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中国城市十八件大事
wypsny
wypsny Lv.8
2007年02月15日 21:26:02
只看楼主

2006中国城市十八件大事(2006年12月31日) 一、2006年2月,胡锦涛温家宝对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作出重要批示。 二、2006年4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颁布实施五周年纪念暨园林绿化先进表彰会4月1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曾培炎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工作。 三、2006年4月,建设部决定编订《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26日,建设部正式发文,决定将《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列入2006年度软科学研究课题。此项课题预定的主要成果是《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

2006中国城市十八件大事

(2006年12月31日)

一、2006年2月,胡锦涛温家宝对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作出重要批示。

二、2006年4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颁布实施五周年纪念暨园林绿化先进表彰会4月1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曾培炎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工作。

三、2006年4月,建设部决定编订《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26日,建设部正式发文,决定将《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列入2006年度软科学研究课题。此项课题预定的主要成果是《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


四、2006年5月,温家宝主持国务院会议研究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措施,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九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

五、2006年6月,首届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年会在北京召开,曾培炎要求借鉴国内外经验,提高城市规划水平。

六、2006年7月,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我国所有省会首府城市全部通火车。

七、2006年8月,中国市长协会第四次市长代表大会暨“2006中国市长论坛”在北京召开,温家宝对城市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八、2006年9月,温家宝对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九、2006年9月,郑州市违法占地曝光,郑州市委书记市长受处分。

十、2006年9月,建设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出台。

十一、2006年10月,百余位市长城管局长在青岛胶州联名发出倡议:重塑城管队伍良好形象,构建和谐社会宜居城市。

十二、2006年10月,《全国城镇环境卫生“十一五”规划》颁布。

十三、2006年11月,建设部向6省区派督察员督察城市和景区总体规划。

十四、2006年11月,我国第四个新区沈阳沈北新区成立。

十五、2006年11月,北京一级土地市场结束垄断公开招标,全国属首次。

十六、2006年11月,国家组织编制“长三角”规划纲要。

十七、2006年11月,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草案)》。

十八、2006年12月,国家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发布。



免费打赏
wypsny
2007年02月15日 21:26:25
2楼
一、2006年2月,胡锦涛温家宝对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作出重要批示。

背景资料

胡锦涛温家宝作出重要指示

进一步做好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国务院召开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进行部署

吴仪出席并讲话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作出重要指示。胡锦涛强调,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对于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群众提供廉价、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提高全社会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积极发展这项利国利民的事业,以造福人民群众。温家宝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改革机制,完善管理,不断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条件和水平,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4日至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城市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吴仪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创新机制,扎实工作,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吴仪说,城市卫生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多年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取得了很大成绩的,但目前的卫生体制、机制还不完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在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优质资源过度向大医院集中,城市大中型医院集中了大量高新医疗设备和优秀医护人才,而基层卫生资源严重不足。这是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吴仪指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既是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切入点,也是带动和促进卫生综合改革的交汇点。中央决定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推进城市卫生综合改革和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基础性工作,摆到重要位置,集中精力,积极推进。这是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思路的一个重大转变。从实际情况看,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已经进行了多年,具有一定的基础。


吴仪强调,要统一思想,切实提高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认识。一是要以人为本,惠及群众。要以维护群众健康为中心,使广大群众充分分享改革成果,使政府投入的每一分钱都花到群众身上,让广大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二是要积极推进,量力而行。要加大投入的力度,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稳步发展、正常运行。同时,又要量力而行,立足于“雪中送炭”,满足群众基本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需求。三是要努力探索,创新机制。要着力于体制、机制创新,为深入推进卫生改革与发展趟出一条新路来。四是要综合配套,协调推进。要加强中央与地方、部门与部门的协作配合,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协调推进卫生综合改革。


吴仪要求,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精神,创新机制,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一是要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多种形式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二是要明确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性质和功能,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服务。三是要下定决心、下大力气合理调整和配置社区卫生资源。四是要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激励和外部监管机制,严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和技术项目的准入,改革人事和收入分配等制度,将社区居民是否受益、是否满意作为评价工作的主要标准。五是要协调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建立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等制度,完善医疗保险、药品生产流通、医疗救助、教育、人事等相关配套政策。六是要探索创新社区卫生投入机制,建立稳定的资金筹集机制,探索政府“花钱买服务”等资金投入、补偿方式,并随财力增长逐步增加投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及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地卫生、财政、发展改革、民政、劳动保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完)


