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河势和平滩水位?
hbsyzwh
hbsyzwh Lv.2
2007年07月19日 14:49:59
只看楼主

什么是河势和平滩水位? 请赐教 谢谢 急!!!!!

什么是河势和平滩水位?
请赐教
谢谢
急!!!!!
免费打赏
山水之间
2007年07月19日 21:55:14
2楼
这个应该是两个概念.平滩水位就是与河道里面的滩地相平的水位吧.河势变化与水位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可以参考<兰考县滩区生产堤防洪影响分析 >http://www.iwicn.com/knowledge_show.jsp?id=1210结合理解一下.
回复
山水之间
2007年07月19日 21:55:45
3楼
兰考县滩区生产堤防洪影响分析 ( 发布日期:2007/06/28/ )




兰考县滩区生产堤防洪影响分析



 一、滩区现状情况和滩区社经情况
 兰考县滩区上接为开封县、下连山东省东明县。兰考县滩区由夹河滩滩、丁圪当滩和兰考北滩三个滩区组成,滩区现有总面积12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06万亩,涉及到三义寨乡、东坝头乡、爪营乡、谷营乡和固阳镇五个乡镇50个行政村,其中东坝头以上夹河滩滩和丁圪当滩高滩区有5个行政村(11个自然村),耕地0.9万亩,人口1.1万人;东坝头以下兰考北滩低滩区内有16个行政村(17个自然村),耕地9.27万亩,人口1.63万人;东坝头有一个自然村,0.11万人。
 兰考县黄河滩区群众主要以经营农业为主。夏粮以小麦为主,也有少量油菜;秋粮以花生、大豆、玉米为主。近几年,棉花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由于洪水漫滩机遇增多和干旱的影响,秋作物种不保收,滩区群众主要靠一季夏粮来维持全年生计,生产、生活条件艰苦,是兰考县重点扶贫地区。“03.8”洪水兰考北滩大面积漫滩,兰考县北滩区引黄灌溉工程被淤积,无法继续运行,并有局部滩地淤积了一米左右粗沙,严重影响了滩区农业生产。并破坏了兰考北滩滩区的农业生产水利条件。
 近年来,国家为加快滩区建设步伐,下拨了一部分财政预算内专用资金,用于低滩区安全建设。根据河南滩区安全建设的有关规定,黄河滩区安全建设滩区避水台台顶高程超花园口12370m3/s相应大河水位1米,而目前低滩区所实施的各村避水连台高程超“96.8”洪水漫滩水位1.5或1.0米,远远达不到上级规定的标准;并且“03.8”洪水兰考北滩漫滩淤积深度变化较大,加剧了兰考北滩“二级悬河”河道型式。
 兰考北滩滩区“03.8”洪水漫滩过后,兰考县政府根据国家关于滩区搬迁安置的精神,制定了滩区搬迁安置方案,在背河为滩区村庄迁安布置了村庄住宅用地。目前,该方案正在逐步实施中。
