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结构精英人物
lichunlai666
2007年02月02日 17:10:23
只看楼主

在这里我们大家共同的了解一下中国钢结构精英人物,他们是在钢结构或建筑领域有特别贡献的专家陈绍蕃陈绍蕃,男,1919年2月2日生,汉族,浙江海盐人。 简历: 1940年上海中法工学院土木工程系毕业(学士); 1943年重庆国立中央大学研究院结构工程学部毕业(硕士); 1941年在綦江导淮委员会从事水工程结构设计工作; 1943-45年在重庆中国桥梁公司从事桥梁工程设计; 1945-46在美国芝加哥西北铁路公司实习桥梁工程;

在这里我们大家共同的了解一下中国钢结构精英人物,他们是在钢结构或建筑领域有特别贡献的专家

陈绍蕃
陈绍蕃,男,1919年2月2日生,汉族,浙江海盐人。

简历:
1940年上海中法工学院土木工程系毕业(学士);
1943年重庆国立中央大学研究院结构工程学部毕业(硕士);
1941年在綦江导淮委员会从事水工程结构设计工作;
1943-45年在重庆中国桥梁公司从事桥梁工程设计;
1945-46在美国芝加哥西北铁路公司实习桥梁工程;
1946-49在中国桥梁公司上海分公司任副工程师。上海解放后公司隶属于上海铁路局,从事铁路桥梁修复工作;
1950年转到教学和科学研究岗位,先后在东北工学院(及其前身)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及其前身)任副教授和教授;
1981年国家首批评为博士生导师。

曾任:
西安交通大学和烟台大学兼职教授;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名誉教授和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通讯研究员;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四、五届理事;
中国钢结构协会常务理事、理事;
中国金属学会荣誉会员、美国结构稳定研究会终身会员。

社会兼职:
第五届陕西省人大代表,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民 主同盟第四届候补中央委员、第五、六届中央委员;
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陕西分会理事。

学术成就及荣誉:
讲授课程有:
桥梁设计,结构力学,钢结构,高等钢结构,结构稳定理论(1)、(2)等。
多次主编全国性推荐教材并获奖,培养硕士和博士多名。

科学研究方向:
钢结构性能与设计原理,结构稳定与抗震;
承担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的起草工作和两次修订工作,《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和《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的起草工作,主持和上述规范规程有关的科研项目;
研究课题涉及压杆和压弯构件的弯扭屈曲,厚壁柱的残余应力和稳定系数,钢结构塑性的利用,框架柱的计算长度,支撑设计,板件相关屈曲和屈曲后强度利用等。多数成果为规范规程所采用;
在非弹性压弯构件和绕弱轴弯曲的压弯构件的弯扭屈曲等方面所有创新,纠正过去国际学术界通行的错误概念;
参与国际标准《钢结构材料与设计》的编制工作,两次担任出度会议的我国专家组长;
参加国际协作的专著《金属结构稳定 世界观点》(第二版)的编定工作,任中国地区协调人;
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和设计对策》;
担任国际性学报《结构工程进展》编委和多闪国际性学术会议科学委员会成员。

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状;
1987年获冶金工业部劳动模范称号;
1983年评为陕西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个人;
1986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1990年获从事高教科技工作40年荣誉证书;
1992年评为陕西省优秀共 产 党员专家和陕西科技精英。

著作:
《钢结构设计原理》 研究生用"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科学出版社1987第一版、1998第二版、2005年第三版);
《钢结构稳定设计指南》(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钢结构(下册)房屋建筑钢结构设计》 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五”规划教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7 );
《钢结构稳定设计指南》第二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年4月);
《陈绍蕃论文集》(科学出版社 2004年9月)。

主编:
《钢结构》(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11 第一版,1994.6第二版,获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建设部1992年优秀教材一等奖);
《钢结构—建筑工程教学辅导丛书》(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钢结构(上册)钢结构基础》 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五”规划教材(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2 ) 。

