保证路基填土的强度指标,七、八十年代,许多国家开始用强度及变形指标作为路基填土质量控制参数,即所谓的“抗力检测法”。其中包括美国的CBR(加州承载比值)标准,德国、法国、奥地利和瑞士等国家的静态二次变形模量Ev2 标准,日本的地基系数K30 标准等。
我国自大秦重载铁路修建时开始引用日本的K30 标准,并且在新建干线铁路和准高速铁路上得以应用。可见,采用强度及变形参数作为控制指标是路基质量标准的一大进步。

然而,无论是静态二次变形模量Ev2,还是地基系数K30 ,两者都是采用φ300mm的静态平板载荷试验仪,通过在压实填土表面做静压试验测得的,二者反映的都是静态应力作用下土体抵抗变形的能力。众所周知,铁路路基承受的是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动荷载,特别是高速列车的出现,动荷载产生的冲击力对路基的影响更为明显,而K30 和Ev2值都不能完全反映列车在高速运行条件下所产生的动应力对路基的真实作用状况。
另外, K30 和Ev2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试验设备庞大,需要大吨位加载车;
操作复杂、麻烦,要求条件苛刻;
费时、费力;
占用人员和台班费,检测费用高;
要求有宽敞的试验场地,不适用狭窄地段;
试验结果影响因素较多,误差较大等。

• 细粒土的压实标准采用压实系数K和地基系数K30判定
• 粗粒土的压实标准采用相对密度或孔隙率n或K30判定
• 地基系数K30是用直径30cm的承压板作载荷试验,通过逐级加载得到逐级加载下的沉降量,K30值大小一般是相应与沉降量0.125cm的载荷,即

回复
mdjxfx
2008年03月25日 21:37:00
54楼
客运专线路基填筑质量变形模量EV2试验检测方法

客运专线路基填筑质量变形模量EV2试验检测方法
1、 引言

路基施工质量是客运专线建设需关注的关键问题之一,而路基填筑质量检测技术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科学、合理的试验检测方法是保证路基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目前客运专线的设计和施工已经开始启动,客运专线铺设无碴轨道,对路基工后沉降的要求十分严格,如何使路基的工后沉降达到铺设无碴轨道的要求是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现行《铁路路基设计规范》和《铁路路基施工规范》中,对路基压实质量的强度指标检测采用的是低级系数K30值;在国外,欧洲多数国家如德国、法国、奥地利和瑞士等都是采用EV2和EVd作为控制路基填筑的强度指标,德国的高速铁路路基填筑质量控制采用了EV2和EVd双控指标。虽然地基系数K30值也是反映路基土强度及变形关系的参数,但试验的荷载—沉降曲线是一次加载得出的,其沉降(变形)包括了填料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变形模量EV2的荷载—沉降曲线是在逐级加载后,逐级卸载,再二次加载得出,可认为其沉降(变形)消除了填料的塑性变形,测试结果离散性小,更能反映路基土的真实强度,比地基系数K30更科学、更合理。

2 变形模量EV2定义及试验适用范围

2.1 定义
变形模量EV2试验是通过圆形承载板和加载装置对地面进行第一次加载和卸载后,再进行第二次加载,用测得的承载板下应力σ和与之相对应的承载板中心沉降量s来计算变形模量EV2和EV2/ EV4值的试验方法。变形模量EV2的计算单位为MPa。
2.2 试验适用范围
变形模量EV2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承载板直径1/4的各类土和土石混合填料。在铁路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检测中,采用直径为300mm的承载板。

3 试验条件及试验仪器

3.1 试验条件
试验场地及环境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对于水分挥发快的中粗砂,表面结硬壳、软化或因其它原因表层扰动的土,变形模量EV2试验应置于其影响以下进行,下挖深度应不大于承载板直径;
⑵土体的含水率对其强度测定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试验时土体的含水率变化范围应是在其使用期间所能保持的范围。对于粗、细粒均质土,宜在压实后2~4h内开始试验;
⑶ 测试面应水平无坑洞。对于粗粒土或混合料填层造成的表面凹凸不平,承载板下应铺一层厚约2~3mm的干燥中砂或石膏腻子;
⑷ 试验时测试点必须远离震源,以保证测试精度;
⑸ 雨天或风力大于6级的天气不得进行试验。

