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方,现在给水从表井开始就使用PPR管,从地沟进入管道井,一般距地面达不到冰冻深度,请问采用何种保温比较合适,厚度应为多少?
我在北方,现在给水从表井开始就使用PPR管,从地沟进入管道井,一般距地面达不到冰冻深度,请问采用何种保温比较合适,厚度应为多少?
2楼
你在北方什么地方啊?
回复
3楼
用铜保温管,不过价格太贵了
回复
4楼
用采暖管做拌热
回复
5楼
PPR管本身保温性能就很好,加一层薄点的超细玻璃棉,要不多少钱
回复
6楼
同意楼上的意见。
回复
7楼
应该在你当地的冰冻 线以下,或是用麻袋来保温。
回复
8楼
一般和采暖管一起敷设的
不会冻的
回复
9楼
一定要做保温工作。
回复
10楼
寒冷地区污水管道浅埋的追踪观察
王永恒,刘继香
(哈尔滨市排水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10)
摘 要:介绍了对处于寒冷地区哈尔滨市的某些街区实施污水管道浅埋后的追踪观察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寒冷地区;污水管道;浅埋工程
中图分类号:TU8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0-4602(2001)07-0074-03
哈尔滨市是我国东北的一座大城市,由于地处纬度较高,一年中大约有5~6个月的寒冷期,地表最大冻深为2.05 m。在这些地区埋设污水管道、建造化粪池都存在许多困难,工程的施工降水费用很高,正常的养护管理困难。由于种种原因,几年前在该市的道里、道外两区敷设了一些浅埋污水管道,并对其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观察。
1 观测装置及条件
选择中央大街上的观测管道:L=28.88 m,i=0.18%,DN300,管材为钢筋混凝土,主要输送原市房地局机关及部分居民的生活污水。管顶上覆土1.01m,土壤地质状况是:人行道板0.04m,中砂0.04m,建筑杂土及砂粘土0.93m。在垂直管轴线的地表处设地温观测点,在距观测点1.6m处设参照点,观测点与参照点竖向布置六个测点,各有六个传热感测头测量地温,其布置如图1所示
同时,还设置了1#和2#两处水温观测井。在1#井(距地温观测点1.2m)内安装一支水位传感器,通过远传记录管中水位的变化。测温采用黑龙江大学物理系协助组装的温度传感显示仪表,液晶数值显示,可转换20个读值,分辨率为0.1。
哈尔滨道里是以地面水为水源的供水,因此,污水管中水温较低。另外按规范要求,DN300污水管道的i应为0.3%,可观测管的i=0.18%,是偏小的,影响了管内水的流态,因此该观测管道具有代表性。
2 试验情况
2.1 测点管道的情况
从1987年12月1日正式开始观测,1989年4月结束。
为了探索季节性冻土的变化及在地温和管道双向热传导作用下的季节性冻土层变化规律,主要测量了观测点随深度的变化地温所发生的变化。当地层深在-0.5m以下时,地温变化较平缓。也就是说污水管道所敷设地层在季节性冻土中温变是较平稳的,并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给研究带来了方便,即可以使用气象部门所提供的H=-0.4m以下的地温资料来研究污水管道的浅埋。深层地温值有一定的规律性,表现为两点:①对照点的温度低于观测点的温度,说明污水管道在冻土中有放热作用,对周围介质产生了温度影响。当介质温度高时,两点地温差就大,在污水管道的放热作用下,在管道周围确实存在一个冻融圈,其大小与放热体及介质温度有关。放热体温度高,冻融半径大,介质温度相应高,冻融半径也大。②在地温较低的1、2、3月份,观测点与对照点温度曲线相互交错,这说明周围介质温度较低,可这时污水温度也低,放热作用极差,冻融半径变小,这个时节也是管内污水最易冰冻的时候。随周围介质温度回升,水温也回升,冻融圈增大了,管道的放热效应也增强了。这时污水按道理是不易冰冻了,可往往在这个时节冻害发生较多,主要是一些特别的冰冻现象,不完全是自然因素所致。
2月份是地温最低的月份,测点的部分记录值见表1。
表1 测点地温、水温表
时间 地温(℃) 水温(℃)
1 2 3 4 5 7 1# 2#
1988年2月9日12:30 -2.4 -4.3 -6.3 -9.7 -12.4 -12.4
1988年2月10日8:30 -2.4 -4.3 -6.4 -9.9 -12.5 -14.6
1988年2月12日8:30 -2.5 -4.4 -6.2 -9.3 -11.7 -13.2 2.1 1.1
1989年2月21日13:30 -3.5 -5.9 -6.0 3.0 2.3
1989年2月22日8:30 -5.4 -6.8 -11.4 3.0 1.8
1989年2月27日13:50 -4.5 -4.8 -3.5 3.6 2.4
表1是从两个周期观测记录中选出的,2月~3月是地温值较低的月份,管外温度在-4.5~-5.4 ℃时,管内水并未冰冻,运行是正常的;污水温度仅3~4℃,温差1.2 ℃,这时的管内污水还会放热,对周围的冻土还会产生影响,当管顶温度是-4.5~-5.4 ℃时,管外介质的温度要低于该温度。由此可知,如将污水管道埋设在-4~-5℃的土壤介质中,管道中的污水是不会被冰冻的,运行会是安全的。
2.2 普查情况
自1987年到1989年冬,对中央大街上的所有污水管道进行了观察。
经过三个冬季的观察,纯自然因素冻结管道的情况一次也没发生。中央大街药店门前DN400的污水管,曾于1988年3月冻结一次,经了解是出户管堵塞,居民用消防水龙带直接往检查井内排水,井壁“挂腊”使得井内和管道冻冰,后两年没有发生冻冰现象。维护管理人员反映松滨饭店前的污水管时冻时不冻,饭店出水水温较高,按常规是不会冻的。后经调查发现,其正常流动的支管已塌陷、堵塞,迫使污水逆坡经分界井从另一条支管缓缓排走,管内淤泥不断,常年“压水堵”。当水量极少时,淤泥及水就会冻冰堵塞,这是该管冻冰的真正原因,但在观察的三年中一次也没发生冻结。
1990年初,哈尔滨出现了历
回复
11楼
楼上干什末?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