主要论文(中文部分):
《圆形双层悬索屋盖设计中的几个问题》(土木工程学报1965,1)
《钢压弯构件弯扭屈曲的研究》(建筑结构学报1988,4)
《钢结构稳定设计的几个基本概念》(建筑结构1994,6)
《冷弯型钢局部屈曲的相关性和卷边板件的有效宽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1995,1)
《桁架受压腹杆的面外稳定和支撑体系》(工程力学1996,11)。

在国外发表的论文刊登于
美国结构工程学报;
英国钢结构研究学报;
法国钢结构杂志;
新加坡钢结构杂志;
美国结构稳定研究会技术年会论文集和
太平洋钢结构会议论文集等。
免费打赏
lichunlai666
2007年02月02日 17:11:02
2楼
沈祖炎

沈祖炎,男,1934年6月生,浙江杭州人。中共党员,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工民建专业,1966年同济大学结构理论专业在职研究生毕业,1982年赴美国里海(Lehigh)大学土木系作访问学者。历年来多次应邀去英、日、澳等国大学讲学和国际学术会议上作特邀报告。现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研究中心主任、全国高校建筑工程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主任、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所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美国结构稳定委员会委员、中国钢结构协会理事、全国薄钢结构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钢结构标准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土木工程副理事长、上海金属结构协会副理事长、上海民防协会副会长、国家教委科技委委员、上海建委科技委技术顾问等。历任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系副主任、同济大学副校长、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及国际桥梁与结构学会钢木委员会委员。2005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okok.org
长期从事结构理论的研究,在高层建筑钢结构、大跨度空间结构的非线性分析、抗震和弹塑性稳定理论方面有系统和创造性的成就。在国内外科技杂志上发表论文254篇,著作17部,主编和参编规范11本;3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0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高层钢结构方面,建立了静力及动力非线性分析统一计算方法,提出了高层钢结构空间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和空间弹塑性整体稳定计算方法,主持编制了我国第一本高层钢结构设计规定。获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4位)、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第4位)、二等奖(第2位)和2项三等奖(均为第1位)。(2)大跨度空间结构方面,建立了能够考虑几何初始缺陷的网壳结构的大位移弹塑性稳定分析方法,空间网架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和网格结构节点的弹塑性极限承载力分析方法。获有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第2位)、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第1位)和2项二等奖(分别为第1位和第2位)。(3)结构稳定理论方面,提出了计算结构非线性稳定极限承载力的统一力学模型和全新的数值积分分析法,导出了能考虑初始缺陷的非线性曲壳单元和大位移大转角弹塑性刚度方程。获有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第5位)、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第5位和第12位)和二等奖(第1位)。okok.org
  okok.org
从事高等教育40余年,已培养博士后5人,博士28人,硕士55人,他们中有的已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大学校级领导或设计院院长等。okok.org
okok.org
  荣获上海市普通高校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1987),国家人事部颁发的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1988),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0),上海市科技精英提名奖(1991),全国模范教师(2001)。okok.org
涉及编写的规范有:
《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8-87、GB50018-2002)
《门式钢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98)
《轻型钢结构设计规程》(DBJ08-97)上海标准。
回复
lichunlai666
2007年02月02日 17:11:45
3楼
苏小卒

