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设计的小结与疑惑
cherry580231
2012年08月07日 16:17:09
只看楼主

来设计院快一个月了,干了一个小活,突然发现设计离不开基础知识。幸好毕业之前把混凝土课本又过了一遍,同时发现自己结构力学基础很弱,这段时间要加强!!! 言规正传,这次的活是主题游乐场的一个游乐设备基础及其附属房。我想把自己在做这个的过程写一写,算是纪念吧。 拿到设备厂家提供的图纸,看图了解,以前没有见过这种东西,一头雾水。先是看地勘资料,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总图显示这个设备的绝对标高为3.100,地面标高为0.2,相当于0.00处绝对标高为2.900。地勘报告显示10-10,11-11为其剖面图,一层填土二层粉土(承载力110MPa),决定落于粉土层上。填土与粉土交界处高程为1.12~0.89,选基础埋深为2.3m。然后是基础的计算:根据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的基地尺寸,根据冲切承载力确定基础高度和变阶处高度,根据受弯承载力确定底板钢筋。后两步我是用探索者算的。

来设计院快一个月了,干了一个小活,突然发现设计离不开基础知识。幸好毕业之前把混凝土课本又过了一遍,同时发现自己结构力学基础很弱,这段时间要加强!!!
言规正传,这次的活是主题游乐场的一个游乐设备基础及其附属房。我想把自己在做这个的过程写一写,算是纪念吧。
拿到设备厂家提供的图纸,看图了解,以前没有见过这种东西,一头雾水。先是看地勘资料,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总图显示这个设备的绝对标高为3.100,地面标高为0.2,相当于0.00处绝对标高为2.900。地勘报告显示10-10,11-11为其剖面图,一层填土二层粉土(承载力110MPa),决定落于粉土层上。填土与粉土交界处高程为1.12~0.89,选基础埋深为2.3m。然后是基础的计算:根据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的基地尺寸,根据冲切承载力确定基础高度和变阶处高度,根据受弯承载力确定底板钢筋。后两步我是用探索者算的。
基础基本就确定了,下面是附属房。房子是个一层框架。再用PKPM计算时,遇到了几个问题:1.屋面荷载 2.屋面配筋局部较3大,为经济考虑,只在局部加支座负筋即可。3.柱子画法是按照平法图集。4.基础,还是基础,唉,这是我最怯的部分。小房子基础埋深3.55,层高3.2,是在0.00以下设置梁还是与基础平齐设置,纠结了好久,最后选择后者,配筋因为受力小选择了构造配筋,在我的理解中,它主要是放置墙,顺便使独基整体性好。现在还是有点小糊涂,怎么样更合理,两种各应怎么样建模?请大神解答!
免费打赏
无间道
2012年08月08日 05:43:12
2楼
基础梁的位置设置在室外地面标高(或少低一点)就可以了。构造配筋是最小的要求,这时必须要予以保证的。
回复
cherry580231
2012年08月08日 09:50:22
3楼
那基础梁的配筋应该怎么计算?用PKPM建模,是不是建两层还是建地下室?如果手算,又该如何呢? 谢谢您的回答
回复
casstine
2012年08月09日 09:51:05
4楼
基础梁的配筋需要单独建一个pkpm模型计算,这个模型用来计算基础及基础梁配筋,参数设置中算作一层地下室;其他柱、梁、板的配筋在不带基础梁的模型里计算。简而言之就是一个模型用来计算基础及基础梁,另外一个模型用来计算柱、梁板、配筋。

[ 本帖最后由 casstine 于 2012-8-9 11:01 编辑 ]
回复
huliang826
2012年08月09日 11:11:46
5楼
基础梁设在地面位置就可以了吧,一层的结构基础可以手算的,保证基础进入持力层就可以了...
回复
温员外
2012年08月09日 11:31:38
6楼
支持一下,呵呵
回复
gavinzbj
2012年08月09日 12:29:11
7楼
同样一个月,学习了
回复
pjcjustone
2012年08月09日 13:16:13
8楼
同一个月 呵呵
我也弄了一个小房子 在总工的指导下 我的基础梁建在了基础顶处 当让基础梁离地面只有-0.6m
但是设置了一个层高1.5m的地下室(实际上没有的 ) 这样在模型里面 基础和基础梁就有一段距离了 还不知为撒要这么弄
我的配筋全部用的这个模型来弄的 布置会不会有问题的 ?!
还有个非常纠结的问题 基础梁 拉梁 基础连梁 有什么区别 还前辈们指导一下
谢谢!
回复
wl520shy
2012年08月09日 14:41:50
9楼
唉,来了十天,全部都是高层的剪力墙,让人头疼。
总工给的剪力墙布置图,用pkpm算,发现X方向的扭转位移比大于1.35,怎么改都越来越大。
现在还是继续头疼加找资料中
回复
haohaoxuexishiwo
2012年08月09日 14:53:20
10楼
帮你顶一下下!
回复
hanxingguliuxuan
2012年08月09日 15:22:47
11楼
同一个月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