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楼
谢了,有机会试试看。
回复
13楼
这个是什么?
回复
14楼
应该是菊科金鸡菊
图片没有开花,不过我记得叶子就是这样子的
回复
15楼
菊科金鸡菊
回复
16楼
红叶黄栌
回复
17楼
谢谢14楼!
回复
18楼
就叫黄栌啦,漆树科的,秋色叶树种,香山红叶的贡献者!
回复
19楼
黄栌??
看着挺漂亮的
楼上有位朋友问到了它的地域范围,我也不知道所以就查了查
嘿嘿!!!!
黄栌 (Cotinus coggygria Scop.)为漆树科黄栌属植物。又名黄道栌,黄栌材。
【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达8米。树冠圆形,树皮暗灰褐色不开裂。小枝紫褐色,被蜡粉。单叶互生,宽卵形,先端圆或微凹,全缘,叶柄细长。花小,杂性,黄绿色。顶生圆锥
花序,初夏花后,有多数不育花的紫绿色羽毛状细长花梗宿存。核果肾形。花期4~5月,果熟期6~7月。
【变种、变型及品种】
(1)紫叶黄栌(var.purpurens Rehd.):叶全年为紫色。
(3)垂枝黄栌(var.pendula Dipp.):树冠伞形。枝条下垂。
(4)红叶黄栌(var.cinerea):叶卵圆形伞倒卵形,两面有毛,下面尤密。
【地理分布】产于我国华北、西北、西南地区,以及西亚、南欧等地。本地区近年来有引种栽培,应用较少。
【生态习性】阳性树。能耐半阴,耐寒,耐旱。也耐瘠薄和碱性土壤。不耐水湿,宜植于土层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生长快,荫蘖性强。根系发达,但须恨较少。秋季当昼夜温差大于10℃时,叶色变红。
【病虫害】主要有霜霉病和白粉病为害。
【育苗栽培】以播种繁殖为主,也可压条、根插、分株。种子千粒重9~12克,每千克约8~11万粒,发芽率50%~70%。随采随播或早春播,需浸种处理。每亩播种量3~4千克,一年生苗高1米以上。因其须根少,移植时对枝应进行强修剪,以保持树势平衡,有利成活。黄栌栽培容易,管理简便粗放。树干歪曲,应在幼年低截,选留徒长枝,以形成通直的树形。
【绿化用途】黄栌为重要的观赏红叶树种,花后久留不落的不孕花的花梗呈粉红色羽毛状在枝头形成似云似雾的梦幻般景观。也是良好的造林树种。在本地区,因日夜温差不大,色叶效果不明显。
回复
20楼
还有黄叶的,可别忘了哟!
回复
21楼
^_^
本来都已经走了,结果我又回来再贴一下,因为我觉得这个很要价值.
一下是从医学上和习性上来分析的.
黄栌
名称:黄栌
科目:灌木
季节:4-5月
地区:中国
黄栌 Cotinus coggygria
科属:漆树科 黄栌属
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8m。树冠圆形;树皮暗灰褐色,被蜡粉。单叶互生,通常倒卵形。花小,杂性,黄绿色;核果肾形。花期4-5月;果熟期6-7月。
产地及习性:原产于中国西南、华北和浙江;南欧、叙利亚、伊朗、巴基斯坦及印度北部亦产。喜光,也耐半荫;耐寒,耐干旱瘠薄和践行土壤,但不耐水湿。以深厚、肥沃而排水量昊之沙壤土生长最好。生长快;根系发达。萌蘖性强。对二氧化硫有较强抗性。
繁殖:以播种繁殖为主,压条、根插、分株也可。
应用:黄栌叶子秋季变红,色泽鲜艳,著名的北京香山红叶即为本种。其实,除叶子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外,黄栌开花后淡紫色羽毛状的花梗也非常漂亮,并且能在树梢宿存很久,成片栽植时远望宛如万缕罗纱缭绕林间,故有“烟树”的美誉。另外,其木材可提取黄色染料,并可制作家具或用于雕刻。树皮和叶可提制栲胶;枝叶入药有消炎、清热之功效。
【来源】为漆树科黄栌属植物黄栌Cotinus coggyria Scop.,以根、树枝及叶入药。根随时可采;夏季枝叶茂密时砍下枝条,摘下叶,分别晒干。
【性味归经】辛、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瘀止痛。
根、茎: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无黄疸肝炎,麻疹不出;
叶:用于丹毒、漆疮。
【用法用量】 1~3钱(治肝炎,成人每日1两,小儿减半,煎2次,合并一起,早晚各服1次);外用枝、叶煎水洗或叶捣烂敷患处。
【备注】(1)红叶(黄道栌)Cotinus coggyria Scop. var. cinerea Engl.,主治用法相同;毛黄栌Cotinus coggyria Scop. var. pubescens Engl.,根皮可治妇女产后劳损。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