苏小卒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建筑工程系混凝土结构教研室主任,预应力研究所副所长,全国混凝土结构标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与工程应用委员会委员,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男,1956年11月生于吉林通化,藉贯河南内黄。1971-1975在西藏林芝56097部队50分队任战士报务员,1976-1977在国家物资总局上海储运公司机关工作。1977年参加高考,1980年同济大学建筑工程大专毕业。1980-1982在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做结构设计。1982年考取同济大学结构工程硕士研究生,1984年因成绩优异经教育部批准提前参加博士生入学考试并考取博士研究生,导师均为朱伯龙教授。1987年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87-1993在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结构力学教研室任讲师;1988年2月至7月在复旦大学数学系进修泛函分析和流形上的微积分并获优秀成绩。1994-1995在混凝土结构教研室任副教授;1996至今在混凝土结构教研室任教授。
1989年10月至1990年8月获英国文化委员会奖学金在英国Bristol大学土木系做博士后。1990年9月至1993年8月,在英国爱丁堡Heriot-Watt大学土木系做博士后研究。2001年9月至12月获德国DAAD奖学金应邀在德国汉堡科技大学混凝土结构系做高级访问学者。
一直从事结构工程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及工程结构抗震。
讲授过的本科生课程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工程结构抗震、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结构力学、房屋工程概要、应用程序与微机操作、专业英语、钢筋混凝土特种结构、钢筋混凝土的力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讲授过的研究生课程有:高等混凝土结构学、工程数学、高等结构力学(数值方法部分)。
能用英语讲课。用英语讲授过本科生的结构力学、研究生的高等混凝土结构学,和博士生的混凝土结构学。
博士论文工作为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模拟地震反复荷载试验和振动台试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和系统识别。主持的科研项目有:地震作用下无粘结预应力筋的耗能效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同强度混凝土梁板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竖向加预应力多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基金);钢筋混凝土的力学模型和计算方法(中国留学回国人员基金);山东黄岛电厂储煤筒仓的静力试验、有限元分析和设计方法研究等。参加的科研项目有:受碱硅反应影响的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的试验和建模;结构混凝土的统一设计方法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英国SERC项目)。发表的主要论文有:“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反复荷载试验及有限元全过程滞回分析”、“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振动台试验及非线性系统识别”、“One-dimensional hysteresis modelling of concrete affected by alkali-silica reaction”、“Identification of history dependent nonlinear restoring force models”、“Algorithm for hysteresis analysis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frames”、“框架大位移时无粘结预应力筋的耗能效应”、“用英语对本科生讲授结构力学的实践和体会”、“框架受反复荷载破坏后预应力损失随时间的发展”、“无粘结预应力筋在框架弹性小位移时的耗能研究”、“钢筋砼梁抗剪的拉压杆模型”、“直角三角形钢筋混凝土板的计算用表”、“大土木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课的教学”、“Non-linear 3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using plasticity with Ottosen yield criterion”、“塑性铰阶段曲线无粘结预应力筋的耗能试验研究”等。发表的部分论文已被工程索引(EI)、科学引文索引(SCI)和俄国力学摘要收录。
著有《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研究》(获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参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土木工程》。主编的教材有:《土木工程专业英语》(上、下册)、《砌体结构设计》。参编的教材有:《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复习教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在《当代大学生谈学习》中著文“自学者的品质、方法及其他”。
业余爱好音乐,作有同济大学校歌、同济研究生之歌。爱好钢琴、电子琴、长笛等。在英国爱丁堡留学时业余参加中国留学生的“银凤凰乐队”担任钢琴和电子琴演奏。其间,所在乐队作为唯一的中国乐队参加了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演出。
回复
lichunlai666
2007年02月02日 17:13:17
5楼
朱慈勉

朱慈勉: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固体力学专业1970年本科毕业,在第一机械工业部第八设计院从事土建结构设计。
1978年考入同济大学研究生,先后获结构工程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
现任同济大学教授,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结构力学教研室主任,结构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

长期从事结构工程专业教学、科研、设计和技术咨询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有:
(1)概念结构力学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2)结构非线性分析;
(3)复杂结构分析。

主要成果有:
参加“直接汇交钢管节点的承载力和焊缝计算”研究,1987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参加“山东省胜利油田孤岛新镇规划设计”,1987年获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持“计算结构力学课程建设”,1989年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
主编“办出专业特色——建设工民建专业系列教材”《计算结构力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出版),1993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1997年获上海市育才奖;
主持“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中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1997年和1998年分别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此外还主持了罗马花园、淮海商业中心、太平洋广场、嘉园、莱阳五街坊、东方家园、嘉定区中心医院等大型工程的设计和技术咨询等工作。