回复
wypsny
2007年02月15日 21:26:47
3楼
二、2006年4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颁布实施五周年纪念暨园林绿化先进表彰会4月1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曾培炎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工作。

背景资料

“十一五”我国城市绿化覆盖率将达到40%以上

新华社北京4月15日电《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颁布实施五周年纪念暨园林绿化先进表彰会4月1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确定,到2010年,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6平方米以上。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给会议发来贺信,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出席了会议。

  曾培炎在贺信中说,今年是《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颁布实施五周年。五年来,各级政府贯彻《通知》精神,健全规章制度,完善体制机制,增加政府投入,发展绿色产业,广大园林绿化工作者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城市面貌、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改变,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

  会议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城市建设和绿化工作全局,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大西部地区工作力度,迅速提高城镇绿化水平。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因地制宜,发展资源节约型城市绿化,形成各具特色的绿化风格和景观风貌。建立市长负总责的城市绿化目标责任制,健全城市绿化管理机构,完善考评奖惩制度,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

  会议新命名了31个国家园林城市,10个国家园林县城,表彰了50名城市园林绿化优秀市长、十佳标兵、104个先进集体、220名先进个人;表彰了1个中国人居环境奖获奖城市和34个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获奖项目。



回复
wypsny
2007年02月15日 21:27:09
4楼
三、2006年4月,建设部决定编订《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26日,建设部正式发文,决定将《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列入2006年度软科学研究课题。此项课题预定的主要成果是《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


背景资料

中国首个“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 含六大指标

新华社北京7月28日电(记者王永康)由建设部批准立项、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组织专家编写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已编制完成,并开始在互联网上征求公众意见。这是中国首个由权威部门牵头编写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宜居城市”课题组组长罗亚蒙说,初稿提出的“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分六个方面,包括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和公共安全度。每个方面又包括若干子项和指标,如环境优美度中包括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城市景观等三个子项,而生态环境子项又包括空气质量、城市绿化覆盖率等10个指标。


据悉,2005年1月,国务院在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文件中首次提到了“宜居城市”的概念。同年7月,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宜居城市”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之后,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100多个中国城市都提出了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 罗亚蒙说,由于对“宜居城市”缺乏科学评价体系,目前一些机构进行的“宜居城市”评选活动很不规范,扰乱了公众对“宜居城市”的价值判断,甚至出现了环保部门点名的十大污染严重城市被评为“宜居城市”的现象。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顾文选说,《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依据,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借鉴国内外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智慧,并结合中国实际,着眼于解决中国当前城市发展中的瓶颈,促进中国城市健康发展。


《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在征求公众和专家意见之后,计划于年底报建设部组织专家鉴定验收。(完)


科学评价统一指标 专家提出宜居城市六标准

北京娱乐信报 9月18日上午,在北京市规划委举行的“北京生态环境建设和宜居城市建设会议”上,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顾文选提出了宜居城市的6条标准。这也是国内第一个由权威部门牵头编写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

这6条标准是: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每个方面又包括若干子项和指标。该标准在征求公众和专家意见之后,将于年底报建设部组织专家鉴定验收。

北京市规划委副主任谈绪祥说,2005年北京常住人口达到1538万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5457美元。北京城市发展到目前阶段,取得了各项成就,同时各种矛盾、问题也凸显出来。

罗亚蒙:宜居城市是我国第三大城市理想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9月17日,“2006中国科协年会——人居环境与宜居城市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宜居城市”课题组组长罗亚蒙研究员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首次公开阐述宜居城市的内涵和编订我国《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的整体思路。

罗亚蒙认为,我国四千多年确切可考的城市历史经历了三个阶段:唐代以前是“以安全为本”的城市时代,城市形态特征是“高墙深池,重城壁垒”;宋代以后,中国城市开始进入“以经济为本”的城市时代,经过千年发展到今天,城市形态特征是“高楼林立,交通拥堵”;2005年1月,国务院在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时,首次启用“宜居城市”这一城市科学新概念,标志着我国城市发展的第三境界,也是中华民族第三大城市理想,将深刻改变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管理方式和城市形态。罗亚蒙预言,“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时代,同样是一个需要几百年,上千年演变的历史过程,城市形态特征是“环境优美,生活便宜”。

