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了央视《新闻调查:阳明滩大桥坍塌调查》的节目,我有点晕了,几个力学基本概念难道我弄错了?1、节目中左一句“独柱墩多么危险”右一句“独柱墩有多大缺陷”搞得好像事故元凶就是独柱墩惹的祸,我真奇怪,大桥侧翻关独柱子墩啥事呢?大桥(直线桥)最大抗倾覆能力是由联端的双支座间距决定的,真不关中间独柱墩啥事啊。2、专家、官方也说了,桥梁设计荷载是合符规范的,设计没责任的,我对此严重不同意,我在家,手头没规范,但我想梁体应力裂缝的荷载体系跟大桥抗倾覆不能套用一个荷载体系,重要性不同,抗倾覆比裂缝要求应更严格。设计负责人说了,本桥最大抗倾覆荷载197吨,即是限载55吨考虑,一辆车长20m,120m长可以摆6辆,总重330吨,照样可以发生侧翻,难道规范说了验算裂缝应力的荷载体系跟验算倾覆的荷载体系是一样的吗?
刚看了央视《新闻调查:阳明滩大桥坍塌调查》的节目,我有点晕了,几个力学基本概念难道我弄错了?
1、节目中左一句“独柱墩多么危险”右一句“独柱墩有多大缺陷”搞得好像事故元凶就是独柱墩惹的祸,我真奇怪,大桥侧翻关独柱子墩啥事呢?大桥(直线桥)最大抗倾覆能力是由联端的双支座间距决定的,真不关中间独柱墩啥事啊。
2、专家、官方也说了,桥梁设计荷载是合符规范的,设计没责任的,我对此严重不同意,我在家,手头没规范,但我想梁体应力裂缝的荷载体系跟大桥抗倾覆不能套用一个荷载体系,重要性不同,抗倾覆比裂缝要求应更严格。设计负责人说了,本桥最大抗倾覆荷载197吨,即是限载55吨考虑,一辆车长20m,120m长可以摆6辆,总重330吨,照样可以发生侧翻,难道规范说了验算裂缝应力的荷载体系跟验算倾覆的荷载体系是一样的吗?
当然了,里面有几位桥梁大家,也含蓄的点明了,设计太本本主义了。
2楼
顶一下。
楼主别怀疑了,做工程的都明白。
其实想处理这个问题很简单,可以公布图纸,我们这么多人做设计,简单地一个钢混组合梁我们还搞不定,听一下大家的声音吗?
所谓专拣不过是在某些领域的,他们也没有自己说话权,最终是要横梁利害关系的。
回复
3楼
我这里有新闻的文字稿,大家可以下载看看。
回复
4楼
楼主可否看完整个新闻调查?设计师给出了合理的解释了,交通规范每辆车间距至少50m,这样就不会超出极限状态。再就是堵车的时候,肯定不会出现单侧车道堵车,双车道堵车坑定会平衡力矩。但是,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例如某一车道出现车辆抛锚。。。。。。
回复
5楼
看后不知道啥错了:结构设计原理错了?脆性破坏颠覆了?钢筋的锚固力不在了?计算假定错了?迷茫。。。。。。
看来土木工程的基本试验应由CCTV主持了
回复
6楼
不好意思,我自己没说明白,我意思看过这个节目,有两点需要反驳,一是这次CCTV把自己当桥梁专家了,不知听谁臆传说独柱墩危险的很,就跟着瞎起哄,侧翻跟中间墩是否单双柱关系不大,里面的两位专家都没说独柱墩有啥大问题,就是CCTV自己在那讲。二是到最后CCTV自己估计也迷茫了,设计方、专家都说荷载按标准来的,没有责任,并且中国的荷载标准还略高于外国的荷载取值,完全是超载惹的祸,可是可是,咋就几辆超载车就压翻了?估计CCTV这事怕是永远想不明白了。我意思是这次真是设计方的责任,结构的危险性来讲,侧翻>断裂>裂缝,侧翻和断裂是严禁避免的,梁体如果没有发生断裂或裂缝,就发生侧翻事故,那是设计方自身思路不清,三重破坏标准采用同一荷载体系,降低了侧翻的安全储备。
不知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回复
7楼
我们几个网友讨论结果是:
1、是设计问题,但设计人员没有多少责任。因为没有违背设计规范;
2、现在国内的桥梁都是相互抄录,别人的拿过来改动一下就完成了设计,没有发现规范实际有问题;
3、如果规范有问题,如果没有发生这件事,大家还是认为规范没有错,因为这种概率很小;
4、即使认为规范有问题,那也是国家行业法规,只能等下一次修改了;
5、当然,在使用上还是有问题,现在不能设计一座无荷载限制的桥梁来适应各种情况发生。
至于其他问题,如梁板没有开裂,盖梁损坏等都是次要问题。
回复
8楼
呵呵,也可以像某个专家的说的,是使用不当,造成的。我觉得设施监都没什么大问题,是所谓的“使用不当”
回复
9楼
楼主 太 。。。。。。。。。。。。。。
回复
10楼
个人认为:既然倾覆属于破坏,梁体断裂也属于破坏,可归属于同一层面,用梁体极限破坏荷载最不利布置情况下验算抗倾覆较为合适!
回复
11楼
对桥梁方面的具体结构设计等还是不太明白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