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去福州"西湖"(首先这个名字好象太普遍了,在哪都有),逛完后在那听歌,算是个小平台,唱歌的大多是年长的,七十年代中期前出生的那些人,而旁边却少有年轻人.他们唱的歌大多是“没有共*党就没有新中国”“四渡赤水”“敖包相会”。。。突然就想到这么一个问题如果是一个市政中心的广场,一个对广大市民开放的休息场所(景观),那么,设计的过程中,这个景观的风格里所体现出的文化、信仰、价值观等心理因素和意识形态如何对满足各个年代所出生的人的不同需求。我想,这个问题在环境不断变化的中国是需要设计师花点心思去考虑的。
他们唱的歌大多是“没有共*党就没有新中国”“四渡赤水”“敖包相会”。。。
突然就想到这么一个问题
如果是一个市政中心的广场,一个对广大市民开放的休息场所(景观),那么,设计的过程中,这个景观的风格里所体现出的文化、信仰、价值观等心理因素和意识形态如何对满足各个年代所出生的人的不同需求。我想,这个问题在环境不断变化的中国是需要设计师花点心思去考虑的。
举个例子吧,一家七口人,曾祖母85岁了,她的思想里比较“封建”,喜欢沉重甚至有点灰暗的基调,不怎么善于接受新时代的东西;爷爷60几了,喜欢沉稳的,奶奶60,喜欢沉稳带了点花俏(现在年轻人看着有点俗气的“花衣服”);老爸老妈快40岁的人了,他们两个小时候受的文革气息的影响比较大,信仰和价值观上的意识形态与现代人出入较大;儿子女儿属于八十年代末出生的人,小时候兴许吃过苦,成长环境里的艺术气息几乎很少,而当其开始小学或者初中时,社会变化速度加剧,受到各种文化的侵袭。。。。
当然,游客里的人物肯定不仅仅是这么几类人
中国的发展,从现在已经80岁的人出生的时候开始,就一次次思想上“翻天覆地”变化,造就了不同年龄层次较为不同的思想;
而且除了这些,东部和西部,沿海和内陆,城市与乡镇(流动人口多且流动速度快),受教育程度等等等等,可谓“五花八门”,乃至于鱼龙混杂。
那么,我们在景观设计中,如何去协调以上所说的不同甚至是矛盾的社会元素?
或者打个极端的比喻,请允许我用歌来作为文化的代名词:曾祖母喜欢“歌仔戏”。爷爷喜欢“松花江上”,爸爸妈妈喜欢“梦驮铃”,大表哥喜欢“敖包相会”,二堂哥喜欢周华键,三哥喜欢贝多芬,四表弟喜欢周杰伦,还有小舅舅家小女儿喜欢李宇春,而现在较近的一个公园里,只有那么两三个歌台,设计师如何去满足晚上一起在公园乘凉的这一家子人的音乐需求呢?
------------------------------------------------------------------八十年代生人
----------------------------------------------------------------------2006.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