近期主要工作有:
提出“概念结构力学”的基本思路并对其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的研究受到专业同行和有关方面重视,主持该项研究;
主持教育部“十五”国家级教材规划中《结构力学》(上、下册)教材编写,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主持《计算结构力学》编写,由科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主持江苏省“防空地下室基底土反力模型和底板设计研究”的课题。
回复
lichunlai666
2007年02月02日 17:13:59
6楼
陈以一

姓名:陈以一okok.org
性别:男okok.org
出生年月:1955年12月okok.org
出生地:上海市okok.org
原籍:浙江省天台县okok.org
民族:汉okok.org
专业:结构工程okok.org
学位:工学博士okok.org
现任职务:同济大学土木学院建筑工程系教授,同济大学土木学院院长。
E-mail:yiyichen@guomai.sh.cn
个人主页: http://www.yiyihouse.net/
okok.org
http://structure.tongji.edu.cn/detailofteacher.asp?id=52(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师资简介)
okok.org
教育经历:
okok.org
1969-1973年okok.org 上海市力进中学
1979-1983年 同济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1983年7月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5-1988年 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okok.org
1988-1989年 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
1989-1990年 东北师范大学留日预备学校博士班
1990-1991年 东京大学大学院研究生,1994年4月获东京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okok.org
教育、研究工作经历:
okok.org
1983-1990年 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助教、讲师okok.org
1991-1994年 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研究助手(文部教官)okok.org
1994-今okok.org 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讲师、副教授、教授okok.org
(其中1996年至1998年任同济大学钢结构教研室、研究室主任,1997年9月至2002年2月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2002年3月起任土木工程学院院长)
okok.org
曾任本科生导师联系土木工程专业98级本科学生10人,目前指导02-03级工学硕士研究生4人,工程硕士研究生1人,00-03级博士研究生12人(其中留学生1人)okok.org
okok.org
研究方向:
okok.org
钢结构稳定和抗震
钢结构断裂性能的试验和数值分析;宽肢薄腹钢结构构件滞回性能研究、局部失稳对构件承载和变形能力的影响、支撑框架的抗震性能
okok.org
轻型钢结构构件及体系okok.org
各种类型钢构件特别是适合轻型、多层钢框架的钢或钢-混凝土组合构件的试验研究和分析(高频焊接H型钢构件、冷弯薄壁焊接型钢构件、焊接方钢管及钢管混凝土构件、螺旋焊接方钢管及钢管混凝土构件、轻型板式构件及其体系)
okok.org
钢结构连接及节点性能
近年从事钢管相贯节点、螺栓或焊接连接的桁架节点、okok.org 端板式梁柱节点及铸钢节点、单面焊接H型钢接头性能等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
okok.org
研究工作的主要特点
与结构试验尤其是构件和节点的足尺试验密切结合,直接服务于工程实践;试验与数值分析并行、推进非线性分析模型的开发和分析应用。
okok.org
社会兼职:
中国建筑学会工程抗震理论及计算软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世界地震工程》第三届编辑委员会委员okok.or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eel Structures》编委okok.org
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第五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okok.org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轻型钢结构委员会(原冷弯薄壁型钢委员会)委员okok.org
上海金属结构协会结构设计与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okok.org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常务委员会委员okok.org
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okok.org
中国钢结构协会第二届专家委员会委员okok.org
East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 Construction国际指导委员会委员
回复
lichunlai666
2007年02月02日 17:14:22
7楼
朱伯龙

朱伯龙同济大学教授,1929年1月31日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1955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
他从事教学与科研35年,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圆柱薄壳、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砖石结构,尤其是结构抗震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33岁晋升为副教授、51岁晋升为教授,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

朱伯龙在五十年代致力于圆柱形壳体的研究,把伏拉索夫理论推广到预应力圆柱壳与各种边界的圆柱壳中去,编制了实用计算图表。他又率先进行人工横向张拉预应力混凝土的研究,在五十年代末期用简单的设备建成了24米的预应力超静定框架,这些工作在当时同类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均居领先地位。朱伯龙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和大胆创新。六十年代他一方面致力于房屋的整体、空间工作的研究,随即就在特别柔软的垃圾滩上建造了楼房;他另一方面开展预应力悬吊剧场眺台的理论研究,同时着手工程设计,终于在上海中兴剧场工程中实现了这一独特的构思。