3.2 试验仪器
变形模量EV2测试仪器应包括承载板、范蠡装置、加载装置、荷载量测装置及沉降量测装置。
3.2.1 承载板
承载板为圆形钢板,承载板直径为300mm±0.2mm,厚度为25mm±0.2mm,材质为Q345钢。承载板上应带有水准泡。承载板加工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6.3um。
3.2.2 反力装置
反力装置的承载能力应大于最大试验荷载10kN以上。
3.2.3 加载装置
加载装置的液压千斤顶应通过高压油软管与手动液压泵连接。千斤顶顶端应设置球铰,并配有可调节丝杆和加长杆件,以便与各种不同高度的反力装置相适应。高压油软管长度应不小于2m两端应装有自动开闭阀门的快速接头,以防止液压油漏出。手动液压泵上应装有可调节减压阀,可准确地对荷载板进行分级加、卸载。为使力准确传递,千斤顶两边应固定,并确保不倾斜。千斤顶活塞的行程应不小于150mm。在试验过程中,应保证千斤顶高度不超过600mm。
3.2.4 荷载量测装置
荷载量测表量程应达到最大试验荷载的1.25倍,最大误差应不大于1%。荷载量测表显示职应能保证承载板荷载有效位至少达到0.001MPa。
3.2.5 沉降量测装置
沉降量测装置由测桥和测表组成。测桥的测量臂可采用杠杆式或垂直抽拉式。策来能够臂应由足够的刚度。承载板中心至测桥支撑座的距离必须大于1.25m。杠杆式测量臂杠杆比hp:hm可在1:1至2:1范围内选择,选定后不得改变。为便于统一,可认为垂直抽拉式测量臂杠杆比为1:1。沉降量测表最大误差应不大于0.04mm,分辨率应达到0.01mm,量程应不小于10mm。
3.2.6 辅助工具
辅助工具应包括:铁锹、钢板尺(长400mm)、毛刷、刮铲、水准仪、铅锤、褶尺、干燥中砂、石膏粉、油、遮阳挡风设施等。

