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该不该发展超高层建筑
老董
老董 Lv.4
2006年09月26日 17:52:50
只看楼主

我国该不该发展超高层建筑,请大家发表意见,各述己见。。

我国该不该发展超高层建筑,请大家发表意见,各述己见。。

1159265424473.jpg

免费打赏
老董
2006年09月27日 13:18:24
2楼
震惊世界的9.11恐怖事件,使闻名于世的美国纽约曼哈顿地区高达110层的世界贸易中心等 7栋建筑轰然倒塌,在那工作的数千名各国人员和参加救灾的纽约300多名消防队员和警察一起遇难。

当前,美国有关部门还在调查——曾经是世界最高的标志性建筑为什么不堪一击?

目前,美国和一些国际军政要员都在研究与实施反恐怖这一21世纪的新课题;而工程技术界正在研究分析或讨论世贸中心轰然坍塌这个对超高层建筑安全具有重大影响的新问题。突如其来的美国世贸中心“双子”大楼及其建筑群的毁灭,使号称“世界之窗”及“现代技术精华汇集”的纽约市标志性建筑永远成为人们记忆中的恶梦。2001年11月17日,由中国建筑学会组织近30位设计大师及两院院士参加的

“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和建设”论证会上,专家们在充分肯定超高层建筑的兴起标志着人类进步和文明发展的同时,几乎都强调超高层建筑要因地适度发展,特别应努力克服超高层建筑自身在安全度上的弊端。诚然,“9•11”事件毁坏了人类建筑文明,但它却再次为大都市及其超高层建筑发展敲响了安全的警钟。

建不建高层、超高层建筑的争论,在国际上已延续半个多世纪;在北京也已争论了二、三十年,但高层、超高层建筑并未因争论而减少,却越来越多。

超高层建筑很多都是采用玻璃作为外饰面,他们都是用胶来粘合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胶会出现老化。国外的做法就是检查人员坐吊船进行检查,玻璃幕墙的胶,往往10多20年就开始老化。就算是搞卫生蜘蛛人,对于那些胶老化、漏水,他也看不到,检查不着。应该说现在还没有人规范化地去检查,整个建筑物的外饰面的粘合、老化、变形很难下了显现出来。

广州的东风路和环市路都曾出现过超高层建筑的玻璃掉下来的情况,都是因为粘合胶出现老化造成的。玻璃之间仍有空隙,里面藏的白蚁会对建筑安全构成威胁。玻璃之间有结构性支承的间隙。超高层的间隙是蛇虫鼠蚁的聚居地,尤其是白蚁。所以高层建筑的防治小组不断在底层打白蚁,但这是出现了才打药的,里面的破坏面有多大没有人知道。
回复
老董
2006年09月27日 13:20:55
3楼
如果你在大楼第63层工作,离地面200米,大楼突然发生火灾,你该怎么办?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北京市公安局奥运安全组专家金磊说,很多在超高层建筑上班的人,几乎从没想过这个问题,可这个问题却日益威胁着城市安全。

金磊说,城市安全部门曾经做过一个试验,让一名身强力壮的消防员从第33层跑到第1层,用了35分钟。如果是一名身体素质一般的工作人员或老人、小孩,所需时间肯定翻番。而火借风势,30秒内就可以从第1层到达第33层。这样算来,人们跑到楼外逃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京城第一高楼的纪录不断刷新

北京电视中心工程目前已经“长”高到170余米,设计高度达249.9米的银泰中心也顺利建到地上好几层。两年之内京城第一高楼的纪录不断刷新。

面对不断“长高”的北京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原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赵知敬说,盲目建高楼未必是好事。

有关调查显示,我国高层楼宇空置现象相当严重,而日常管理开支又十分高昂,一批超高层建筑几乎已经被庞大的开支压垮。建筑高度超过300米之后,建筑成本很高,同时还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问题、环境问题、内部交通问题,已经失去了所谓的节约土地的意义。

赵知敬曾到国外很多地方考察,在国外很多现代化大都市,超高层建筑也只是城市点缀而已。一直从事城市规划的赵知敬介绍说,上世纪90年代,北京对楼层的限高问题一直把关很严,除了中心城区及长安街沿线,主城区以外的城市建筑物,楼房高度原则上不得超过60米。后来,随着城市之间兴起的“高楼攀比热”,北京的高层建筑数量也是有增无减。“如果没有系统的限制楼高的法规,北京盖再高的房子也有可能。”

赵知敬说,建筑首先应该强调适用和经济原则,超高层建筑在很多方面存在缺点儿。
第一不经济。超高层建筑必须使用最先进的建筑材料和建筑工艺,成本很高,盖一栋200米高的大楼的成本,甚至比盖两栋100米高的大楼成本还要高。“虽然中国城市土地资源紧张,可还没有稀少到非要盖超高层大楼来解决的地步。”

