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论坛提到"下面两层局部为框架,另外一部分是山坡,相应上部砖混一部分落在底部框架上,另外一部分落在山坡上,并且有相当长一段挡土墙,这种情况下如何考虑转换层上下的刚度比呢?挡土墙的刚度是否要考虑进去?" 现在山区像这种结构建筑很多,大多是按经验修建,没有考虑抗震安全,针对上面提到的坡地底框,我认为局部挡墙的刚度肯定要考虑,但底框局部刚度太大,坡地下方刚度很弱,垂直坡地方向地震作用下扭转效应明显,顺坡地方向刚度差异太大。用PKPM底框建模计算不合适,建议利用下部框架空间做成房间,墙体采用剪力墙,从而加大坡地下方框架刚度,使用下部刚度(按剪力墙做挡墙,并适用考虑其刚度)大于上部砌体底层刚度的两倍,这样底部框架部份做为上部砌体部份的嵌固端,上部按砌体结构计算。
现在山区像这种结构建筑很多,大多是按经验修建,没有考虑抗震安全,针对上面提到的坡地底框,我认为局部挡墙的刚度肯定要考虑,但底框局部刚度太大,坡地下方刚度很弱,垂直坡地方向地震作用下扭转效应明显,顺坡地方向刚度差异太大。用PKPM底框建模计算不合适,建议利用下部框架空间做成房间,墙体采用剪力墙,从而加大坡地下方框架刚度,使用下部刚度(按剪力墙做挡墙,并适用考虑其刚度)大于上部砌体底层刚度的两倍,这样底部框架部份做为上部砌体部份的嵌固端,上部按砌体结构计算。
不知理解对否,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