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1.1.1 代表性原则:能够反映生态环境本质特征。1.1.2 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尽可能反映自然、生态和社会特征。1.1.3 综合性原则:能够反映环境保护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特征。1.1.4 简明性原则:指标尽可能地少,评价方法尽可能地简单。1.1.5 方便性原则:指标的数据易于获得和更新。1.1.6 适用性原则:易于推广应用。1.2 评价指标及涵义
1.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1.1.1 代表性原则:能够反映生态环境本质特征。
1.1.2 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尽可能反映自然、生态和社会特征。
1.1.3 综合性原则:能够反映环境保护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特征。
1.1.4 简明性原则:指标尽可能地少,评价方法尽可能地简单。
1.1.5 方便性原则:指标的数据易于获得和更新。
1.1.6 适用性原则:易于推广应用。
1.2 评价指标及涵义
1.2.1 生物丰度指数:是指衡量被评价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的丰贫程度。
1.2.2 植被覆盖指数:是指被评价区域内林地、草地及农田三种类型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
1.2.3 水网密度指数:是指被评价区域内河流总长度、水域面积和水资源量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
1.2.4 土地退化指数:是指被评价区域内风蚀、水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工程侵蚀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
1.2.5 污染负荷指数:是指单位面积上担负的污染物的量。
2楼
1.3 评价指标的权重及计算方法
1.3.1 生物丰度指数的权重及计算方法
1.3.1.1 权重
生物丰度指数分权重见表1。
表1 生物丰度指数分权重
生态系统 森林面积 水域面积 草地面积 其它
权 重 0.5 0.3 0.15 0.05
结构类型 雨
林 常绿阔叶林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河流 湖泊(库) 湿地 高覆盖度草地 中覆盖度草地 低覆盖度草地 农田沙漠等其它类型之和
分 权 重 1 0.6 0.5 0.3 0.2 0.1 0.3 0.6 0.6 0.3 0.1 0.05
1.3.1.2 计算方法
生物丰度指数=Abio×(0.5×森林面积+0.3×水域面积+0.15×草地面积+
0.05×其它面积)/区域面积
式中:Abio,生物丰度指数的归一化系数。
1.3.2 植被覆盖指数的权重及计算方法
1.3.2.1 权重
植被覆盖指数的分权重见表2。
表2 植被覆盖指数分权重
植被类型 林 地 草 地 农 田
权 重 0.5 0.3 0.2
结构类型 有林地 灌林地 疏林地 高覆盖度草地 中覆盖度草地 低覆盖度草地 水田 旱田*
权 重 0.6 0.25 0.15 0.6 0.3 0.1 0.7 0.3
*北方干旱地区旱田的权重为0.15。
1.3.2.2 计算方法
植被覆盖指数=Aveg×(0.5×林地面积+0.3×草地面积+0.2×农田面积)/区域面积
式中:Aveg,植被覆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
1.3.3 水网密度指数计算方法
水网密度指数=Ariv×河流长度/区域面积+Alak×湖库(近海)面积/区域面积+Ares×
水资源量/区域面积
式中:Ariv,河流长度的归一化系数;
Alak,湖库面积的归一化系数;
Ares,水资源量的归一化系数。
备注:计算值大于100时,一律按100计算。
1.3.4 土地退化指数的权重及计算方法
1.3.4.1 权重
土地退化指数分权重见表3。
表3 土地退化指数分权重
土地退化类型 轻度侵蚀 中度侵蚀 重度侵蚀
权 重 0.05 0.25 0.7
1.3.4.2 计算方法
土地退化指数=Aero×(0.05×轻度侵蚀面积+0.25×中度侵蚀面积+0.7×重度侵蚀
面积)/区域面积
式中:Aero,土地退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
1.3.5 污染负荷指数的权重及计算方法
1.3.5.1权重
污染负荷指数的分权重见表4。
表4 污染负荷指数分权重
污染指标 二氧化硫(SO2) 化学需氧量(COD) 固体废物