1976年唐山地震对朱伯龙震动很大,从此他下决心以主要精力投入工程抗震的研究工作,十年来不仅作出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带出了一支抗震研究的队伍并领导建设了一个现代化的抗震试验室。

早在六十年代,他从T形薄腹梁斜裂缝成因入手,涉足于钢筋混凝上非线性问题的领域。六十年代结合规范课题对受弯、压弯、框架等非线性分析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唐山地震以后,他把这些研究转入结构抗震的领域中,是我过最先系统研究钢筋混凝土恢复力特性的专家之一。他还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编制了一整套钢筋混凝土非线性分析的程序,为研究生开发了这方面的选修课,井于1985年出版了同名专著,成为我国钢筋混凝土非线性分析方面知名的学术带头人之一。

1981、1982年他相继在中美钢筋混凝土抗震讨论会与第六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上发表了钢筋混凝土低周疲劳时的“裂面效应”的理论,得到了国际上知名专家如Bresler,Tassios等的好评。这一成果被纳入了欧洲混凝土协会(CEB)的有关文件中,他对钢筋混凝土非线性问题的研究还涉及动力、徐变、预应力等许多方面,均有所建树。

作为同济大学工程结构抗震研究的学术领导人之一,他组织开展了砖石与钢筋混凝土基本杭震性能的研究,在单居厂房、高层建筑、砌体房屋、海洋平台、输电设备的地震反应与结构动力性能方面均作了大量组织与指导工作。特别是在砖石与砌体结构方面,曾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与分析研究。这类结构往常为理论研究工作所忽视,但恰是我国最为量大面广,危及人民生命财产最剧的结构类型。朱伯龙在这方面的工作受到了回内外的重视与好评。、

朱伯龙自1978年以来领导同济大学工程结构研究室与试验室,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抗震研究与试验基地付出了大量的劳动。1983年底,我国第一台4X4米,由美国MTS引进的,由计算机控制并采集、分析数据的模拟地震振动台在同济大学建成。随即投入了许多项研究工作。朱伯龙和他所指导的研究生们,利用这台先进设备作出了许多研究成果,特别是在线性与非线性系统识别方面,走在国内研究工作的前列,并受到国际工程抗震学术界的重视。

朱伯龙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在钢筋混凝土与砖石结构教学中以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不断更新而知名。近年来他不断开拓斩的教学领域,为大学生与研究生开设了工程抗震、钢筋混凝土非线性分析、结构检验等课程,更致力于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目前他正指导着6博士研究生与8位硕士研究生攻读学位,已毕业的6位研究生都作出了优异的成绩。

朱伯龙曾去美国、意大利、土耳其、南斯拉夫、日本多国访问和参加学术会议,其中包括第七、第八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

朱伯龙发表了专著2本和论文67篇。

他现任中国建筑学会地震工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结构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普通及预应力混凝土学会理事,他还是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标准委员会和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专家委员会成员。朱伯龙曾多次得到上海市与同济大学先进工作者称号并获得多次各种科研奖励。

回复
lichunlai666
2007年02月02日 17:15:02
9楼
谢步瀛

谢步瀛

男,1950年5月生,浙江上虞人,中共党员。
1982年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本科毕业,
1984年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硕士研究生毕业。
1995年10月至1996年3月,德国Wuppertal大学访问学者。
曾任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助教、讲师、副教授,
现任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教授,建筑制图教研室主任、虚拟建筑研究室主任,教育部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图学学会理事,上海市工程图学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工程图学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

一直从事结构工程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
研究方向为建筑结构CAD、工程制图、计算机图形学。
参与“七五”攻关项目“高等级公路桥梁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研制,获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参与教学研究项目“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中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获199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参与“居住建筑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研制,获1989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参与“钢筋混凝土框架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研制,获199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1999年获上海市育才奖。
2001年主持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土木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网络课程建设,等项目的研究工作。
另外还主持了“钢结构建筑的效果图生成系统”等软件系统的开发。