4 操作方法

4.1 试验准备
场地测试面应进行平整,并使用毛刷扫去表面松土。当测试面处于斜坡上时,应将承载板支撑面作成水平面。
4.2 安置试验仪器
4.2.1安置承载板及千斤顶
将承载板放置于测试点上,使承载板与地面完全接触,必要时可铺设一薄层干燥砂(2~3mm)或石膏腻子,同时利用承载板上水准泡或水准仪来调整承载板水平。这对实验结果很重要,现场测试时,有些操作者往往是放置承载板后以转动几下或以承载板不晃动为标准,认为就符合要求,而实际上,有时板面很平稳,试验结束后提起承载板,通过试验面上的压痕会发现试验面与承载板接触面不大,甚至只有少数几点支撑,这就会存在应力集中,影响试验结果。当用石膏腻子做垫层时,应在承载板底面上抹一层油膜,然后将承载板安放在石膏层上,左右转动承载板并轻轻击打顶面,使其与地面完全接触,被挤出的石膏应在凝固前清除,直到石膏凝固后方可进行测试。将反力装置承载部位安置于承载板上方,并加以制动,承载板外测边缘与反力装置支撑点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75m。将千斤顶放在承载板的中心位置,使千斤顶保持垂直。将加长杆和调节丝杆使千斤顶顶端球铰座与反力承载部位紧贴。
4.2.2 安置测桥
将沉降量测装置的触点自由地放入承载板上测量孔的中心位置,沉降量测表必须与测试面垂直。测桥支撑座与反力装置支撑点的距离不得小于1.25m。试验过程中测桥和反力装置不得晃动。沉降量测装置应有遮阳挡风设施。
4.3 预加载
为稳固承载板,预先加0.01MPa荷载约30s,待稳定后卸除荷载,将沉降量测表读数调零。
4.4 加载与卸载
变形模量EV2试验第一次加载必须至少分6级,并以大致相等的荷载增量(0.08MPa)逐级加载,达到最大荷载为0.5 MPa或沉降量达到5mm时所对应的应力后,在进行卸载。承载板卸载应按最大荷载的50%、25%和0三级进行。卸载后,按照第一次加载的操作步骤,并保持与第一次加载时各级相同的荷载进行第二次加载,直到第一次加载时各级相同的荷载进行第二次加载,直到第一次所加最大荷载的倒数第二级。每级加载或卸载过程必须在1min内完成。加载或卸载时,每级荷载的保持时间为2min,在该过程中荷载应保持恒定。试验中如果施加了比预定荷载大的荷载,则应保持该荷载,,将其记录在试验记录表中,并加以注明。
当试验过程中出现承载板严重倾斜,以至水准泡上的气泡不能与圆圈标志重合或承载板过度下沉及量测数据出现异常等情况时,应查明原因,另选点进行试验,并在试验记录表中注明。
5 资料整理与计算
5.1 承载板中心沉降量计算
将每一级荷载的应力σ和所对应的沉降量测表读数sM填写到记录表格中。承载板中心沉降量s应按下式计算
S=SM hp/hM
式中 s——承载板中心沉降量,mm;
SM——沉降量测表读数,mm;
hp/hM——杠杆比。
5.2 应力—沉降量曲线
根据试验结果绘制应力—沉降量曲线,为了区分加载和卸载曲线,应力—沉降量曲线上必须用箭头标明方向。
5.3 变形模量Ev计算
5.3.1 应力—沉降量曲线方程
第一次加载和第二次加载所得到的应力—沉降量曲线,可用下式表达
S=a0+a1*σ+a2*σ
式中:σ—沉降板下应力,MPa;
S—承载板中心沉降量,mm;
a0—二次多项式常数项,mm;
a1—二次多项式一次项系数,mm/MPa;
a2—二次多项式二次项系数,mm/MPa2。
5.3.2 应力—沉降量曲线方程系数计算
应力——沉降量曲线方程的系数是将测试值按最小二乘法计算得到的。
5.3.3 变形模量计算
变形模量Ev是通过应力—σ1max沉降量曲线在0.3σ1max和0.71max之间割线的斜率确定,并应按下式计算
Ev=1.5r 1/( a1+a2)
式中:Ev—变形模量,MPa;
R—承载板半径,mm;
σ1max—第一次加载最大应力,MPa。
采用第一次加载测试值计算的变形模量为Ev1;采用第二次加载测试值计算的变形模量为Ev2。

6 结语

通过公司计算的Ev2值反映量路基的承载力指标,路基压实质量越好,Ev2值越大;反之Ev2值越小。虽然变形模量Ev2指标比地基系数K30更科学、更合理,但是我国现行规范中还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相关技术指标及标准。目前客运专线路基压实质量的控制已确定采用了Ev2指标,但对Ev2/ Ev1的值也应有相应的要求。笔者根据国内外相关资料及所从事的检测和研究项目,总结了该试验方法,供试验及研究人员参考。

回复
mdjxfx
2008年03月25日 21:39:03
55楼
容积测定仪
气囊式容积测定仪
气囊式容积测定仪专利号:ZL01270446.6,用于铁路、公路及市政工程路基压实度、孔隙率检测。密度试验—气囊法已列入《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本测试方法可替代灌砂法及灌水法,测试速度快、精度高、操作简便。
技术参数
型号 气缸容积
(cm 3 ) 标尺分辨值
( mm ) 检测
精度 手柄操作力
( N ) 检测试坑尺寸
( mm ) 重量
( kg ) 外形尺寸
( mm )
NR — 100 2600 0.01 < 1% 100 φ 100 × 150 4.1 φ 210 × 625
NR — 150 5200 0.01 < 1% 150 φ 150 × 200 5.2 φ 255 × 625
NR — 200 12000 0.01 < 1% 200 φ 200 × 250 9.1 φ 340 × 625



