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规范上关于砌体层高不应大于3.6M,这个层高概念是建筑层高还是结构层高(即对于一层来说是建筑层高加上到基础扩大面的距离)?本人现在做一个宿舍 建筑层高要求3.6M,基础顶标高为-1.000(因为室内外高差400,再加上地下管道要求室外地平到基础顶最少留600的空间) 这样是不是就超规范了,应该怎么处理啊?
抗震规范上关于砌体层高不应大于3.6M,这个层高概念是建筑层高还是结构层高(即对于一层来说是建筑层高加上到基础扩大面的距离)?
本人现在做一个宿舍 建筑层高要求3.6M,基础顶标高为-1.000(因为室内外高差400,再加上地下管道要求室外地平到基础顶最少留600的空间) 这样是不是就超规范了,应该怎么处理啊?
22楼
加圈梁噻
回复
23楼
此条规定应见GB50011-2005第7.1.2条的强制性条文的规定,二者概念一一对应。即高度限值的理解与层高的限制理解一致。
回复
24楼
我们遇到这种问题也是这么整的,一般可以加在-0.050m标高处,
还省去了防潮层,楼梯间入口处可以降至室外地坪下。
回复
25楼
觉得应该是结构层高,计算时对于底层采用的高度和规范规定的3.6m,应该有有点区别的
回复
26楼
规范指的当然是结构层高,底层应该从嵌固端算起,如果是刚性地面,应算建筑地面以下500mm算底层层高,可不从基础顶面算起
回复
27楼
规范组出来解释吧!从试验,从以往房屋,从国外经验,从分析着手。
回复
28楼
这样是对的!
回复
29楼
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参考:
一、宿舍楼,应该是多层,建议改为底框结构。
二、外墙加厚,满足抗震要求
三、可以在标高3.0米处加一道整浇圈梁
回复
30楼
应是建筑层高,只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室内地坪至基础顶面结构的嵌固和稳定处理,应该达到规范要求。
如果计算到基础顶面,如果埋深2米(上海类似情况很多),那么底层2.8米层高都会存在问题,岂不成了笑话?
非专业人士意见,见笑了。
回复
31楼
我的意见从抗震角度出发,地下室如果有嵌固作用 就从室内正负零算。如果没有嵌固作用,则从基础顶面算起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