权 重 0.4 0.4 0.2
1.3.5.2 计算方法
污染负荷指数=(ASO2×0.4×SO2排放量+Asol×0.2×固废排放量)/区域面积+ACOD
×0.4×COD排放量/区域年均降雨量
式中:ASO2,SO2的归一化系数;
Asol, 固体废物的归一化系数;
ACOD,COD的归一化系数。
备注:计算值大于100时,一律按100计算。
2.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计算方法及评价分级
2.1 各项评价指标权重
各项评价指标权重,见表5。
表5 各项评价指标权重
指标 生物丰度
指数 植被覆盖
指数 水网密度
指数 土地退化
指数 污染负荷
指数
权重 0.3 0.2 0.25 0.15 0.1
回复
3楼
2.2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计算方法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cological Quality Index, EQI)计算方法如下: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0.3×生物丰度指数+0.2×植被覆盖指数+0.25×水网密度指数+0.15×(100-土地退化指数)+0.1×(100-污染负荷指数)
2.3 生态环境质量分级
根据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将生态环境质量分为五级,即优、良、一般、较差和差,见表6。
表6 生态环境质量分级
级别 优 良 一般 较差 差
指数 EQI≥75 55≤EQI<75 35≤EQI<55 20≤EQI<35 EQI<20
状态 植被覆盖度好,生物多样性好,生态系统稳定,最适合人类生存。 植被覆盖度较好,生物多样性较好,适合人类生存。 植被覆盖度处于中等水平,生物多样性一般水平,较适合人类生存,但偶尔有不适人类生存的制约性因子出现。 植被覆盖较差,严重干旱少雨,物种较少,存在着明显限制人类生存的因素。 条件较恶劣,多属戈壁、沙漠、盐碱地、秃山或高寒山区。人类生存环境恶劣。
本技术规定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生态监测技术室负责解释。
联系电话、传真:010-84637722转2637、84916261、84633677(兼传真)
电子邮箱:eco-cnemc@etang.com,eco@cnemc.cn
附录:计算实例
以我国吉林省某县为例,计算其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QI)。各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1.生物丰度指数计算方法
(1)通过卫星遥感解译数据与中国植被类型数据叠加得出该县的雨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五种森林类型的面积,见表1;各森林类型权重见表2,将表1和表2中数据代入计算公式:森林面积=1×雨林+0.6×常绿阔叶林+0.5×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0.3×落叶阔叶林+0.2×针叶林,计算得出该县森林面积=36.99km2。
表1 各森林类型面积 单位:km2
县名称 雨 林 常绿阔叶林 常绿落叶
阔叶混交林 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 0.00 0.00 33.63 67.26 0.00
表2 各森林类型权重
类型 雨 林 常绿阔叶林 常绿落叶
阔叶混交林 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权重 1 0.6 0.5 0.3 0.15
(2)通过卫星遥感解译数据得到该县高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低覆盖度草地三类草地面积,见表3,各草地类型权重见表4,将表3和表4中数据代入公式:草地面积=0.6×高覆盖度草地+0.3×中覆盖度草地+0.1×低覆盖度草地,计算得出该县草地面积=1.99km2。
表3 各类型草地面积 位:km2
县名称 高覆盖度草地 中覆盖度草地 低覆盖度草地
×× 0.49 5.64 0.00
表4 各类型草地权重
类型 高覆盖度草地 中覆盖度草地 低覆盖度草地
权重 0.6 0.3 0.1
(3)通过卫星遥感解译数据得到该县河渠、湖泊、水库坑塘、海涂和滩地等水域湿地面积,见表5,各水域湿地类型权重见表6。将表5和表6中各数据代入公式:水域湿地面积=0.1×河渠面积+0.3×(湖泊+水库坑塘面积)+0.6×(海涂+滩地面积),计算得出该县水域湿地面积=39.14km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