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家用空调,蒸发器的片距由1.7mm改为1.5mm,风机和风轮都不变,系统的其他参数也不变,制冷量会有增大吗?
常规家用空调,蒸发器的片距由1.7mm改为1.5mm,风机和风轮都不变,系统的其他参数也不变,制冷量会有增大吗?
12楼
项
回复
13楼
我觉得11楼说的有道理啊
回复
14楼
在保持 蒸发器盘管不变的情况下 缩小片距
无疑是增大了换热面积。勒片数量增加。
但从现实的工况角度考虑, 如果勒片分布太密,导致通风不良,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换热效果。。
楼主问题的答案只能说是`` 片距得设定适当。
如果手上没有什么资料 就去找个 海尔或美的 的家用空调 看看蒸发器的片距多大。照着前辈行业的数据走
不会有错。。。 那些数据都是经验数据。。
数据都是靠经验把握的。。 他们的数据肯定可靠
如果不可靠 那么全世界的数据都不可靠了。。
我的回答完毕。。
回复
15楼
我认为楼上的.北冰洋和limanfeng分析的很有道理,这是个很浅显的常识性问题,你可以再把问题往极端处想,假设片距非常小几乎让风通不过了,还会出现11楼所说的结果吗?这肯定存在一个临界值,只是我们不知道此临界值到底在哪.11楼一定能确认片距从1.7mm变化到1.5mm就是冷量的单调递增区间吗?在现有条件下,不经过计算或试验,你无法确定.
回复
16楼
11楼所谈是基于风量不变的前提下风速才会增大,风压损失直接影响风量,这个问题不是这么容易解释的
回复
17楼
我觉得14楼说的不错
回复
18楼
回复
19楼
从蒸发器制造工艺的角度来说,真正影响蒸发器换热量的是本身内部机构是否合理,分液器的可靠性,穿片数量,穿管组数,排列顺序,还有风机的安装位置,风圈,导流性能等等.
翅片间距有一定的影响,本人还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实验(只能理论推断),但比起我前面说的,好象可以忽略.
在低温型蒸发器中,我们大量使用大翅片片距的蒸发器,目的是防止翅片结冰造成的蒸发量下降的现象.国外也是这样做的,并且为降低结冰所带来的蒸发量下降的现象,在翅片表面进行斥霜处理.
楼主的问题是好的,大家可以探讨.但本人认为,相对与蒸发器结构上的部位,片距可能是个次要问题.
不过有些类似的边缘题目在这里说说也好,可以帮我们开拓下思路.
谢谢
回复
20楼
1.减少片距,肯定增加风阻。
2.由于片距减少,通过截面减少,通过的风量也减少,换热量也相应减少。
3.减少片距,实际通过的风量减少,在片距中间的空气温度比片距大的温度要高(冷凝器),换热率相应降低。
4.由于片距减少,风速略低,积灰率略多,灰堵会比宽间距的略快。
5.以以上四点,根据楼主所讲,在风机和风轮不变的情况下,制冷量的提高是不可能的。
回复
21楼
一般就2mm啦,间距不同模具也不同的啦,开模费也很贵的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