第二不适用。赵知敬说,超高层建筑里工作人员很多,要到达顶层甚至要在楼层中间换乘电梯。如果电梯出现故障,给使用者带来的麻烦更大。上下班的人流高峰,将造成楼层拥挤,超高层建筑周围也会出现人流高峰和车流高峰。

“中国城市建筑必须要有好的规划和设计,不能为了标新立异而追求高度。”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马国馨说,我国是人口大国,土地资源很缺乏,不可能所有城市都要求盖一层的房子,允许一定的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是必要的。但必须承认的是,超高层建筑技术更复杂,工艺更先进,投入更大。“有些政府和企业把超高层建筑作为宣扬政绩的工程,盲目攀比,不符合实际。”
马国馨强调,高层建筑建在哪里,该不该建,必须慎重考虑,符合可持续发展观。“房子是用来居住和办公的,如果用起来不方便,再好再高的房子也不好”。他说,很多地方盲目攀比,争相盖所谓的“世界第一高”,“这样的第一对国家发展没有意义”。

消防云梯的高度赶不上楼高 一旦出问题楼越高越可怕

正是担心超高层建筑的安全问题,2002年7月14日揭晓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方案,已经没有了数百米的超高层双塔建筑。北京市公安局奥运安全专家组专家金磊说,这是规划师和建筑师有了安全意识后,冷静思考做出的理性决定。

“消防部门的云梯只有100米高,如果300米的高楼出现火灾,根本无法进行救援,除非动用直升机灭火,可协调还需要时间。”金磊说,城市超高层建筑的安全隐患往往被人们忽略。

据他介绍,研究表明,超高层建筑存在诸多火灾事故隐患。建筑装修中使用了大量可燃性材料,建筑内部还分布着大量电线电缆,一旦火灾形成,火势会非常迅猛,电梯井和管道井就像一个个大烟囱,火借风势,蔓延很快。此外,超高层建筑中普遍使用的钢结构体系耐火性较差,超高层建筑内部人员疏散也会比较困难。

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宋春华说,建筑并非越高越好,超高层楼宇无异于一条竖立起来的街道,存在着安全、内部交通、环境、能源消耗等多种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纯粹是自找麻烦。

他认为,开发商、投资商以及政府相关部门,不能急于求成,把超高层建筑看成地方性的标志工程、形象工程,更不能带有“急功近利、树碑立传”的想法,防止为“制造市场卖点而牺牲建筑使用功能的做法”。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说,超高层建筑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曾是城市形象的标志,但从安全的角度而言,不应该盲目兴建超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不宜紧邻政权中心,也不应靠近文物区,更不应靠近军事中心,否则一旦遭到破坏,损失将不可估量。

“限制超高层建筑,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金磊说,另一个同样紧迫的事情,是要培养公众的城市安全意识,尤其是生活工作在超高层建筑内的城市居民,这种意识的培养和宣传在我国十分缺乏。“一旦发生危险,他们的生命安全没有任何保障。”

“超高层建筑盖了不少,可人们对于超高层建筑的安全问题考虑很少,在理论研究方面更是空白。”作为“北京十一五期间城市综合减灾应急体系建设”项目主持人,金磊把超高层建筑的安全问题写进了规划。

金磊分析,随着经济发展,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还会越来越多,城市安全关注的重心将是这些建筑。“到2008年左右,北京2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肯定会超过几十座,在这些建筑出来之前,安全问题必须考虑到。”

挡住的不仅仅是阳光白云 还有不可挽回的城市景观

对北京城区的规划,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提出建议,以北京西部的五棵松为中心,建立新北京城,在新城区盖高楼,老北京城则以景观保护为主。遗憾的是,他的建议没有得到采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理事长杨鸿勋是梁思成的学生,他说,超高层建筑对城市文化景观已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这个问题在北京很明显:现代化高楼和四合院混杂,摩天大楼和古城遗迹穿插,为了盖高楼而强行拆迁了很多有中国特色的古代建筑。

杨鸿勋说,国家提出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可这种提法到了地方理解出了偏差,“很多地方理解的城市化,往往就是城市规模更大,楼房更高,于是出现了大量超大城市,出现了大批超高层建筑”。

由于建筑规划具体执行不力,超高层建筑随意选点现象严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超高层建筑往往建在人群最集中最繁华的街道,而这些街道有时却是一个城市文化最丰富的地方,搬迁和重建工程,对城市文化景观的破坏力巨大。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开始向世界学习,在超高层建筑方面,我们盲目学了国外很多东西。”杨鸿勋说,因为盲目学习国外超高层建筑的风格,我们没有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
除了建筑风格,超高层建筑还带来了其他负面影响。杨鸿勋说,超高层建筑挡住了城市景观的宽阔视野,高楼和古建筑混合,打破了以前和谐的布局,让人觉得不伦不类。同时,超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往往造成对日照、空气流通等的阻碍。在一定的时间内,超高层建筑周围的低矮建筑没有阳光照射,空气流通不通畅,汽车排出的大量废气散发不出去,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损害。“未来生活方式追求自然生态,而盲目追求超高层建筑可能适得其反。”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