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工程师的段位境界(看看你是几段)--yyf 注册考试前几天回家路上突然冒出这个想法,记录自己的所感所想。这反映了自己对事物的基本认知。 第一段:基本力学知识的学习,大致是大学前两三年。对体系的受力有了认识,对材料的性能有了初步的认知,自己开始觉得开始用知识慢慢武装自己了。几大力学的学习是结构工程师的根基,重要性怎么说都不为过,这部分内容对后面段位的晋级决定性帮助。 第二段:结构设计原理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大致是大学后两年。对混凝土等非均质材料的协同工作原理有了认识,结构构件的破坏机理,需验算的内容都可以基本掌握了;已经知道了具体结构的工作原理(框架、剪力墙、框-剪是咋工作的,内力是怎么计算,梁、拱、索等桥梁结构体系是怎么回事,整个结构的施工过程有了了解)。现在发现前面学的力学知识还真是有用。经过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历练,突然觉得结构设计我懂了。格老子的,做设计原来就是这样啊,不是多难。
注册考试前几天回家路上突然冒出这个想法,记录自己的所感所想。这反映了自己对事物的基本认知。
第一段:基本力学知识的学习,大致是大学前两三年。对体系的受力有了认识,对材料的性能有了初步的认知,自己开始觉得开始用知识慢慢武装自己了。几大力学的学习是结构工程师的根基,重要性怎么说都不为过,这部分内容对后面段位的晋级决定性帮助。
第二段:结构设计原理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大致是大学后两年。对混凝土等非均质材料的协同工作原理有了认识,结构构件的破坏机理,需验算的内容都可以基本掌握了;已经知道了具体结构的工作原理(框架、剪力墙、框-剪是咋工作的,内力是怎么计算,梁、拱、索等桥梁结构体系是怎么回事,整个结构的施工过程有了了解)。现在发现前面学的力学知识还真是有用。经过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历练,突然觉得结构设计我懂了。格老子的,做设计原来就是这样啊,不是多难。
第三段:经过几年系统知识的学习终于入行了,作为新人甚是谦逊,大都是干入门级的事情(大都从涵洞、通道干起,经常配通用图),但总是觉得需努力学习很多的东西。这时发现学校学的不少东西还真是有用,理论联系实际啊,对自己工作的理解还是挺有用的;有些东西似乎也没啥用,有些东西根本想不起来了。实际工作开始了,对规范开始了比较系统的了解,哇啊,原来学校的很多东西都是规范的解读,不过如此嘛,规范咱已经了解不少了,最起码原理咱搞的是比较清楚。此时结构软件基本熟悉,对计算结果需要慢慢分析进行定性的判断。这个时段不少人心怀满志,心中伟大工程的梦想似乎越来越近了。
第四段:经过四、五年努力的锻炼,同时有运气遇到合适的项目,能成为一名基本合格的结构工程师了。现在对于自己专业的常规东西都能应付,对于规范已基本熟悉。回首发现原来学校就认为已经懂设计的想法是太稚嫩,觉得现在才慢慢懂得了设计的整体过程(整体内力计算、构件验算、构造措施、设计习惯…)。对于规范一些细节性的问题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对常规的结构形式及尺寸慢慢有了经验的积累(比如什么样的地形适合用什么桥型,各个跨径各个构件计算内力大致有多少,多大跨径需要多大的上、下部结构尺寸,桥台需要怎么防护,桥台与路基怎么衔接…)。此时结构软件很熟悉,对计算结果可以很快的定性分析进行判断。这个时段开始考一注专业了,参照应试指南对各个规范反复研读,知识扩展的还真是快,自己不懂的专业了解了,平时不怎么注意重视的地基基础细节懂了(从这些角度讲,国家通过考试的形式督促工程人员认真学习各个规范,提高对规范及原理的理解,继而提高结构能力,这是目前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做法,不然有些规范可能一辈子都不可能翻不了这么多遍)。
第五段:高工也,对本专业常规的东西已经很熟悉(对各种形式、各种高度、各种跨度的尺寸、内力都熟记心中),对其它相关专业已有所了解,开始负责项目提升整体水平能力。本专业东西的提升差不多有些停滞,跳出局限到更高的位置来看整个工程的各个组成元素,原来自己的专业只是工程设计的一部分,设计工作也只是工程的一部分而已。此时结构软件很熟悉,对计算结果可以很快的定性分析进行判断,同时多大高度、跨度多大内力、应力结果可以有基本的判断。这个时段基本上是单位的技术骨干,个人也担负了家庭、单位等很多东西,而立之年的过程中开始对生活有了些无奈和新的认知。很多人走到这个阶段原来伟大的梦想基本烟消云散了,老婆孩子热炕头、有房有车家庭财务状况良好,过的也挺好,生活可能就是这样。
第六段:对常规结构已经了然于胸,对非常规结构可以比较容易的上手,一般的工程都不会有难点。发现结构设计通行的做法,大部分人对一些地方通行的认识不一定对,思考背后的原因在哪里,应该怎么去改进,努力慢慢开始在工程中应用。这个时段对结构的整体及各个环节有了自己独到的认识,开始形成自己新一套的认知体系。这个时段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走火入魔,形成的那套体系可能已经走入歧途,与结构的常识有些违背。还有的会脱离设计工作不少年,对于具体设计工作亦然陌生,或者对工程的发展趋势毫无了解,这种情况下工程师提出的意见会显得相当怪异。(暮然回首,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才是根本。)
第七段:对结构工程已经融入自己的思维中,境界已进入新的一层。对结构设计追寻简单原则,慢慢丢掉以前花哨的东西,进入重剑无锋直至事物本质的境地。这个时段,软件对他来说基本是无用的东西,估算是结构设计计算的主题(《结构概念与体系》)。此时工程中结构部分已经没有什么可以难倒他了,结构体系中的种种都是很自然的事情。
第八段:这段加上施工,这样的结构工程才算完整,实际上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对施工的了解、熟悉,对施工有较深入的理解才能对结构有进一步准确的把握。此段算是前一段的扩充,这个时段能完全驰骋任何工地了,可以准确解决工程中的任何问题。
第九段:神人(它本不神,只是做到了一般人做不到、想不到的事情而已),结构已经融入他的身体!他可以感觉到结构及构件的承担能力,他可以和结构有直接的交流,他了解面前的结构能不能、累不累(结构和其它万物一样,有自己表达自己感受的言语方式)。这个时段他已经丢掉了各种招式,即便是手算,基本可不经过大脑,随心随身而已。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人。也许有,是大隐于市?是我们境界低,根本不知道而已?
一直语文不好,写的有点乱。写的也不全面,欢迎补充。
有了这些阶段可以指引自己、定位自己、提升自己。
另:如有人转载,请标明作者和出处(算是一点劳动成果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