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做一剪力墙高层,由于平面不太规则,经计算后,其他都满足规范要求,只是平动系数XY方向都有,是否合理? 振型号 周 期 转 角 平动系数 (X+Y) 扭转系数 1 2.1786 144.86 1.00 ( 0.67+0.33 ) 0.00 2 2.0811 54.85 1.00 ( 0.33+0.67 ) 0.00 3 1.5057 138.78 0.00 ( 0.00+0.00 ) 1.00
最近做一剪力墙高层,由于平面不太规则,经计算后,其他都满足规范要求,只是平动系数XY方向都有,是否合理?
振型号 周 期 转 角 平动系数 (X+Y) 扭转系数
1 2.1786 144.86 1.00 ( 0.67+0.33 ) 0.00
2 2.0811 54.85 1.00 ( 0.33+0.67 ) 0.00
3 1.5057 138.78 0.00 ( 0.00+0.00 ) 1.00
[
本帖最后由 adwarddong 于 2012-5-25 10:39 编辑 ]
62楼
问题的实质是建筑本身的强弱轴是否要与墙柱及梁保持水平方向
回复
63楼
顶 如梦如痕!!感觉说的确实有道理呵呵。
回复
64楼
问题的实质是建筑本身的强弱轴是否要与墙柱及梁保持水平方向
=================================================
62楼的讲道了争论的实质:版主强调的与主观愿望一致性,而longxiaoyan1网友证明的是主观与“实际”并不一致,改为“实际”即可。
至于概念设计首先的前提是:概念本身是正确的,这个正确而且是排他的!!!
回复
65楼
支持版主!如梦无痕版主的意思我理解应该是如下列两种结构选哪一种的问题,地下室的观点我理解为选择下图第二种结构,然后按45度角补充计算的问题。
[
本帖最后由 lfgzzu 于 2012-5-26 11:46 编辑 ]
回复
66楼
现在的人不学无术啊,看是版主就说支持版块
我只支持正确的观点,而不是支持某个人
这个观点小龙女的完全正确,观点和建科院陈岱林的完全一致
见陈岱林、赵兵、刘民易编著的书《PKPM结构CAD软件问题解惑及工程应用实例解析》
建科院PKPM的专家,观点应该是最权威的,因为这个软件本来就是人家开发的
不过陈岱林现在好像不在建科院了,自己办了一个公司,叫盈建科,实力很强悍的
现在好像还招一般的结构师,想跳槽的可以去,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能跟陈岱林学习,
机不可失啊
我想一部分网友肯定没有理解问题,一定想是不是讨论的是平动系数是不是接近1好是不接近1好。如果只是
平动系数,那肯定是接近1好了
但这里讨论的是平动系数为1(X+Y)中X或Y所占的比例是不是一定要接近1
[
本帖最后由 wenzhou5a 于 2012-5-26 12:34 编辑 ]
回复
67楼
我觉得longxiaoyan说的是经过概念设计,结构布置基本差不错了,但是发现不是0+1,就没有必要刻意的去调整,并且有个网友不是也说刻意调整的话,含钢量增加了一些吗?
当然如果是纯矩形的话,刻意是接近0或1了,但是建筑往往不是纯矩形
我认为:
版主观点:一定要把系数调整为1或者0,否则刚度布置不合理,将增加含钢量
longxiaoyan观点:通过概念设计后,不是1或0,不用刻意是调整。
其他人的观点:1、不是辨认观点正确与否来的,而是助战来的,如支持谁,这个对结果正确性没有意义
2、什么都不懂,感觉都说的有道理
3、工作经验长一些,有些观点,如05年注册的那个,觉得两种观点都正确,但是两种观点的优越性如何体现
4、部分试算者,利用手头的项目,按照两种方法算了,但发现并不是那样回事。有一个网友算了,所从0.2调到0之后,含钢量反而增加了,也有的项目可能会减小
5、我的观点:两个方法都无法体现出各种有什么优越性,最好发个计算的模型,验证这一点。
6、另一个观点:
PKPM中振型分解法中平动系数的组成,其通常是X+Y形式的,那么就存在一个问题,这个系数怎么组成才是最合理的呢?
举个例子:一工程的平动系数是1.0,其X提供了0.5,Y方向提供了0.5。通过模型的调整后,该工程的平动系数还是1.0,但此时我X向提供了1.0,Y 向提供为0。那么试问我那个组合更合理呢?
当扭转方向因了大于0.5时,可判断该振型为扭转为主的振型;否则,可认为是平动为主的振型。当扭转因子等于1时,即为纯扭转振型;当扭转因子等于0时,即为纯平动振型。扭转因大于0.5的物理意义可理解为楼层扭转中心与质心的距离在楼层转动半径之内。
对特定的结构,平动因子Dxj和Dyj的相对大小,与整体坐标系水平轴的方向有关,不同的水平坐标轴取向,会得到不同的Dxj和Dyj值。也就是说,平动系数看和就行了。
参考黄小坤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若干问题解说》中“即使是平动振型,往往在两个坐标轴方向都有分量”的解释。
[
本帖最后由 wenzhou5a 于 2012-5-26 16:56 编辑 ]
回复
68楼
哈哈,我就是楼上说的什么都不懂,觉得两个都有道理的。
longxiaoyan跟版主讨论了这么多,其实两个人讨论的出发点不一样。
我还是赞同版主的观点,longxiaoyan的不调整方案没有错误,但是调整为1+0或者0+1也是正确的。这里边涉及到的问题只是哪一个更合理了。
合理与否的依据说到根本其实是用钢量的问题,我试了一下调整为1后用钢量有所下降,跟上边以为网友的试验有冲突。
回复
69楼
不论框架、框剪、剪力墙或者其他结构形式,很多时候想完美调整为平动两方向1+0是很困难的,因为并不是你想调就调,必定还受时间及其他专业牵制。
而且我认为这也没有必要,只要是平动为主,满足规范要求就OK。况且高层建筑如果平面复杂一点往往一振型还带扭转,按有些人的观点岂不是非得让扭转因子为零才罢休?当然,你要有那个能力让扭转因子为零且平动都是1+0,肯定也没人说你那个不好。
回复
70楼
呵呵,学习下
回复
71楼
satwe s-3里109页有混合周期之说............
[
本帖最后由 aijie2066 于 2012-5-26 18:33 编辑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