 兰考县滩区内撤退道路条件不足。一、低滩区内有16个行政村(17个自然村),人口1 .63万人,而撤退公路只有二条通往大堤步口,一旦来大水迁安道路拥挤,满足不了迁安需要;二、大水时堤河首先进水,阻断了滩区到大堤的通道 ;三、还有部分村庄没有修筑撤退公路,迁安时如遇阴雨天气,道路泥泞, 给群众的迁安撤退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滩区村庄避水台标准低,高低不平,较为零乱的户与户之间不沟通,抗洪能力较差,一旦大水漫滩,多数农户出现孤台现象,不便于相互救助。另外,由于滩区经济较落后,大部分村民无能力翻盖新房,避水连台高程无法按上级规定的标准实施,抗洪能力较差。
 二、生产堤建设与废除情况
 兰考县滩区生产堤主要分布在老滩区与嫩滩区分界处。由于生产堤的存在,汛期出现较大洪水时,一方面容易形成顺堤行洪;另一方面使洪峰不能及时下泄,洪水位抬高,洪水漫滩机遇增多,从而威胁大堤安全。鉴于以上原因,国务院和国家防总发出了对黄河两岸生产进行破除的通知。1974年按照国务院明确的“黄河滩区废除生产堤,实行‘一水一麦’的政策”,开始逐步破除生产堤。1992年初该滩区内原有生产堤长度11.2km,汛前破除2.38km,剩余8.74km。之后,兰考县政府每年汛前都组织对生产堤进行破除,但每年洪水到来时都有群众堵生产堤现象。1995年7月10日,河南省防汛指挥部下发了《关于彻底破除兰考县黄河滩区生产堤的紧急通知》,要求彻底破除已恢复和新修的生产堤。“96.8”洪水兰考县北滩区农作物受到灭顶之灾。97年春季又出现堵复生产堤现象,汛前县政府组织坝头、谷营两乡政府按上级要求进行了大力破除,97年洪水期间两乡群众又将生产堤口门堵复, 97年汛后实有生产堤长度11.4km。 99年对生产堤再次按标准进行了破除。“03?8”洪水期间,由于蔡集河段河势发生变化,上首上提,下首下挫,中间落淤。新修工程29-35坝相对应的渠堤堤段,发生河势右滚,并在29-35坝滩前坐弯,其后,河势迅速发展,与9月17日支渠渠堤被坐弯河流冲断,随即漫滩洪水偎至引水干渠渠堤前。至18日凌晨7时30分,28坝前干渠也被冲断,洪水出口门后沿着29-35坝坝前形成一股自下而上的水流,兰考北滩漫滩进水。为尽可能的减少损失,确保滩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该生产堤被冲开的口门进行了堵复。目前生产堤总长为8.4km.
 兰考滩区生产堤分布状况统计表
 县 岸别 滩区
 名称 起止位置对应大堤桩号 生产堤几何尺寸
长度(m) 顶宽(m) 高度(m) 边坡坡度
 兰考 右 兰考北滩 139+863-140+213 1250 6.0 0.5 1:2
兰考北滩 140+213-140+300 650 3.5 0.4 1:3
兰考北滩 140+300-140+451 2350 5.5 1.3 1:2
兰考北滩 140+451-149+300 4150 4.6 1.5 1:2
 合计 8400

