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坛里看到过有的贴子说pkpm计算出的柱配筋偏小,实际配筋时应该放大,有的还建议放大1.6倍之多,请教大家这个的依据在什么地方?请问大家做设计的时候,是否把程序的柱配筋放大了配?请在设计院的朋友讨论一下?
在论坛里看到过有的贴子说pkpm计算出的柱配筋偏小,实际配筋时应该放大,有的还建议放大1.6倍之多,请教大家这个的依据在什么地方?请问大家做设计的时候,是否把程序的柱配筋放大了配?请在设计院的朋友讨论一下?
22楼
不放大,何况画图时,很多柱因为归并或构造要求的关系,本身就已经放大了。
回复
23楼
同意五楼的,有趣,规范上的数据相对来说是最保守,现在的现实就是没有最保守,只有更保守!!!
回复
24楼
这个问题不错,只要pkpm模型上参数输入的没有问题,我个人认为不用加大钢筋
回复
25楼
如果要放大,放到多大才合适呢?
回复
26楼
:call: :call: :call: :call: :call: :call:
回复
27楼
顶
1.6倍?
要是原来柱筋多的会超筋的
算不清 加钢筋可不是好事
回复
28楼
呵呵,柱子在软件计算后配筋就已经考虑了强柱弱梁啦。
回复
29楼
不知道有没有同行看过这次汶川大地震之后的总结,很多专家学者和设计院的设计大师们发表了很多文章,专门收集在一本书籍里面。我在书店看过,比较贵就没买。(本人收藏了一篇清华大学叶列平的文章,相信论坛里面也能搜到)
基本达成共识的是柱子偏不安全,主要原因就是梁计算内力考虑了楼板的作用,使刚度放大。但是配筋时却不考虑楼板有利作用,造成梁钢筋超配,不能实现墙柱弱梁。
所以基本都建议加强柱子安全度。我们现在的做法是主要柱子配筋放大1.2倍左右。
回复
30楼
俗话说的好“算不清,塞钢筋”
回复
31楼
我赞同楼上的说法。大家往往对梁配筋放大较多,柱筋相对就弱了。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