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负荷计算
ludy826812
ludy826812 Lv.2
2006年10月28日 10:00:58
只看楼主

计算冷负荷时,一般都需要计算哪些负荷?(是冷负荷和湿负荷吗)余热与全冷负荷的关系?余湿与显冷负荷的关系?余热量就是冷负荷吗?余湿量就是湿负荷吗?

计算冷负荷时,一般都需要计算哪些负荷?(是冷负荷和湿负荷吗)
余热与全冷负荷的关系?
余湿与显冷负荷的关系?
余热量就是冷负荷吗?
余湿量就是湿负荷吗?
免费打赏
abbsmm
2006年10月30日 00:21:54
2楼
冷负荷和湿负荷
回复
abbsmm
2006年10月30日 00:23:49
3楼
建议看看课本,用用浩辰、鸿业试用软件
回复
abbsmm
2006年10月30日 00:24:36
4楼
http://www.haochenc.com/acad/int.asp浩辰暖通软件
回复
abbsmm
2006年10月30日 00:25:11
5楼
http://www.hongye.com.cn/down/list.php鸿业
回复
abbsmm
2006年10月30日 00:56:16
6楼
送风量G=Q/(i_n -i_o);

室内冷负荷Q1=G*(i_n -i_o);

新风冷负荷Q2=Gw*(i_w -i_n);

再热量Q3=G*(i_o -i_l);

系统所需冷量Q0=Q1+Q2+Q3
回复
abbsmm
2006年10月30日 01:15:06
7楼
一 负荷计算方法及公式


(一)、外墙和屋面传热冷负荷计算公式

外墙或屋面传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τ(W),按下式计算:
Qτ=KFΔtτ-ξ (1.1)
式中 F—计算面积,㎡;
τ—计算时刻,点钟;
τ-ξ—温度波的作用时刻,即温度波作用于外墙或屋面外侧的时刻, 点钟;
Δtτ-ξ—作用时刻下,通过外墙或屋面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

注:例如对于延迟时间为5小时的外墙,在确定16点房间的传热冷负荷时,应取计算时刻τ=16,时间延迟为ξ=5,作用时刻为τξ=16-5=11。这是因为计算16点钟外墙内表面由于温度波动形成的房间冷负荷是5小时之前作用于外墙外表面温度波动产生的结果。

当外墙或屋顶的衰减系数β<0.2时,可用日平均冷负荷Qpj代替各计算时刻的冷负荷Qτ:
Qpj=KFΔtpj (1.2)
式中 Δtpj—负荷温差的日平均值,℃。



回复
abbsmm
2006年10月30日 01:15:20
8楼
(二)、外窗的温差传热冷负荷

通过外窗温差传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τ按下式计算:
Qτ=KFΔtτ (2.1)
式中 Δtτ—计算时刻下的负荷温差,℃;
K—传热系数。
回复
abbsmm
2006年10月30日 01:15:33
9楼
(三)、外窗太阳辐射冷负荷

透过外窗的太阳辐射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τ,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按下列各式计算:

1.当外窗无任何遮阳设施时
Qτ=FCsCaJwτ (3.1)
式中 Jwτ—计算时刻下太阳总辐射负荷强度,W/㎡;

2.当外窗只有内遮阳设施时
Qτ=FCsCaCnJwτ (3.2)
式中 Jwτ—计算时刻下太阳总辐射负荷强度,W/㎡;

3.当外窗只有外遮阳板时
Qτ=[F1Jnτ+FJnnτ]CsCa (3.3)

注:对于北纬27度以南地区的南窗, 可不考虑外遮阳板的作用,直接按式(3.1)计算。

4.当窗口既有内遮阳设施又有外遮阳板时
Qτ=[F1Jnτ+FJnnτ]CsCnCa (3.4)
式中 Jnτ—计算时刻下,标准玻璃窗的直射辐射照度,W/㎡;
Jnnτ—计算时刻下,标准玻璃窗的散热辐射照度,W/㎡;
F1—窗上收太阳直射照射的面积;
F—外窗面积(包括窗框、即窗的墙洞面积)㎡
Ccl、CclN—冷负荷系数(CclN为北向冷负荷系数),无因次,按纬度取值;
Ca—窗的有效面积系数;
Cs—窗玻璃的遮挡系数;
Cn—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

注:对于北纬27度以南地区的南窗, 可不考虑外遮阳板的作用,直接按式(3.2)计算。

回复
abbsmm
2006年10月30日 01:15:47
10楼
(四)、内围护结构的传热冷负荷

1.当邻室为通风良好的非空调房间时,通过内窗的温差传热负荷,可按式(2.1)计算。

2.当邻室为通风良好的非空调房间时,通过内墙和楼板的温差传热负荷,可按式(1.1)计算,或按式(1.2)估算。此时负荷温差Δtτξ及其平均值Δtpj,应按"零"朝向的数据采用。

3.当邻室有一定发热量时,通过空调房间内窗、隔墙、楼板或内门等内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负荷,按下式计算:
Q=KF(twp+Δtls-tn) (4.1)
式中 Q—稳态冷负荷,下同,W;
twp—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tn—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温度,℃;
Δtls—邻室温升,可根据邻室散热强度采用,℃。
回复
abbsmm
2006年10月30日 01:16:02
11楼
(五)、人体冷负荷

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按下式计算:
Qτ=nq1CclrCr (5.1)
式中 Cr—群体系数;
n—计算时刻空调房间内的总人数;
q1—一名成年男子小时显热散热量,W;
Cclr—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