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
DBM-Ⅱ型动态变形模量(Evd)测试仪
德国HMP LFG系列动态变形模量(Evd)测试仪
动态变形模量(Evd)测试仪标定设备
国产DBM-Ⅱ型动态变形模量(Evd)测试仪

适用范围: 符合现行规范的各类路基土及基床填料。

适用的土壤种类范围与 K 30 平板载荷测试仪相同
沉陷测试范围:( 0.1 ~ 2.0 ) mm ± 0.04mm
E vd 测试范围: 10MPa < E vd < 225MPa
测试影响深度: 0 ~ 500mm
主要参数:
总重量: 35kg
承载板直径: 300mm
外形尺寸: 300mm (直径)× 1170mm
电源: 8 节 5 号可充电电池
☆ 铁道部 1999 年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
☆ 经贸委“十五”期间“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计划”项目
☆ 国家知识产权局2000年9月9日授予专利权,专利号: ZL99255541.8
☆ 2002 年通过铁道部科技成果鉴定
☆ E vd 动态平板载荷试验已列入《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TB10102-2004 )
国产DBM- Ⅱ型动态变形模量( E vd )测试仪 用于监控检测路基的承载力,即 动态变形模量 E vd 指标,适用于受动荷载作用的铁路、公路、机场及工业建筑的施工质量监控检测,特别适用于场地狭窄地段检测,如既有线路基、路桥过渡段等。

德国HMP LFG系列动态变形模量(Evd)测试仪



动态变形模量(Evd)测试仪标定设备
适用于标定动态变形模量( E vd )测 试仪 冲击力、冲击力持续时间、沉陷值
技术参数
冲击力标定范围 : 0 ~ 20kN
冲击力持续时间分辨率 : 0.0 1 ms
沉陷值标定范围 : 0.000 ~ 2.200 mm
测试数据波形采集 : 计算机自动采集
测试结果存储 : 计算机存储






变形模量Ev2测试仪
JBM-Ⅰ型变形模量Ev2测试仪
HMP PDG系列变形模量EV2测试仪
国产JBM-Ⅰ型变形模量Ev2测试仪
技术参数
承载板: 直径: 300mm ;厚度: 25mm ;带手柄和高精度水准泡
加载装置 :液压泵:可承受最大压力 100kN ;高压软管: 1.8m ;可插拔式接长杆: 60mm , 110mm , 160mm , 210mm , 共 4 节;带球铰头调节杆:可调节高度 70mm 。
沉降量测装置: 测桥带可调节式底座;尺寸: 2380 × 520 × 420mm (长×宽×高)。
测试数据自动采集装置: 应力测试值自动采集,数字式传输信号,准确、直观;力传感器:量程: 50kN ,精度: 0.2% ;数显式百分表:量程: 12.7mm ,分辨率: 0.01mm 。
测试数据处理软件: 可方便地对测试数据进行编辑,生成符合规程要求的测试报告,并能生成测试报告的英文格式,方便参加客运专线建设的国外人员使用。
运输包装箱: 测试仪置于 3 个运输包装箱内,方便现场使用。



