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届全国高层会议听课笔记(一)
cy28
cy28 Lv.5
2004年10月13日 20:09:45
只看楼主

今天才听完,我把最新的知识作好笔记给大家,如果有什么写错的地方请指正,以后我会陆续发表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若干问题(深圳大学设计院 付总) 主要阐述了和规范有不同意见的地方共5点,大家跟贴的时候不要只说感谢的话也谈谈自己的看法,如果只是感谢的话,一律删. 1,关于框架柱内力的调整,框架柱在结构当中,为了提高安全储备,我们都会进行内力调整,乘上一个放大系数,,并且为了追求力系平衡,梁也相应的放大了.从现行规范上看,柱一般都是按轴压比控制的,就

今天才听完,我把最新的知识作好笔记给大家,如果有什么写错的地方请指正,以后我会陆续发表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若干问题(深圳大学设计院 付总)
主要阐述了和规范有不同意见的地方共5点,大家跟贴的时候不要只说感谢的话也谈谈自己的看法,如果只是感谢的话,一律删.
1,关于框架柱内力的调整,框架柱在结构当中,为了提高安全储备,
我们都会进行内力调整,乘上一个放大系数,,并且为了追求力系平衡,
梁也相应的放大了.从现行规范上看,柱一般都是按轴压比控制的,就
是说配筋按构造控制,基本上上是小偏心作用,即使有大偏心,弯矩也
不会太高,所以即使内力放大配筋也不会提高太多,所以柱实际上内
力调整没多大作用,而梁是纯受弯构件,它的内力的放大,配筋就会很
大,这样就让整个结构按强梁弱柱发展了,不利于整个结构的抗震.因
此建议调整内力的时候不必追求力系的平衡,而把内力调整作用于梁上
2,规范中轴压比的控制应该根据不同位置的受力需要进行调整,例
如中柱和边柱轴压比的控制应该区别对待
3,框支层倾覆弯矩的控制,控制了框支层的弯矩就控制了框支柱的
压曲破坏,规范中规定控制刚度和采取一系列构造措施可以达到控制,
提议增加一个量化控制,带转换层的结构,框支层在倾覆弯矩作用下框
支柱受轴力过大,压曲破坏容易产生裂缝,力就不能传力过度,容易使整
个结构产生扭转,为了控制倾覆弯矩构造措施我认为就是周边加剪力墙
,不仅可以分担弯矩,还可以增加抗扭
4,地基基础问题,
1’对于特征值的使用我认为不方便
2’ 外部荷载效应的作用产生的作用是变形和承载能力
变形主要是由重力荷载产生的,而承载能力主要是地震力和风荷载,对
于计算应该有不同的要求,程序计算是以组合后的内力进行地基计算,我
认为应该先计算重力(只考虑重力产生的变形为主)*1.36配基础,然后考
虑水平荷载增加1.2的提高,已经和地基规范编写者商量过.
5,结构扭转效应的控制:
1’计算必须采用楼盖刚性
2’取角点变形为参数作为控制,而不是平均变形,角点受扭最大
3’对于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的选取,建议先都不考虑偶然偏心,计算完
后如果建筑上平面比较规则,两个方向的地震里一致,就加上偶然偏心而
不考虑其他,如果筑上平面不规则,就考虑双向地震的影响
对于计算方法的探讨:规范中所采用的两种振型组合方法,无论哪种都是平方求根,就是说本来地震是矢量,平方后控制为无方向了,我的建议采用第一振型,然后两个方向地震分别增加30%
上面各个论点付总都是有实际工程作为依据的,小弟记忆力差,没能记下来,还请各位原谅,我会继续发布,还请各位关注.
免费打赏
suibing
2004年10月13日 20:49:49
2楼
第四条建议不错,是更符合实际的考虑(把变形荷载和承载力荷载分开是较合理
的。因为正常情况下,地基的强度都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也就是说地基变形问题
肯定是在其前的。只要在地震等作用下,才有发生强度破坏的可能)

对于第五条中的第二小条我不大明白是什么意思:在现行规范中控制扭转作用的
没说是什么平均值而是利用楼层竖向构件最大的弹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与楼层
两端弹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平均值来控制的(具体可详《抗规》第3.4.3条和
《高规》第4.3.5条的规定),楼层竖向构件最大的弹性水平位移我想这里也包含
了角点的构件(只要它的弹性水平位移是够大的)了吧?这只是我的一点看法,
希望大家能够提出不同的看法。
回复
raul_forever
2004年10月28日 00:08:32
3楼
感谢哦。。付总是不是付学义老总啊。。上次听他在ISTRUCE学术会议上做了北京08奥运会体育馆的一个报告哦。。。
回复
popomo
2004年11月16日 13:11:47
4楼
怎么到处都有这篇文章??
回复
zyf5922
2005年02月27日 11:36:28
5楼
第5条第3小条我个人认为不太妥当,应该现根据建筑平面布置决定是先考虑偶然偏心还是先考虑双向地震,不要重复劳动量啊,劳动量太大就容易出问题啊,一般比较规则的建筑应考虑偶然偏心,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考虑双向地震就可以了
回复
nigma
2005年10月29日 19:58:29
6楼
(二)那里去了,还有没有啊?希望你可以再写些感想之类,不知道这种会议含金量怎么样?
回复
林海一舟
2006年11月27日 12:48:29
7楼
不要怪小弟,贪心,应该有下文吧,物全才味美,希望看到下面的文章
回复
gj961
2006年11月27日 22:38:26
8楼
对于第5条第一点我认为不妥:计算位移可以采用刚性楼盖假定,但是并未见有资料介绍计算结构扭转效应可以采用刚性楼盖假定,这样计算出来的扭转效应偏小,特别是在楼板中开了大洞口的工程,更不应该采用刚性楼盖假定计算结构的扭转效应
回复
gj961
2006年11月27日 22:53:36
9楼
我想请教一下,第2点所说的“中柱和边柱轴压比的控制应该区别对待 ”,付总有没有给出明确的控制指标或建议
回复
gj961
2006年11月27日 22:56:17
10楼
总的来说,总结得不错,期待下文
回复
guobo515
2006年12月15日 11:05:49
11楼
有用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