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次梁点铰接要注意的
ougaogong
ougaogong Lv.12
2007年03月22日 11:40:22
只看楼主

今天在qq群里说道次梁搭在主梁超筋之后点铰接的处理,有些人不喜欢在此之后放大主梁的纵筋及箍筋。我这里要说一下我以前分析的结果:次梁搭主梁按铰接计算没有多少道理!尤其是次梁跨度较大,截面和主梁相近的时候,如果在加上楼板较薄就更不行了。之所以我们能按铰接输入而没有出事是由于设计者常常放大了梁筋,忽略了楼板作用,或者传力途径不像设想的那样 你算一下一根素混凝土梁如200x450能承受多大的弯矩?

今天在qq群里说道次梁搭在主梁超筋之后点铰接的处理,有些人不喜欢在此之后放大主梁的纵筋及箍筋。
我这里要说一下我以前分析的结果:
次梁搭主梁按铰接计算没有多少道理!尤其是次梁跨度较大,截面和主梁相近的时候,如果在加上楼板较薄就更不行了。
之所以我们能按铰接输入而没有出事是由于设计者常常放大了梁筋,忽略了楼板作用,或者传力途径不像设想的那样
你算一下一根素混凝土梁如200x450能承受多大的弯矩?
约15kNm,如果是靠近300x500的主梁的支座,弯矩为350,则抗扭箍筋为12@125,纵筋4根14了。

这个还是素混凝土梁造成的扭矩 这个问题在小构件中可能没有暴露出来,一定情况下这个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
假定是有条件的,如果假定不能实现会怎么样?点铰接肯定是 假定次梁为铰接起码它已经开裂了,问题存在是,一旦要达到次梁开裂的弯矩是多少,如果次梁还没有开裂,就把主梁扭坏了呢?
一些弯扭平衡的问题常常由于楼板的参与而无法量化,这样就涉及到概念设计问题。设计者常常用经验来做,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经验是有局限性的!
今天暂时说这么多,希望后面跟帖。
我以后会补充。
免费打赏
nonaduo
2009年09月28日 18:58:58
62楼
越往后看,头越晕。被这群高手们“整死了”!
不过静下心来还是有很多感悟的!
回复
civil_qq
2009年09月29日 15:32:05
63楼
那请问楼主能否告诉我们这些新手一个折中的办法:
1、比如在次梁配筋的时候到底是否应该弱化梁端上部的钢筋;
2、还有就是楼上有位提到过的在画施工图的时候有没必要明确端部钢筋锚入主梁的长度;
3、如果是以刚性连接来做那是否得加强主梁的上部钢筋,并且次梁上部的钢筋锚入主梁的时候的一些问题怎么解决
回复
chendeqiang
2009年09月29日 19:36:23
64楼
呵呵比较混乱。:) :) :) :)
回复
zjlpp
2009年09月29日 20:56:17
65楼
点铰接后,等于弯矩调幅,次梁下部钢筋加大,梁跨中刚度变大,同时受弯承载力加大,运用刚度理论,刚度越大受力越大,这样支座弯矩就会相应减少。这是我对弯矩调幅的理解,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回复
zjlpp
2009年09月29日 21:01:34
66楼
上面所说的刚度,应为梁挠度计算的短期刚度
回复
z37799570
2009年11月10日 16:40:05
67楼
但"零刚度"设计没有在规范中出现,按这个设计可以吗
回复
z37799570
2009年11月10日 16:43:15
68楼
《规范》规定支承梁(框架边梁)的扭矩值宜采用考虑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将支承梁按弹性分析所得的梁端扭矩内力设计值进行调整,T=(1-β)T弹。
回复
张小张小强强
2009年11月11日 10:01:38
69楼
没错,点铰前提是次梁能自由转动,那它最起码是产生了裂缝。虽然这种裂缝是设计者希望看到的。

但是事实上由于楼板作为翼缘,次梁开裂弯矩可能远大于按配构造钢筋所计算出的弯矩,甚至可能在次梁开裂之前,主梁因承受太大的扭矩而产生破坏。
回复
红薯稀饭
2013年11月19日 14:26:21
70楼
楼主从主梁的安全角度分析问题,个人觉得很有必要
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次梁的挠度问题
若次梁跨度较大,与主梁交接处点铰与不点铰,对次梁的挠度影响较大,点铰后挠度变大,不满足规范要求时候,加大次梁截面。当主次梁截面差距不大的情况下,铰接貌似不很合理,如此循环形成悖论。
个人意见
回复
futeng3456
2013年11月29日 14:10:57
71楼
说的都很好啊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