出版的著作有:
《计算机绘图教程》;
主编的著作有:
《Visual BASIC 计算机绘图基础》
《工程图学》
《画法几何》。

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要有:
“结构倒塌的动力学分析”、
“建筑结构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
“钢结构CAD软件系统研究与开发”
“土木工程制图网络教学网站的构建”等。
回复
lichunlai666
2007年02月02日 17:17:57
10楼
邓长根

一、简况
姓名:邓长根
性别:男okok.org
出生年月:1962. 8okok.org
学历:博士okok.org
职称:教授, 博导okok.org
专业:结构工程okok.org
主要研究方向:结构静、动力稳定性基本理论和数值分析,结构稳定性监测与控制,半刚性钢-砼组合框架抗震和耗能减震,土木工程智能结构。
网页: http://steelpro.mycool.net/ (English version, under construction)
okok.org
二、简历
(1) 1978年10月至1982年7月okok.org 江西工学院(现南昌大学)工民建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
(2) 1982年9月至1985年4月okok.org 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3) 1985年4月至1988年10月okok.org 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4) 1988年10月至1991年12月 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讲师
(5) 1992年1月至1995年12月okok.org 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副教授
(6) 1996年1月至今okok.org 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教授
(7) 1996年11月至1998年10月okok.org 意大利Trento大学机械与结构工程系,访问学者
(8) 2000年10月至2001年9月okok.org 日本东北大学土木工程系,客座教授。
okok.org
三、科研成果
负责完成科研项目:okok.org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建设部联合资助项目(59108056)“结构稳定控制与优化及突变理论的应用”okok.org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9578002)“杆系钢结构非线性振动稳定性分析、识别与优化”okok.org
(3)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项目(95QF14015)“大型杆系钢结构动力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okok.org
(4)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9308)“结构非线性振动稳定识别与控制”okok.org
(5) 国家计委和江苏省资助“八五”重点攻关项目“160吨特大型全路面汽车起重机CAD/CAM”子项目(85-403-21-02-02)“超长副臂的理论研究及动态分析”okok.org
(6) "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一期工程吊装方案计算"
(7) "XX煤矿Φ560×12mm瓦斯抽放钢管失稳计算分析"
okok.org
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完成科研项目:okok.org
(1) “上海市八万人体育场钢屋盖试验研究与分析”okok.org
(2) “广州新体育馆钢屋盖体系试验研究与分析”okok.org
(3) “钢和钢-砼组合框架结构半刚性节点抗震”okok.org
(4)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大射电望远镜FAST预研究”系列子项目[FAST(预)-A-02, FAST(预)-A-03, FAST(预)-A-04, FAST(预)-A-05]“大射电望远镜FAST主动反射面结构系统、传动系统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okok.org
(5) “超载地基条件下工业厂房结构可靠性监控研究”okok.org
okok.org
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478107)“缺陷敏感结构的失稳监测和稳定控制”
okok.org
主持编制以下结构分析软件:
(1) "钢结构分析设计程序STAD-SF"
(2) “起重机臂架结构动态分析系统ELDYNARM”
(3) “大型杆系钢结构动力稳定性分析程序DYNSTAB”
(4) 扩充“建筑结构非弹性动力响应分析通用程序DRAIN-3DX”
okok.org
四、参加学会协会
1987-1991okok.org 中华青年力学协会理事
上海市力学会
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
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联谊会
上海市徐汇区钢结构学会理事长
okok.org
五、学术兼职
全国加权残值法工作组副组长
第七届全国加权残值法及其工程应用学术会议筹备委员会副主任
第四届钢结构进展国际会议(ICASS’05)组织委员会成员
《世界地震工程》杂志编委
《强度与环境》杂志编委
okok.org
六、学术论文
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和学术会议发表论文约90篇,其中最新论文:
邓长根,甘东华,失稳机理在工程中的应用实例,结构工程师,增刊:1-6,2005
邓长根,罗树青,哈敏强,抑制屈曲套管改善空间网格结构稳定性能的探索,结构工程师,增刊:97-102,2005
罗兴隆,邓长根,半刚性连接荷载位移曲线的研究进展,结构工程师,增刊:37-42,2005
罗兴隆,邓长根,三节点变轴力平面梁柱单元的推导和验证,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3(10):1297-1302,2005
罗树青,邓长根,牛化宪,抑制屈曲支撑的稳定研究,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3):28-32,2005
回复
lichunlai666
2007年02月02日 17:18:14
11楼
施卫星