罗亚蒙介绍说,已经起草完成、正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以江泽民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三生兼顾观”、胡锦涛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吴良镛的“生态、经济、科技、社会、文化良性互动”的人居环境观以及联合国《人居2》“空间、社会和环境的特点与质量”的“宜居性”说明等为理论依据,评价指标体系分六个方面,包括社会文明程度、经济富裕程度、环境优美程度、资源承载程度、生活便宜程度和公共安全程度。每个方面又包括若干子项和指标,如环境优美度中包括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城市景观等三个子项目,而生态环境子项又包括空气质量、城市绿化覆盖率等10个指标。

据悉,本次学术研讨会议之后,《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将进入初审程序,计划将于年底报建设部组织专家鉴定验收。

清华大学教授毛其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张文忠、同济大学副教授李秉毅等也在研讨会上发表了演讲。
回复
wypsny
2007年02月15日 21:27:57
5楼
四、2006年5月,温家宝主持国务院会议研究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措施,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九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

背景资料

温家宝主持国务院会议 研究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措施

新华社北京5月17日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措施,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修订草案)》。

会议认为,中央去年实施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决策和部署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房地产投资增长和房价上涨过快的势头初步得到抑制。但房地产领域的一些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主要是少数大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房地产市场秩序比较混乱。


会议指出,房地产业是我国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引导和促进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有利于保持整个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有利于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住房消费需求,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房地产业发展和住房建设,必须充分考虑我国人口多、土地少的基本国情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合理引导住房消费需求和消费模式。


会议强调,进一步搞好房地产市场引导和调控,要坚持落实和完善政策,调整住房结构,引导合理消费;坚持深化改革,标本兼治,加强法治,规范秩序;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区别对待。


会议指出,要认真落实去年以来中央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部署,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一)切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重点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各地都要制定和实施住房建设规划,对新建住房结构提出具体比例要求。(二)进一步发挥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严格执行住房开发、销售有关政策,完善住房转让环节税收政策,有区别地适度调整信贷政策,引导和调节住房需求。科学确定房地产开发土地供应规模,加强土地使用监管,制止囤积土地行为。(三)合理控制城市房屋拆迁规模和进度,减缓被动性住房需求过快增长。(四)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房地产开发建设全过程监管,制止擅自变更项目、违规交易、囤积房源和哄抬房价行为。(五)加快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建设,规范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积极发展住房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有步骤地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六)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增强房地产市场信息透明度,全面、及时、准确地发布市场供求信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统一思想,增强全局观念,齐心协力做好房地产市场的引导和调控工作。各地区、特别是城市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把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控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目标责任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会议认为,1989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规定》,对加强测绘成果的管理,促进测绘成果的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管理规定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测绘成果管理工作的需要,有必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修订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公布施行。(完)

回复
wypsny
2007年02月15日 21:28:25
7楼
五、2006年6月,首届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年会在北京召开,曾培炎要求借鉴国内外经验,提高城市规划水平。

背景资料

曾培炎:借鉴国内外经验 提高城市规划水平

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 为加强城市规划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国城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日前,首届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年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大会发表书面致辞,要求借鉴国内外经验,提高城市规划水平。

曾培炎指出,本世纪头20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从人口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基本国情出发,总结借鉴国内外城镇化进程中的经验做法,推动城市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曾培炎强调,城市规划是城镇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必须充分发挥它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做好城市规划工作,要强化科学论证,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和性质;突出节地、节水、节能,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统筹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优秀的民族文明。同时,要做好城镇体系规划工作,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布局,促进城市功能相互补充、产业合理分工和人口合理分布,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本届年会的主题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中国城镇化发展之路。大会围绕主题,研讨中外城市规划体系的比较及借鉴,城市交通挑战及技术解决,各国住房制度比较,生态城市与可持续发展,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和特色的延续和创造等城市发展中的问题,交流经验做法,探讨相关政策策略。

