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装置中的冷凝器与储液器
荣昌制冷
荣昌制冷 Lv.17
2006年10月31日 09:16:12
来自于制冷技术
只看楼主

冷凝器在制冷循环中,将压缩机排出的高压高温制冷剂气体在冷凝器中将热量传递给外界而得到冷凝(冷却液化)成高压液体(实际为放热过程)的热交换装置,液化后的制冷剂再次通过节流进入蒸发器,从而实现反复循环制冷的目的。 在制冷装置中,为了使液化后的制冷剂能顺畅地流进储液器,除了在冷凝器与储液器之间装设压力平衡管外,更重要的还应注意两者之间的位差,即储液器的进液口应在冷凝器的出液口之下,也就是说冷凝器的底部应高出储液器。可是一些产品并非如此,特别是小型风冷式冷凝机组,储液器为立式,与冷凝器同一高度安装在同一机座上。冷凝器底部的出液管必须向上弯至甚至比它还高的储液器上部进液,这就将这段管造成了液封现象,大大地增加了压缩机的排气阻力。一旦储液器中存有一定的液位高度,必将减少了冷凝器的冷凝面积,提高了冷凝温度和压力,增加了耗电量,加剧恶劣了系统的运行工况。这是产品在设计中存在的一大弊病。

冷凝器在制冷循环中,将压缩机排出的高压高温制冷剂气体在冷凝器中将热量传递给外界而得到冷凝(冷却液化)成高压液体(实际为放热过程)的热交换装置,液化后的制冷剂再次通过节流进入蒸发器,从而实现反复循环制冷的目的。
在制冷装置中,为了使液化后的制冷剂能顺畅地流进储液器,除了在冷凝器与储液器之间装设压力平衡管外,更重要的还应注意两者之间的位差,即储液器的进液口应在冷凝器的出液口之下,也就是说冷凝器的底部应高出储液器。可是一些产品并非如此,特别是小型风冷式冷凝机组,储液器为立式,与冷凝器同一高度安装在同一机座上。冷凝器底部的出液管必须向上弯至甚至比它还高的储液器上部进液,这就将这段管造成了液封现象,大大地增加了压缩机的排气阻力。一旦储液器中存有一定的液位高度,必将减少了冷凝器的冷凝面积,提高了冷凝温度和压力,增加了耗电量,加剧恶劣了系统的运行工况。这是产品在设计中存在的一大弊病。
免费打赏
sun_flower
2007年03月29日 15:16:31
22楼
我觉得,象荣昌制冷说的,小型风冷热泵机组中,加装高压贮液器,的确有它的好处,但是如果为立式,须保证其进口在风冷冷凝器的出液管口高度以下,不然可安装卧式贮液器。
但有一点,如果立式且贮液器中存有一定的贮液高度,风冷冷凝器中必存同样的贮液高度以致减少了风冷凝器的换热面积这一点,我不相信有那么大的影响,原因在于系统处于运行的状态时,是不可能存有很多液体的,除非充注制冷剂时过量太多。
另外,我以为,对于单冷型风冷机组,可不必采用高压贮液器,除非热泵型机组,因两种工况的制冷剂流量有差异,为了减少制冷剂充注量对风冷换热器的散热效果,必须采用贮液器,而且,贮液器切不可做得太大。
不知我的说法对不对,请多指教!
回复
o0_0o
2007年05月15日 22:53:36
23楼
冷凝器与储液器连接处的三通起什么作用
回复
荣昌制冷
2007年05月16日 05:34:53
24楼

一是向系统加注制冷剂用;二是向洗涤式油分供液用。
回复
zhj8206
2007年09月24日 08:54:32
25楼
看来大家的讨论,真是收获挺多的,谢谢各位啦!
祝福大家中秋愉快!
回复
zhujizhen321
2007年09月24日 10:40:05
26楼
制冷系统中的压力平衡管都是作气相平衡用的,为使液态流动顺畅,系统的压力平衡。安装肯定是在容器的上部气相管啊。
回复
yalechang0
2007年09月25日 16:10:35
27楼
现在的小冷凝机组,都不太注意冷凝器和贮液器的高度问题,基本安装在一个水平机架上
但这并不能说设计的人不知道这一点,只是综合考虑到成本、美观、安装等各个方面,才敢这么做,
我相信对于大的冷凝机组,没有人敢这样做~~~
回复
lzrbj
2007年09月26日 15:06:17
28楼
写的不错,继续努力
回复
redsun8
2007年10月25日 12:01:47
29楼
说得好
回复
winds039044025
2007年10月25日 14:13:24
30楼
那个压力平衡管不会就是普通的连通管吧?
一般经过冷凝器后制冷剂以气态形式存在的还有多少呢?
期待解答!谢谢.
回复
xiaoniu-8194
2007年12月24日 12:01:02
31楼
储液器可以采用底部进出液就可以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