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航道挖泥\疏浚方面的图纸和资料,请各位同行大侠帮帮忙,小弟不胜感激,资料越详细越好
急求,航道挖泥\疏浚方面的图纸和资料,请各位同行大侠帮帮忙,小弟不胜感激,资料越详细越好
12楼
3)质量控制点的控制
水下工程质量控制点主要是疏浚范围,疏浚开挖高程,底开口宽度及弃料区域。
a.疏浚范围控制,在疏浚区段内为避免漏挖,根据不同船型和性能,在每条块之间要有足够的重叠宽度,当作业船左右摆动或向前推进时,严格按船舶性能控制船距。在生产过程中有专人每天定时用六分仪测定船位,并及时标示在施工平面图上以鉴定生产船只是否在规划区内施工每条块清完移位时,由测量人员用激光经纬仪和棱镜在船体前后测量,指导移位/定位;
b.疏浚高程控制,大型挖泥船均配有测深仪或测深器控制,吸泥泵船每次移位前后,均用测绳施测水深;
C.底开口线控制.绞吸式船采用箱形挖泥法,层与层形成梯形台阶,在水中崩塌形成设计边坡;抓斗式船有计划的放宽脚3~5米,在边坡上控制挖深,加大斗间距离,以此控制边坡,确保底开口宽度;
d.弃料区域控制.严格按规定的卸料区域卸料,各类泵型船舶的排泥管出口,必须按指定区域排放,同时其排料管口需锚固牢,防止顺水漂流移位。
4)施工质量控制点的其它控制方法
a.水下工程质量控制贯彻“三检制”,在施工过程中,由船长或带班人员在移位前负责自检、自测;队长或施工人员每天抽测,每疏竣20~50米由项目部派施测人员按设计断面检测,如局部不合格,须补挖直至合格,当区段检测合格后,再由联合验收小组组织区段验收测量;
b.对确系因地质构造原因而满足不了设计要求的部位,取样分析,征得设计,监理工程师现场认可或达到共识的结论,并形成文字纪要,作为部分设计变更依据;
C.在动水条件下,根据水流条件,如回水集中落淤区,也应较规范超挖,以保证测量验收合格率;
d.对装载船舶占压部位和排浆管漏浆处,适当预超挖,避免因机械回淤而达不到设计要求。
e.施工技术人员和质检人员跟船作业,使各项质检措施落实,做好原始记录。
5)移交验收前的防护措施
河道疏浚因受施工条件的必然有回淤现象,除设备回淤外,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延续,回水落淤将严重的影响施工质量.因此,在工程完工竣工验收前还需采取以下防护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
a.水工建筑物基础疏浚或软基处理开挖,分区分段验收,尽快移交回填;
b.按设计或规范要求有计划的超挖,以期达到设计疏浚标高;
C.严格按弃料区域排放泥沙,杜绝泥沙在回水条件下,落淤在施工区内;
d.在工程验收前,要不停地反复进行疏浚工作,直至竣工验收合格,并移交下道回填工序开始后停止.
2.3竣工移交
竣工移交流程图见附图五。
2.3.l工程竣工的基本条件
1)工程基本完建
2)工程竣工资料整理和竣工图已完成绘制工作。
3)工程质量符合满足合同要求。
4)竣工报告已编写并报送监理工程师。
5)项目经理部参加由业主组织的竣工验收,合格后办理竣工移交。
2.3.2竣工资料编写内容及验收依据
a.验收资料包括:申请验收报告、设计文件和竣工图、施工记录、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资料;
b.验收工作依据:合同条款修改文件、设计文件、设计变更、施工图和施工说明书、设备技术说明书、国家或部颁规程、规范及主管部门有关审批修改,调整文件。
2.3.3其它资料的汇编
a.工程施工强度表
b.工程施工大事记。
c.工程施工各种技术备忘录
d.工程施工期明细表
e.工程施工期水位变化表
回复
13楼
谢谢,我也看看!
回复
14楼
谢谢,正好可以用,复制 一个
回复
15楼
支持!
回复
16楼
hao !!!!
回复
17楼
比较好的
回复
18楼
友情提醒一下:《航道整治工程技术规范JTJ 312-2003》是最新颁布的!
回复
19楼
太好了,谢谢楼主了啊
回复
20楼
怎么下下载了大不开呀?
回复
21楼
朋友,那你提供下载吧。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