大会邀请了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政府机构、著名大学、规划协会,以及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的专家学者和权威人士作主题演讲。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出席了开幕式并讲话。来自国内外的城市规划专家、国内部分省市分管领导、规划局长以及大专院校、设计院所等1000多人参加了研讨。(完)

蒋正华副委员长:中国城市化进程将面对六大挑战


中新社2006年06月15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十四日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年会上指出,在二十一世纪的前半叶,中国城市化进程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一系列重大挑战。

  他说,要实现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并在二0五0年之前使中国城市化率从现在的百分之三十六提高到百分之七十左右,这就意味着每年城市化率平均约增加近一个百分点,每年约有一千二百万人从乡村转移到城市,因此国家为此将付出巨大的城市化成本,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也将受到巨大的影响。

  首先,人口总量、劳动就业人口总量、老龄人口总量等人口三大高峰相继来临对中国城市化的压力。

  其次,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对中国城市化的压力。从现在到二0五0年之间,中国城市要全面达到资源和能源消耗“零增长”和“负增长”的要求,要实现联合国提出“能源消费总量在二000年的水平上降低一半,而GDP要在二000年基础上增加一倍”的目标,对城市管理水平、科技发展、决策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三,中国城市的生态环境目前仍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状态。在新世纪中,必须迅速扭转城市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态势,加速通过临界顶点并转向生态环境总体变优的右侧。

  第四,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对于中国城市化的压力。只有基础设施的健全和完善,城市才能成为国家新一轮财富集聚的经济增长点。

  第五,加速国家不同地区城乡之间的共同富裕,中国城市化的基本内容之一应当是促进实现社会公平。新世纪中如何实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平衡,最终达到改变社会的二元结构、实现国家全体公民的共同富裕,是一项艰巨而重大的任务。

  最后,蒋正华表示,目前中国城市信息化水平距现代化的要求尚远,因此,在新世纪迅速推进城市信息化与数字化程度,缩小数字鸿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艰巨任务。他说,所有这些挑战都是城市化过程中必然发生的,也只能在实现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有效地加以克服。


仇保兴:我国城市化发展亟待解决八大问题

经济参考报2006年06月15日 14日,在首届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年会上,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痛斥我国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他指出,处于全球第三次城市化浪潮的中国,目前亟待解决八方面的矛盾。

仇保兴说,这八大问题是宜居土地和水资源稀缺,人地矛盾尖锐;候鸟式农民工迁移规模巨大,流向分布失调;能源存量结构失衡,建筑能耗过快增长;机动化与城市化同步发生,城市蔓延趋势初显;城市化推动力失调,污染排放失控;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受到破坏,城市风貌类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社会冲突增加和城市区域化加速来临,城市间恶性竞争加剧。

在谈到建筑能耗过快增长和机动化与城市化同步发生等问题时,仇保兴说,我国人均石油、天然气储量仅占全球平均水平的11%和4%,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筑能耗快速增长。

此外,我国民用汽车拥有量快速增长,大城市交通拥堵越演越烈。仇保兴说,机动化与城市化同步发生,城市蔓延趋势开始显现,郊区化、城市人口密度下降的趋势正在发生。

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仇保兴也对症开出了药方。他建议,在城市规划中划定禁建区、控制区,强化保护基本农田和生态用地,坚持紧凑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大力推行“双跨越”的建筑节能目标和模式,争取2010年节能率达到50%,在北方地区限期推行供热体制改革;同时,加强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推行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模式,有序发展大城市新区和卫星城,加快城际铁路建设,逐步取代高速公路。
回复
wypsny
2007年02月15日 21:28:53
8楼
六、2006年7月,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我国所有省会首府城市全部通火车。

背景资料

西藏不通火车历史被改写 “青1”抵达拉萨





7月2日零时31分,首趟进藏的“青1”次列车安全抵达目的地――西藏拉萨火车站。“青1”次列车1日上午11时05分从格尔木火车站启程,全程运行1142公里,历时13小时26分到达拉萨。新华社记者土登摄





7月2日零时31分,首趟进藏的“青1”次列车安全抵达目的地――西藏拉萨火车站。“青1”次列车1日上午11时05分从格尔木火车站启程,全程运行1142公里,历时13小时26分到达拉萨。这是“青1”次列车的司机。新华社记者土登摄





