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根据自己的需要编的 还是比较实用的 能根据规范对梁上及下部钢筋间距要求把钢筋配出来 且h0 都是根据最终实际配筋及放置 排数计算的 而不是简单的取单排H-35 双排H-60所以计算结果和手算值是一样的 在PKPM里,配筋时程序定义当配筋率大于1%的时候才按双排计算,但是很多情况下配筋率没有达到1%,但是单排是放置不下的,这是有安全隐患的 ,因此当配筋量比较大的时候 用这个小程校对一下还是比较便捷的
还是比较实用的 能根据规范对梁上及下部钢筋间距要求把钢筋配出来
且h0 都是根据最终实际配筋及放置 排数计算的 而不是简单的取单排H-35 双排H-60
所以计算结果和手算值是一样的
在PKPM里,配筋时程序定义当配筋率大于1%的时候才按双排计算,但是很多情况下配筋率没有达到1%,但是单排
是放置不下的,这是有安全隐患的 ,因此当配筋量比较大的时候 用这个小程校对一下还是比较便捷的
希望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