 
回复
山水之间
2007年07月19日 21:56:07
4楼
三、不同时期历史各级洪水漫滩和泥沙淤积情况
 1、 1958年洪水漫滩和泥沙淤积情况:1958年7月17日,黄河花园口站发生22300m3/s的大洪水,东坝头水位站水位表现为73.23m。此次洪水除东坝头老滩外,滩地普遍漫水。
 2、1982年洪水漫滩和泥沙淤积情况:1982年黄河花园口站发生15300m3/s洪水,东坝头水位站洪水表现为74.30m,比1958年22300m3/s洪水高出1.07m。这次大洪水东坝头以上高滩局部漫滩,东坝头以下低滩区全部进水。漫滩水深一般1m,最大4m。淹没滩地面积11.8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1.83万亩,受淹村庄15个,倒塌房屋647间,受灾人口10110人,秋作物粮食损失50万斤。泥沙平均淤积厚度0.2m,淤积泥沙1576.54万m3。
 3、“96?8”洪水漫滩和泥沙淤积情况:1996年8月黄河花园口站发生7600m3/s洪水,东坝头水位站水位74.64m,比1958年22300m3/s洪水高出1.41m,比1982年15300m3/s洪水高出0.34m。全部低滩和部分高滩漫水,漫滩水深平均2.0m,最大4m。洪水淹没滩地面积14.26万亩,受灾群众达7万人。经济损失14452万元。南北庄及东坝头以下偎水堤段长18.6km(133+900-135+800、139+350-156+050)。滩区泥沙淤积厚度0.1-0.7m,泥沙淤积量1324.1万m3。
 4、“03.8”洪水漫滩和泥沙淤积情况:2003年9月17日13时,夹河滩水文站流量2320m3/s,蔡集控导工程水位72.20m。兰考北滩生产路在大河主溜的淘刷下坍塌决口,流至距生产路500m处的渠堤前。9月18日凌晨,渠堤在与蔡集控导28坝上跨角相连处决口,口门宽25m,深6m,流速1m左右。渠堤决口后,水流从蔡集控导35坝上首漫过,兰考北滩开始进水。最大漫滩水深2.5m,淹没滩地面积约6.71万亩,其中耕地面积5.94万亩。此次漫滩造成17个村庄被水围困,被水围困人口约1.74万人。31个村庄受灾,其中背河村庄14个,受灾人口约3.67万人。倒塌房屋122户338间,浸水房屋(含危房)628户2251间。冲毁桥梁74个,涵闸14座,冲断路面92处,淹坏机井405眼。最大淤积厚度约1m,最低0.15m,初步估计兰考滩区泥沙淤积量达到540-670万m3。
 四、生产堤存在对黄河下游防洪、淤滩刷槽、滩区滞洪沉沙作用和河道泥沙淤积分布,以及保护滩区群众安全等方面的评价和分析
 生产堤防的存在是产生二级悬河的主要原因。在天然情况下,冲积河流的横断面是一个复式断面,有滩有槽,滩高槽低,滩槽之间存在着一个高差,平滩水位以下主槽的过水能力大致等于多年的洪峰平均值。当洪水大于平滩流量时,洪水漫滩淤积,淤高滩地,清水回河,冲刷河槽,滩槽差就会增大;当洪水小于平滩流量时,泥沙淤在槽内,槽底升高,滩槽差和平滩流量也是比较稳定的;在堆积性的冲积河流上,就形成了滩槽大致平行抬高的格局。20世纪50年代黄河下淤淤积泥沙36亿T,在没有生产堤的条件下,77%的泥沙淤积在滩地上,23%淤积在主槽中,这个比例接近于滩地和主槽的面积比84:16,所以淤积的厚度相差不大,滩槽接近于同步抬升。由此可见,没有生产堤,黄河下游就不会出现槽高滩低和二级悬河的局面。废除生产堤的必要性还在于可以减少防洪时一些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在生产堤存在的情况下,洪水涨到一定高度后造成堤防决口,决口的位置、漫滩水流大小和流向都存在一定的随机性,防守比较困难;而废除了生产堤,漫滩的位置比较固定,漫滩流量是逐步增大的,防汛抢险工作相对容易一些。
 1973年,黄委曾报告国务院请示生产堤的问题,国务院批示指出“从全局和长远考虑,黄河滩区应迅速废除生产堤,修筑避水台,实行一水一麦,一季留足群众全年口粮”。这个决策显然是十分重要的,但是30年来为什么未能得到贯彻呢?关键在于滩区的安全建设滞后于客观需要。由于“资金不足、财力有限”,滩区建设30年来,还存在着“避水台面积不够、高度不足”,“离大堤、河道较近的村庄尚未搬出”,“撤退道路少、路面标准低”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滩区群众能够“自觉自愿”地废弃生产堤,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即使在“严防死守”生产堤的情况下,仍然是“滩区灾害频繁”,“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滩区已经成为“豫、鲁两省乃至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结合近年来在洪水不大的条件下,滩区频频遭到淹没且损失巨大的情况。我们是否应该提出如下的建议:应该首先集中物力和财力,把滩区建设搞好,创造可以废弃生产堤和允许洪水自由漫滩的前提条件,然后采取其它措施,消除二级悬河,使黄河下淤恢复滩高槽低的健康状态。

参考资料:1、1991年《黄河防洪志》卷七
2、1985年《河南黄河防洪资料手册》
3、《开封市黄河“96?8”洪水调查资料汇编》
4、《兰考黄河“03?8”洪水调查总结》
5、《人民黄河》2004年第4期
兰考河务局——常艳玲  闫鑫升
回复
山水之间
2007年07月19日 21:57:29
5楼
小浪底水库泥沙多年调节运用与下游河道进一步治理研究
五、清水下泄下游河道冲淤特性与演变特性
http://www.hwcc.com.cn/nsbd/NewsDisplay.asp?Id=32239
也可以看看.
回复
hbsyzwh
2007年07月20日 12:46:16
6楼
谢谢各位的指导
回复
xiaolei1315
2007年08月10日 15:24:50
7楼

河势是河流的流向、河宽变化等趋势,主要因素是由流量、泥沙含量以及人工工程等变化引起的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