7月2日零时31分,首趟进藏的“青1”次列车安全抵达目的地――西藏拉萨火车站。“青1”次列车1日上午11时05分从格尔木火车站启程,全程运行1142公里,历时13小时26分到达拉萨。这是藏族群众向列车工作人员敬献“切玛”。 新华社记者巩志宏摄




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 西藏不通旅客列车的历史今天被改写。2日零时13分,从拉萨开往兰州的青藏铁路“藏2”次旅客列车在经过13小时01分钟的旅行后,安全抵达格尔木。这标志着世界海拔最高、线路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


2日零时31分,从格尔木开往拉萨的“青1”次列车安全抵达拉萨。从1日11时05分发车至抵达拉萨,“青1”次列车沿途经过45个车站,历时13小时26分钟。


<--ADV_CONTENT--> 让我们伴随新华社记者的视线,回首青藏铁路首发列车的一个个重要瞬间——


相差7分钟:进藏和出藏列车先后启动


1日7时20分,格尔木火车站。持有首趟进藏旅客列车——“青1”次列车车票的数百名旅客开始陆续登车。8时30分,旅客基本登车完毕。9时,车门关闭。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的12名记者获准登上首趟进藏列车,进行随车实时报道。


1日11时05分,随着汽笛一声长鸣,“青1”次列车启程前往拉萨。


7分钟后——1日11时12分,从拉萨开往兰州的青藏铁路“藏2”次旅客列车也缓缓启动,驶离拉萨火车站1号站台,列车上有700多名乘客。


目送着汽笛声中缓缓远去的列车,专程赶来参加通车庆祝大会的藏北那曲牧民嘎央说:“从骑马、坐汽车到乘火车,祖辈们千年的梦想,没想到在我这一代竟成了现实!”


   一路钻洞过桥:高原景色美不胜收


1日12时40分,首趟进藏“青1”次列车穿过昆仑山隧道;13时20分,过清水河特大桥。记者在现场看到,清水河特大桥四周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大桥一眼难见尽头。列车到来时,可可西里保护区管理局索南达杰保护站的文嘎、嘎玛等几名巡山队员向列车行注目礼。


此后,“青1”次列车先后经过玉珠峰、不冻泉、楚玛尔河、五道梁、日阿尺曲、沱沱河、通天河、雁石坪、布强格等车站……宛如一条长龙穿行在茫茫高原上,打破了亘古荒原的宁静。


列车一路南行。窗外时而下雨,时而飘雪,时而有彩虹出现。人们真正体验到了青藏高原“十里不同天”的天气。雪山连绵不绝,高原上特有的景色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占领”了不少数码相机存储卡的存储空间。

两项“世界之最”:列车创造铁路史上新记录

出藏的“藏2”次列车也是一路“过关闯将”,直向北行。

1日14时51分,经过310多公里的行驶,列车通过藏北重镇那曲火车站。

1日17时35分,“藏2”次旅客列车缓缓通过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车站。这是旅客列车首次通过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车站。

1日17时38分,列车以84公里的时速,平稳地穿越海拔5072米的世界铁路最高点。车上700多人有幸成为第一批搭乘旅客列车经过世界铁路最高点和抵达世界海拔最高火车站的旅客。

藏族旅客扎巴旺达说:“唐古拉这个连动物都难以生存的地方,火车能通过,真是奇迹。”乘客周军深有感触地说:“我站在了世界铁路的最高点,感到无比自豪。”

1日18时05分,首趟进藏的“青1”次和首次出藏的列车“藏2”次成功在布强格车站“擦肩而过”。人们一片欢呼,因为,这意味着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经历了旅客列车的完全检验。

   历史被改写:西藏不再没有铁路和火车

“擦肩”之后,两列火车在接受过检验的铁路上各自奔向自己的目的地。

1日19时31分,出藏的“藏2”次旅客列车风驰电掣,顺利通过长江源头第一桥——沱沱河长江源特大桥和沱沱河车站。20时23分许,列车到达风火山隧道。20时46分,列车通过楚玛尔河车站。21时45分,抵达清水河特大桥。22时20分,过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