目前国外 Ev2 测试仪的价格相当昂贵,同等技术水平的国产 E v2 测试仪的价格在国外同类产品的 50% 以下。



运输箱Ⅰ


测试仪箱 运输箱Ⅱ


变形模量 Ev2 数据处理软件界面

HMP PDG系列变形模量EV2测试仪
HMP PDG系列变形模量Ev2测试仪,根据DIN(德国工业标准)18134—2001,用于测试路基土和承载层的应力——沉降量曲线,根据应力——沉降量曲线可以评定变形和承载能力,确定变形模量Ev2和Ev1。其测试结果可在现场直接打印,测试数据可存储,并能传输到计算机中通过数据处理软件进一步处理。
技术参数
承载板:直径: 300mm ;厚度: 25mm ;带手柄和盒式水准器。
加载装置: 液压泵:压力 100kN ( 50kN 或 200kN 可选择); 高压软管: 2m ;可插拔式压力缸接长杆: 40mm , 90mm , 120mm , 160mm ,2 × 60mm ,共 6 个;带磁性球接头。
沉降量测试装置: 测桥带 可调节式底座;尺寸: 2320 × 570 × 420mm (长×宽×高);重量: 12.5kg 。
测试数据自动采集装置: 应 力和沉降量测试值自动采集,数字式传输信号 , 精确、不受外界干扰;力传感器: 量程: 50kN 、精度: 0.2% ;数显式电子测量表: 量程: 25mm ,分辨率: 0.01mm 。
测试数据计算机自动处理装置: 微型打印机:测试完成后可现场打印测试数据和应力—沉降量曲线;可充电电池:独立工作可持续 12h ,可使用交流充电或车充;可将测试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通过数据处理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编辑,打印测试报告。
运输包装箱:测试仪置于运输包装箱内,方便现场使用。


HMP PDG-K






载荷测试仪
K30平板载荷测试仪
用于测试地基土的应力与变形特性,确定铁路、公路路基、基层等的地基系数。现有数显(SXK30)型、表显(BXK30)型两种号。


回复
mdjxfx
2008年03月25日 21:46:30
56楼
桥梁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回复
mdjxfx
2008年03月25日 21:48:23
57楼
桥梁钻孔桩施工

一、施工工艺框图



















二、主要工序施工说明
本合同段王家塘玉带河特大桥桥墩基础为钻孔灌注桩,桩径为Φ1.5m。河床地质为卵石、砂砾岩。针对地质及现场条件,拟采用冲击钻机钻孔,汽车吊吊放钢筋笼,砼由拌合站集中拌和,砼输送车运输,导管法水下灌注砼。
1.场地准备
根据现场调查,玉带河有一定水位,水流较平稳,水位不深。有水桩位拟采用围堰筑岛。一般情况采用土袋围堰,其尺寸应根据施工季节、桩位、河水水位及施工需要确定。桩位无水时,清除现场,将桩基位置整平夯实;场地为陡坡时,用枕木或方木搭设工作平台,同时有水河道修建临时便桥,使钻孔机械能顺利进场。
2.泥浆制备
选用粘性土造浆,泥浆的比重、粘度、含砂率、胶体率、失水量、静切力、酸碱度等指标符合该地层护壁要求,泥浆试验完成后,填写泥浆试验记录表。
3.埋设护筒
孔口护筒采用钢板制作,内径比桩径大200~400mm,根据桩位现场情况决定护筒长度,护筒顶端高度,应高出地下水位1.0~
2.0m,当护筒处于旱地时,还应高于地面0.3m。护筒底端埋置深度也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护筒采用人工开挖埋设,入土较深时,辅以锤击、压重振动、筒内除土等方法沉入。护筒底部与土层相接处用粘土夯

