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渡天主堂位于上海市董家渡路和万裕街的交汇处,兴建于公元1847年,用了六年时间始建成开堂。她在上个世纪曾是天主教江南教区主教座堂。自徐家汇天主堂落成后,它的传教中心地位才被取代。因此,这所砖木结构、风格简洁的老教堂真可谓是天主教堂中的长者了。与风格完全西化的徐家汇天主堂相比,董家渡天主堂建筑风格表现出中西杂糅的特点。教堂正面为三段式。下段被四对爱奥尼克式柱划成三间,大门开有三个入口。进门旁的双柱中间有砖砌的中国式对联,外端的两对立柱间则塑有神龛;中段墙面正中嵌入一只圆形大时钟,其上两端各耸立一座钟楼,楼内铜钟据说是一个半世纪前的原物;上段山墙做成具有典型巴洛克气质的卷涡式样,中央辟出一额,直书“天主堂”三个大字;顶上竖起铁十字架,长近四米,据说有一吨来重。
董家渡天主堂位于上海市董家渡路和万裕街的交汇处,兴建于公元1847年,用了六年时间始建成开堂。她在上个世纪曾是天主教江南教区主教座堂。自徐家汇天主堂落成后,它的传教中心地位才被取代。因此,这所砖木结构、风格简洁的老教堂真可谓是天主教堂中的长者了。
与风格完全西化的徐家汇天主堂相比,董家渡天主堂建筑风格表现出中西杂糅的特点。教堂正面为三段式。下段被四对爱奥尼克式柱划成三间,大门开有三个入口。进门旁的双柱中间有砖砌的中国式对联,外端的两对立柱间则塑有神龛;中段墙面正中嵌入一只圆形大时钟,其上两端各耸立一座钟楼,楼内铜钟据说是一个半世纪前的原物;上段山墙做成具有典型巴洛克气质的卷涡式样,中央辟出一额,直书“天主堂”三个大字;顶上竖起铁十字架,长近四米,据说有一吨来重。
大堂内部是拱顶而非穹顶,辅之以青绿藻井图案构成天花;堂内粗壮的立柱周长约有四米,其中一柱内还有楼梯可通唱经楼。唱经楼是位于进门上的一道夹层,这里遥对远处的祭坛,侧望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堂内墙面高处的精美浮雕。这些浮雕以中国的莲、鹤、葫芦、宝剑、双钱等为内容,生动体现了教堂中西合璧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