1日21时18分,“青1”次列车驶过那曲站,穿越藏北高原,直奔拉萨。拉萨城里,礼炮声声,烟花绽放,人们对列车翘首以待……

青藏铁路的全线通车,使西藏自治区结束了没有铁路和火车的历史。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说,这必将为西部大开发和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1日晚上,北京、西宁、成都等地开往拉萨的列车相继启程,驶向青藏高原
回复
wypsny
2007年02月15日 21:29:34
9楼
七、2006年8月,中国市长协会第四次市长代表大会暨“2006中国市长论坛”在北京召开,温家宝对城市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背景资料

中国市长协会第四次市长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温家宝作重要批示 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统筹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曾培炎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 8月22日,中国市长协会第四次市长代表大会暨“2006中国市长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会议作出重要批示。他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城市规模要合理控制;城市风貌要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城市发展要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集约化道路;城市功能要以人为本,创建宜居环境;城市建设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城市管理要健全民主法制,坚持依法治市,构建和谐社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讲话。他指出,“十五”期间,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建设和管理逐步加强,城市功能和作用不断提升,城市发展模式开始转变。同时,当前城市建设中也存在盲目扩大规模、产业结构趋同、资源浪费、缺乏特色等问题,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曾培炎强调,在新的形势下做好城市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统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模式,改善人居环境,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科学制定城市规划,把握好城市建设节奏。科学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合理确定城市人口、面积等主要指标,防止盲目扩大城市规模,防止随意占用土地资源,防止任意调整行政区划,防止人为刺激投资扩张。


二是发挥好城市辐射与带动作用,促进城乡和地区协调发展。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统筹规划城区与郊区发展,促进市政公用设施向周围农村延伸,带动农村发展。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强与周边城市的经济联系,在重大项目建设、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搞好协作,推进基础设施衔接配套。


三是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切实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当作城市建设的前提条件,把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作为城市发展的重点任务,把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改善生态作为城市工作的重要内容,把城市建设成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首善之地。


四是切实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保护城市文化特色。加强住宅及交通、环保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解决群众住房难、出行难等问题。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完善公共安全措施,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城市建设要注重对地方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发掘和提炼,保持和创造各具特色的城市风貌。


曾培炎希望市长代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科学决策,依法行政,改进服务,行政为民,努力提高城市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北京市市长、中国市长协会会长王岐山在开幕式上致辞,建设部部长、中国市长协会执行会长汪光焘主持开幕式。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全国300多名市长、副市长以及直辖市区长、副区长出席了会议。(完)

回复
wypsny
2007年02月15日 21:29:48
10楼
八、2006年9月,温家宝对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背景资料

温家宝对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作重要批示

曾培炎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意见

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 针对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从管理和制度上解决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城市建设中贪大求洋、浪费资源、缺乏特色等问题。

9月8日,受温家宝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专家意见,并就《关于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进行了讨论。他强调,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型公共建筑的建设工作,突出质量安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城市建设健康发展。

曾培炎指出,大型公共建筑是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是城市风格和时代特征的重要载体,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密切相关。近些年来,我国大型公共建筑逐步增多,品质不断提高,增强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的服务功能。但是,当前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对建筑的使用功能、经济适用、城市特色、历史文化以及质量安全、节约环保重视不够,过于追求外观、追求高标准的现象较为突出,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曾培炎强调,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型公共建筑的建设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建筑的使用功能,方便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便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坚持量力而行,立足国情和当地实际发展水平,合理确定大型公共建筑的数量、规模和标准;坚持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质量安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建筑物与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坚持突出特色,弘扬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体现建筑文明,反映时代风貌,不断创新建筑作品;坚持统筹管理,切实发挥城市规划的指导作用,健全法规,完善机制,加强监管,促进建筑活动健康发展。

曾培炎对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提出了五点要求。第一,建筑特点要符合城市规划,合理安排建筑的布局,综合考虑城市整体风貌与周边环境。第二,建筑形式要服从建筑功能,遵循内容决定形式、功能优先,讲求适用,统筹考虑建设和运营成本。第三,建筑结构要重视质量和安全,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确保施工安全、使用安全和对人体健康的安全,提高防御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第四,建筑工程要突出节约环保,突出抓好建筑节能,大力推行节约用地,千方百计节约用水。第五,建筑创作要体现特色与创新,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吸收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在创新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建筑的品质和品位。