实,护筒外面与原土之间也要用粘土填满、夯实,严防地表水顺该处渗入。埋设护筒要求准确竖直,护筒顶面中心和护筒底面中心位置与设计偏差应小于50mm,护筒竖向的倾斜度不得大于1%。
4.钻机就位
钻机就位时用方木垫平,将钻头中心线对准桩孔中心,误差控制在20mm以内。
5.钻孔
采用冲击钻机成孔,开钻时先在孔内灌注泥浆,孔内有水时,可直接投入粘土,用冲击锥以小冲程反复冲击造浆。钻机冲程应根据土层情况分别确定,坚硬基岩采用高冲程(1000mm),卵石夹土层采用中冲程(750mm)。钻进过程中,始终保持孔内水位高出地下水位1.5~2.0m并低于护筒顶面0.3m以防溢出,同时要按时掏渣,掏渣后应及时向孔内添加泥浆或补水,以维持水头高度。钻进中用检孔器检孔,据此调整钻机位置,保证成孔质量。
6.第一次清孔
终孔检查后,应迅速清孔,清孔的目的是使孔底沉碴、泥浆相对密度、泥浆中含钻渣量和孔壁厚度等指标符合规范要求,为灌注砼创造良好的条件。清孔方法采用抽浆清孔法,初步清孔可采用掏渣法。钻孔至设计高程后,经过孔深、孔径、钻孔倾斜度检查,符合要求后,用离心吸泥泵将孔底泥浆和钻渣抽出,清孔排渣时注意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达到规范要求的清孔标准后,即可停止清孔。
7.吊放钢筋笼
钢筋笼的制作应符合规范要求,吊放钢筋笼采用吊车进行,吊放时注意不能碰撞孔壁,防止坍孔,并防止泥土等杂物带入孔内。在钢筋笼外侧绑扎砼垫块或焊接钢筋耳环,以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钢筋笼绑扎好后整体吊放,吊入后校正轴线位置,并牢固定位,以免在灌注砼时发生浮笼现象。
8.导管安装
导管用Φ300mm无缝钢管制作,每节长2.0~5.0m,配1~2节长1.0~1.5m短管,丝扣连接。使用前对导管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保证导管不漏水。导管安装后,其底部距孔底应有250~400mm的空间。砼浇筑支架用型钢制作,用于支撑悬吊导管,吊挂钢筋笼,上部放置砼漏斗。
9.第二次清孔
在第一次清孔达到要求后,由于安放钢筋笼及导管,这段时间内,孔底又会产生沉碴,所以钢筋笼及导管就位后,利用导管进行第二次清孔。清孔的方法是在导管顶部安装一个弯头和皮笼,用泵将泥浆压入导管内,再从孔底沿着导管置换沉碴。清孔标准是孔深达到设计要求,孔底泥浆密度≤1.15,复测沉碴厚度在300mm以内,清孔完成后,立即浇注水下砼。
10.灌注水下砼
采用砼输送泵灌注水下砼,由泵送进料斗,连续灌注,随灌随提升导管,同时用一台吊车配合钻架吊放、拆卸导管。开始时,应检查砼的均匀性和坍落度,符合规范要求后,再开始灌注。
首批砼的灌注数量应满足导管初次埋入砼深度不小于1.0m,并
能填充导管底部的间隙。灌注时采用隔水栓,隔水栓预先用8号铁丝悬吊在砼漏斗下口,当有足够砼储存于漏斗后,剪断铁丝,砼即将导管内的水压走而下沉至孔底。砼灌注要连续进行,随灌注随拔管,并尽可能缩短拆除导管的时间。在整个灌注过程中,要经常探测孔内砼面的位置,及时调整导管埋深,导管埋深一般不小于2.0m或大于6.0m。由专人测量导管埋深并填写水下砼灌注记录。
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0.5~1.0m,多余部分在接桩前凿除,以保证砼强度。
质量检验:采用超声波无损检测方法进行检验。
导管法灌注水下砼施工程序见下图。
回复
welljiangcungen
2008年03月27日 17:38:19
58楼
谢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hh21c
2008年03月28日 15:58:36
59楼
谢谢,好贴,顶顶
回复
delta3178
2008年05月05日 16:09:40
60楼
跟着铁老大走不吃亏的!
回复
delta3178
2008年05月05日 16:24:59
61楼
发现楼主有欺人嫌疑!!!
回复
delta3178
2008年05月05日 16:36:52
62楼
好多好多的好东东啊!!!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