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写到:当利用混凝土内钢筋、钢柱作为自然引下线并同时采用基础接地体时,可不设断接卡,但利用钢筋作引下线时应在室内外的适当地点设若干连接板,该连接板可供测量、接人工接地体和作等电位连接用。问题一:到底应设多少连接板,是每根引下线都设吗?规范写到: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设断接卡,其上端应与连接板或钢柱焊接。连接板出宜有明显标志。问题二:当采用环形人工接地体时,还要设断接卡吗?如果设,是每根引下线都设吗?
规范写到:当利用混凝土内钢筋、钢柱作为自然引下线并同时采用基础接地体时,可不设断接卡,但利用钢筋作引下线时应在室内外的适当地点设若干连接板,该连接板可供测量、接人工接地体和作等电位连接用。
问题一:到底应设多少连接板,是每根引下线都设吗?
规范写到: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设断接卡,其上端应与连接板或钢柱焊接。连接板出宜有明显标志。
问题二:当采用环形人工接地体时,还要设断接卡吗?如果设,是每根引下线都设吗?
请搞设计的大虾们和搞施工的大佬们现身说法。
2楼
“该连接板可供测量、接人工接地体和作等电位连接用”很清楚了,这个板就是用来加人工接地体的。但是又绕回来,如果“当利用混凝土内钢筋、钢柱作为自然引下线并同时采用基础接地体时,可不设断接卡”既然不设断截卡,也就不用要那么多板了,一般这种情况是建筑物外围几个角来几个(三四个)就行了。
如果是只有人工接地体,那么引下线肯定要接到接地体,那么需要的板的数量当然就多了。
回复
3楼
这个……接地网都是相互连通的呀,在建筑物边角留几个测试点就可以了,哪里会用到那么多呦。
钢结构当然更用不着了,钢柱本身就是天然的接地板和测量板。
回复
4楼
赞同2楼和3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