曾培炎最后强调,要从提高项目决策水平、改进工程建设管理、创造良好的建筑创作氛围、重视中小型公共建筑的设计和建设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提高公共建筑建设和管理工作水平。

两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吴良镛等18位专家应邀参加座谈会,并就大型公共建筑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发表了意见,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完)


回复
wypsny
2007年02月15日 21:30:04
11楼
九、2006年9月,郑州市违法占地曝光,郑州市委书记市长受处分。

背景资料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严肃处理郑州市违法批准征收占用土地

建设龙子湖高校园区问题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严肃处理郑州市违法批准征收占用土地建设龙子湖高校园区问题。

会议听取了国土资源部、监察部对郑州市违法批准征收占用土地建设龙子湖高校园区案件调查情况的汇报。2003年到2006年,郑州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违法批准征收集体土地14877亩,用于龙子湖高校园区建设。2005年国土资源部对郑州市违法批准征收占用土地问题进行调查,并报经国务院同意,要求郑州市纠正土地违法行为。郑州市不但不进行整改,还公然扩大违法征占土地。会议认为,这是一起严重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违法批准征收占用土地数量巨大的案件。河南省和郑州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对这起案件负有责任:河南省政府对国家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和严把土地供应“闸门”的决策执行不力,有关负责人明示或默许违法批准征收占用土地,省国土资源厅不依法履行监管职责。郑州市政府和郑东新区建设领导小组违法决定征收占用土地,郑东新区管委会违法实施征地,龙子湖建设指挥部违法组织实施征地拆迁。为严肃法纪,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会议决定,对河南省人民政府予以通报批评,责成其向国务院作出深刻检查,并对有关责任人员作出严肃处理。中央纪委常委会已决定,分别给予河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新民(原任河南省副省长)和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王文超(原任郑州市市长)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会议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各级领导干部要从最近查处的各种土地违法案件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要深刻认识保护土地不仅是关系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而且是关系民族生存的根本大计。面对耕地大量减少、人口继续增长的严峻形势,必须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要自觉执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更加重视节约土地,对子孙后代负责,对历史负责。要增强法治观念,坚持依法行政,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严格遵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法律法规的严肃性。要增强大局观念,认真贯彻宏观调控的决策和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要加强土地督察,建立问责制度,坚决制止、严肃查处各种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有责必问,有错必究,切实保护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完)


回复
wypsny
2007年02月15日 21:30:24
12楼
十、2006年9月,建设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出台。

背景材料

落实节能 建设部打出“组合拳”

上海证券报9月29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精神,建设部打出一套“组合拳”。昨天,建设部下发了《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下称231号文),确定了“十一五”期间具体的节能工作目标,并要求各地从规划源头控制高耗能居住建筑的建设。

建筑节能层层深入

根据231号文制定的具体目标,到“十一五”期末,全国要实现节约1.1亿吨标准煤的目标。为此,建设部表示,将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通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强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与改造。


具体而言,大城市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面积要占既有建筑总面积的25%,中等城市要完成15%,小城市要完成10%。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25%以上。


建设部还将建立新建建筑市场准入门槛制度,对超过2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和超过20万平方米的居住建筑小区,实行建筑能耗核准制。


推动工业领域节能

在完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逐步提高国家建筑节能标准的基础上,建设部还将推动工业建设领域节能设计标准编制,以及完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标准。


其中,在工业领域,建设部将加快工业建设领域节能设计标准的编制工作,“十一五”期间完成石油化工、橡胶、钢铁、有色金属加工冶炼、水泥等高耗能行业的节能设计、施工、验收等标准规范,推动重点能耗行业的节能工作的开展。


改革城镇供热体制

231号文表示,将尽快实行将采暖补贴由“暗补”变“明补”,加快推进供热商品化、货币化。新建建筑必须配套建设供热采暖分户计量系统,并安装温控装置,必须实行按热计量收费;既有建筑通过节能改造达到温度可调节、分栋或分户计量的要求。


另外,建设部还将建立城市低收入家庭冬季采暖保障制度。完善供热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建筑供热采暖按用热量收费的政策,培育有利于节能的供热市场。(于祥明)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