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做一剪力墙高层,由于平面不太规则,经计算后,其他都满足规范要求,只是平动系数XY方向都有,是否合理? 振型号 周 期 转 角 平动系数 (X+Y) 扭转系数 1 2.1786 144.86 1.00 ( 0.67+0.33 ) 0.00 2 2.0811 54.85 1.00 ( 0.33+0.67 ) 0.00 3 1.5057 138.78 0.00 ( 0.00+0.00 ) 1.00
最近做一剪力墙高层,由于平面不太规则,经计算后,其他都满足规范要求,只是平动系数XY方向都有,是否合理?
振型号 周 期 转 角 平动系数 (X+Y) 扭转系数
1 2.1786 144.86 1.00 ( 0.67+0.33 ) 0.00
2 2.0811 54.85 1.00 ( 0.33+0.67 ) 0.00
3 1.5057 138.78 0.00 ( 0.00+0.00 ) 1.00
[
本帖最后由 adwarddong 于 2012-5-25 10:39 编辑 ]
52楼
很显然,根本不考虑。
说考虑的,只是没有分清楚本质。
这个问题你可以问问你们的总工或者专业负责人。
回复
53楼
无论谁对谁错,还是版主的话耐听点。
回复
54楼
我觉得 软件计算的周期是由大到小排列的,排在第一的周期理论上就是在设防烈度上最容易发生的震动,也是我们要考虑计算最主要的考虑的对象,而我们的计算主要计算的就是受剪受弯,所以要前面2个周期是平动,至于是不是纯X或者Y向的,个人觉得斑竹的观点是对的,模型应该是2个方向的刚度比较接近, 嘿嘿 说的不好 喷子勿喷
回复
55楼
还是001的比较合理
回复
56楼
搬个凳子学习 不知道两位还继续交流不?
回复
57楼
个人认为版主与longxiaoyan1的辩论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小问题:
1、版主主观上判断楼主布置总体上刚度应是对称的,可以这样进一步讨论“主观上感觉刚度基本对称,为什么软件计算出来的,差距那么大”,由此带来如下小问题:
(1)主观判断与软件计算那个更为准确的最大地震作用方向,应该是软件吧,除非软件本身算法有问题,否则,版主也不会有对剪力墙稍作调整,可以让主观判断与软件计算结果一致;
(2)版主的稍作调整,让主观判断与软件计算一致,违反规范或理论吗,可以肯定,不违反。
2、longxiaoyan1网友的观点实际上表明的是:主观判断的最大地震作用方向与软件计算不一致,而软件计算出来的,按规定重新带回这角度到软件中,再次计算,偏差满足要求,则符合规范及理论,没有问题。也就是说:longxiaoyan1网友说的本质:坐标系与设计者原先主观设定坐标系并不一致,但并不改变周期比是结构固有属性这个本质,不同的方案有不同的周期比,但一个方案却只有一个。
所以,我并不认为版主的理论上,有什么更进步的意义(版主的本质是平动系数0+1或1+0,优于longxiaoyan1的方法,这里有个问题,如何反映其优越,longxiaoyan1的难道地震作用方向不再垂直了吗,误差不在工程范围内了吗),从操作性上看,二者都没有问题。
至于所谓北京院与老庄培训单位之争,只能说是个人自豪感过盛,聊且听听而已,北京院作为大院,当然应有其独特的地方,老庄也是如此,当然了,即便是专家也有阴沟翻船时候,没必要大惊小怪的......
回复
58楼
感觉问题不在一个焦点上,谈论的不是一个问题。唉 掺杂了有些恩怨啊 不只是单纯的讨论问题了 老庄啊 三人行啊 没必要嘛 简简单单 不过 不打不相识 说不准会成为朋友呢
回复
59楼
同意七楼,诚然这种情况只能说明你的结构实际平动和你建模假定的主轴方向有夹角,但是这对于构件的配筋是有很大影响的。
回复
60楼
看来真正的高手是57#的,一看注册时间05年就知道了。
我同意你的观点。
我也认为longxiaoyan1说的对,刻意的去调整为0或者1反而增加了配筋量,我用一个模型试了试,0.2的系数变为零的时候总的含钢量增加了,大家和可以自己去试试。
我想着就向我们在桌子上推一个纸盒,不管沿对角线方向还是沿对边方向,力都是一样的。
因为F=u*N 摩檫系数不变,正压力不变,大小肯定不变。这就是这个问题的本质。
回复
61楼
振型反映了结构固有的特性,和抗侧力构件的布置有关。而这布置是可控的,为什么要随意呢?还要我们设计干什么?不是一直说要强调概念设计吗,概念设计体现在哪里?不就是要精心设计吗,我认为如梦说得对。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