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避雷针组成的防雷系统的保护效果试在三维空间体现的,以往在没有EES这类专业软件的时候,人们很难想象防雷体系的保护效果,更不要说检验精确防雷结果了。而EES引入的新科技可以让我们采用完全不同的方法进行防雷设计。以下是一组EES防雷设计的效果图。本软件完成于2000年10月,约4年前的这个季节。
由避雷针组成的防雷系统的保护效果试在三维空间体现的,以往在没有EES这类专业软件的时候,人们很难想象防雷体系的保护效果,更不要说检验精确防雷结果了。
而EES引入的新科技可以让我们采用完全不同的方法进行防雷设计。
以下是一组EES防雷设计的效果图。
本软件完成于2000年10月,约4年前的这个季节。
2楼
东北某大型220KV变电站。
EES可以将普通二维平面图转化为三维效果图。
回复
3楼
在变电站放置5根避雷针的真实保护效果。
回复
4楼
换个角度,从侧面观察防雷保护效果。
回复
5楼
生成指定位置的保护断面图
回复
6楼
当然,EES还可以自动对避雷针进行标注,生成避雷针保护范围表,生成计算书。
一套完整的计算绘图一体化的智能防雷设计系统。
回复
7楼
EES给大家的鹰眼功确实厉害!有两个问题请教船长:1。防雷保护软件是否得到权威部门认证
(我坚信软件计算没有问题,我是怕做工程时用户等部门或他人质疑)2。“220KV变电站”看照
片好象是室外“开关场”,对于“开关场”采用电力部门的“折线法”保护行否?“滚求法”和
“折线法”对于保护“开关场”都符合规范吧?哪个更权威?
回复
8楼
1。本软件经防雷规范主要制定者林维勇先生指导,并与大量工程结果比照,结果正确。
现在一些省份的防雷中心已经开始与博超合作,将这个软件作为各地防雷中心设计与检测的工具。
软件作为EES的组成部分,经过全国电力勘察设计协会鉴定。
2国标要求采用“滚求法”,只有电力行业要求采用“折线法”(见电力行业规范DLT620-97)。
按照规定行标与国标冲突,以国标为准,但我们的电老大不认帐,牛呀!
并且此“折线法”与过去手册上的“折线法”算法不同,是行业自行的算法,全世界独此一家。无
奈。
从技术上说,滚球法结果偏严,保护范围小;折线法结果偏松,保护范围大。两者至少查30%。这
就是为什么电力行业不用滚球法的主要原因。他们认为凭经验折线法没问题。
博超的防雷软件提供两种算法,都可以满足。
所以,一般场合用滚球法,电力行业的项目上折线法。否则,人家不认帐。
回复
9楼
一般场合用滚球法,电力行业的项目上用折线法,这可要记住!
回复
10楼
东西是好东西,就是买不起呀!
回复
11楼
船长不愧是船长,说的透彻;软件早知是优秀软件,以后说服单位买一套!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