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刚设计了一个青海西宁的一个厂区,均为丁类厂房,三类设防,我采用柱内二根不小于16的钢筋做防雷引下线,但当地审图公司的提出根据GB50057-2010规范,应设专设防雷引下线。与她沟通后,没有选择余地,要按4.4.3条专设引下线。难道现在防雷不能利用柱内钢筋做防雷引下线了吗?还是青海西宁当地都是这样设计的。
本人刚设计了一个青海西宁的一个厂区,均为丁类厂房,三类设防,我采用柱内二根不小于16的钢筋做防雷引下线,但当地审图公司的提出根据GB50057-2010规范,应设专设防雷引下线。与她沟通后,没有选择余地,要按4.4.3条专设引下线。难道现在防雷不能利用柱内钢筋做防雷引下线了吗?还是青海西宁当地都是这样设计的。
32楼
回复
33楼
路过,顶一个
![](https://image.co188.com/x2/static/image/smiley/coface/ding.gif)
回复
34楼
我也遇到过,顶一个。我的解决办法是把所有的柱子作为引下线。通过。
回复
35楼
在你没有施工现场可靠的隐避记录资料的前题之下,审图要求是正确的。规范也是正确的,设计人员不但要技术正确还要有工艺性,现今我国的工艺就是这样。高铁翻车就是很好的例证,
![](https://image.co188.com/x2/static/image/smiley/coface/jiayou.gif)
回复
36楼
规范写出来,要通俗易懂,便于执行,否则就被规范了.专家成了"砖家".特别审图"砖家"要注意了.
回复
37楼
如果没有林维勇的解释,说不定大家还能看懂规范!《建筑电气》负的负面责任也不小,这样的文章也能发表。林维勇和编辑的初中语文水平都不及格。说大点,是浪费国家资源,祸国央民!
回复
38楼
回复
39楼
独立引下线不一定比主钢筋引导电流有用,实际上结构专业对主钢筋的连接要求也基本能满足要求了
回复
40楼
回复
41楼
所有柱子是否包括建筑内部的柱子,还是只需利用外围的柱子即可。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