施卫星,男,1962年10月生,工学博士,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工程结构抗震及基础隔震,结构抗震试验技术研究与应用等,发表论文70余篇,获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全国机械振动与冲击标准化委员会二分委副主任委员,WC3中方代表。已完成的部分试验研究项目如下:
1. 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2. 上海金茂大厦振动特性检测;
3. 中国金融大厦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4. 上海凯旋门大厦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5. 上海星海大厦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6. 上海森茂大厦振动特性检测;
7. 上海建设大厦振动特性检测;
8. 中国建筑文化中心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9. 深圳京广中心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10. 深圳商隆大厦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11. 深圳罗湖商务中心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12. 广州国际商业广场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13. 广州越秀大厦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14. 星河国际花城C栋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
15. 基础隔震房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回复
lichunlai666
2007年02月02日 17:18:26
12楼
罗永峰

罗永峰,男,1957年10月生,陕西礼泉人。1982年毕业于太原重机学院,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硕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同济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现任同济大学教授,兼任上海同济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钢结构室主任。曾于1995年~1997年赴香港理工大学做访问学者,2000年~2001年赴意大利托伦多大学做访问教授。
一直从事建筑结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钢结构及大跨空间结构。主持及参加的研究项目有:教育部“离散支承旋转薄壳结构的非线性稳定性研究”,中科院国家观测中心“大设电望远镜FAST反射面系统研究”,国家基础性重大项目(攀登计划) “反映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施工误差及损伤累积的仿真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型空间结构的体系、强度、稳定和动力特性的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济大学创业基金“预应力梁弦结构的承载性能研究”,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项目“无张拉弹性地基上的旋转薄壳的非线性稳定分析”,“国家大剧院钢网壳起拱后的整体非线性稳定、抗震校核分析”,“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幕墙钢结构稳定分析”,“温州大剧院结构静动力分析”,“东莞大剧院结构静动力分析” ,“京福高速公路鲁苏收费站大跨钢结构稳定性及动力性能分析”,“广西北海机场航站楼结构风洞试验研究”,“上海浦东邮件处理中心202×50m大跨度钢结构的设计”研究,“锡澄高速公路跨线桥钢结构设计”研究,“江西江光医院住院部钢结构大楼设计研究”等。
在对大跨度空间结构的研究中,导出了能考虑截面塑性发展的空间梁元弹塑性大位移切线刚度矩阵;建立了能同时搜索分枝点并跟踪平衡路径以及同时确定预定荷载水平的改进弧长法;提出了结构与地基分析中的离散地基模型。
参编书籍及规范有《土木工程专业英语》、《钢结构学》、《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手册》以及《现有建筑的可靠性检测与鉴定标准》。发表论文60余篇。
回复
lichunlai666
2007年02月02日 17:18:46
13楼
李国强

