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一个3000米左右的引水工程,预想是通过山丘的高差,使水自流到3000米外的蓄水池,山丘和蓄水池的高差约为5米,管道是用的输水用玻璃钢管。不知这个引水的方案可不可行,请各位大侠加以论证。
现有一个3000米左右的引水工程,预想是通过山丘的高差,使水自流到3000米外的蓄水池,山丘和蓄水池的高差约为5米,管道是用的输水用玻璃钢管。不知这个引水的方案可不可行,请各位大侠加以论证。
12楼
管径选大点,理论上可以
但是不一定经济
回复
13楼
应该按5米高程计算一下,选合适的流量、管径,和动力输水做一下比较,看哪个投资更节省。
回复
14楼
帮你大概算了一下够呛。
8800流量1000的管径,流速达到3.11,计算3000米的水头损失,就算用海森威廉系数130,算出来也达到20米左右,所以你只有5米的高差是行不通的。
要么放大管径,要么提高高差,估计得放大管径,因为3.11的流速太大了,这么大的管径,够呛,就算不考虑水头损失,考虑到管道运行过程中的冲击力也会出事情的
回复
15楼
建议你画一个示意图出来,把高程、长度都表示出来。你这个应该分为2段计算(楼上部分人没看清楚你所表达的。。。)。取水口——山丘高点为第一段,压力流:这一段计算管道的沿程、局部损失、水位高程,以确定水泵所需扬程(楼上已经有人说了,你现在拟定的这个流量、管径,看似流速太大,水头损失大,建议你做技术经济比较后,再确定,选多大管径更经济合理);第二段:山丘水池——出水点。这一段是重力流,两点之间的水位高程是用来克服这段管道的沿程、局部损失、流速水头的水压,要根据拟定的管径计算流速、水头损失,看这两点之间的高程能否满足上述计算所需的水头总和。(如果前者大,能满足,如果小则不能满足)。不能满足,则:1)可能水根本就流不过去;2)能流过去,但流量达不到你所设计的流量。
回复
16楼
路过学习中,
![](https://image.co188.com/x2/static/image/smiley/coface/ding.gif)
回复
17楼
1、3000米距离5米高差,拍脑袋算,i=0.0015,查下水力计算表,当i值相同的时候,看看对应管径的流量是多少。这就是理论上的最大流量。
2、如果地面是一直下降,中间没有起伏,输水没有什么问题。如果中间有起伏,要注意在水力坡度以上的地方,有可能会出现负压。这个问题在给水工程课本上有详细的讨论。
回复
18楼
按排水管道计算 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管径可适当放大
回复
19楼
1、设计水量大概在8800m³/h,采用DN1000mm玻璃钢管自流输水,距离3000m,高差约为5m,经初步计算一根管根本不行,两根管也不行,方案不合理也不可行。因管径偏小,管内流速及水力坡降偏大。
2、问题的解决:
(1)压力+自流输水方案:先用水泵压力提升至山丘水池,再自流至山下蓄水池,采用双管适当加大管径,满足3000m总长度,小于高差约为5m的总水头损失;
(2)压力流输水方案:用水泵一次加压提升送至山下蓄水池,采用双管,水泵扬程满足引水起点至山丘的200m长度+山丘至山下蓄水池3000m总长度的几何高差及总水头损失。
回复
20楼
高差太低了,流速应该会很慢,8800m3/h的流量达不到。
回复
21楼
应根据水力学孔口出留的方法确定,确定理论出流流量。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