李国强:同济大学教授、博导、副校长  
1963年2月出生于湖南省株洲市。198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结构工程专业,1985年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获硕士学位,1988年在同济大学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3年获英国皇家奖励基金资助,赴诺丁汉大学工作访问一年余。现任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
  李国强主要从事多高层建筑钢结构计算与设计理论、钢结构抗震与抗火理论、结构动力检测与监测理论等领域的研究。1990年以来,李国强主持承担了近20项国家及省部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包括:国家攀登b计划子项目"高层建筑安全性检测与监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层建筑钢结构抗震的新体系与新理?quot;、"高层建筑钢结构抗火极限状态分析理论"、"高层建筑钢结构组合楼盖结构抗火设计理论"、霍英东教育基金项目"高层建筑钢结构空间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理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重点跟踪培养基金项目"高层建筑设备间震害控制"、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项目"高层建筑钢结构抗火设计理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子课题"500m口径射电天文望远镜背架结构理论与测验研究"等。
  1990年以来,李国强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篇,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6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89篇。另出版学术著作4部,其中《地震工程学导论》1992年由地震出版社出版,《钢结构框架体系弹性及弹塑性分析与计算理论》1998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等等。此外,李国强有4项科研成果经专家鉴定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作为第二负责人完成的"高层建筑钢结构非线性分析理论"成果获199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作为骨干成员完成的"高层建筑钢结构成套技术"成果获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李国强的研究成果被我国5部工程建设标准采纳,其中由他主编的《钢结构防火技术规程》为我国第一部钢结构抗火设计规范。
李国强教授1963年出生于湖南株洲市,198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结构工程专业,1985年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获硕士学位,1988年在同济大学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3年获英国Royal Fellowship Award赴英国诺丁汉大学工作访问一年余,1994年晋升为教授,1995年评为博士生导师,1996年任建筑工程系主任,1998年获香港Croucher Foundation,赴香港理工大学短期工作访问,1999年任同济大学副校长。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攀登计划、霍英东教育基金、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等资助的重要科研项目20余项。在钢结构框架体系非线性分析理论、钢结构抗火计算与设计理论、工程结构动力检测理论和国家重大工程的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出版著作6部,发表重要国际学术刊物论文12篇、重要国内学术刊物论文85篇、重要国际学术会议论文41篇。主编或参编6部工程建设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担任4本重要国际学术刊物的编委或顾问。

李国强教授的重要学术兼职

序号 学术团体             任职
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gres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s     顾问
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eel Structures   编委
3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eel & Composite Structures  编委
4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Structural Engineering 编委
5  《建筑钢结构进展》杂志      主编
6  《世界地震工程》杂志       副主编
7  《建筑结构学报》杂志       编委
8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杂志    编委
9  《环境与安全学报》杂志      编委
10  《振动、测试与诊断》杂志 编委
11 《钢结构》杂志 编委
12 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结构防火分会 理事长
13 上海市金属结构协会 副理事长
14   建设部、国家冶金工业局建筑用钢钢结构专家组  成员 
15   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结构专家委员会        委员
16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专家委员会   委员
17   中国建筑学会高层建筑结构学组         委员
18   中国建筑学会高层建筑抗震专业委员会      委员
19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 委员
20   中日建筑结构技术交流委员会         副会长
组织的学术会议
(1)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Steel Structures in Fire, Shanghai,China,Nov.,2001.
(2)第一届全国钢结构防火技术研讨会,
上海,2001年11月。
(3)第二届海峡两岸及香港钢结构技术交流会,
台北,2001年11月。
(4)第一届海峡两岸及香港钢结构技术交流会,
上海,2000年5月。
(5)海峡两岸高层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
台北,1998 年8月。
(6)海峡两岸及香港高校土木及结构工程交流与研讨会,
上海,1997年7月。
(7)’97高层建筑钢结构技术交流会,
上海,1997年5月。
(8)第二届中日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
上海,1995年10月
获得的科研、教学成果奖励(省部二等奖以上)
(1)《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程》及其编制原理,
2001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完成人。
(2)“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大跨度预应力钢屋盖的实验研究”,
200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6完成人。
(3)“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工程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01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第1完成人。
获得的境外学术基金
(1) 1993年获英国Royal Fellowship Award,资助在英国诺丁汉大学从事研究工作。
(2) 1998年获香港Croucher Foundation,资助在香港理工大学从事研究工作。

获得的主要荣誉称号
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1年、1993年、1995年连续三届获“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1996年获“上海市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
1997年获“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
2001年获“上海市优秀青年科技启明星”称号。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