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绘:1从零学起 2完全自学 3目前画的都是临摹的,还没有写生过 4还没有学过上色,透视也只是练习了一点点.前言就这么多,下面看正文,请大家点评.[ 本帖最后由 kafeiwu_9 于 2009-7-27 13:36 编辑 ]
我的手绘:1从零学起
2完全自学
3目前画的都是临摹的,还没有写生过
4还没有学过上色,透视也只是练习了一点点.
前言就这么多,下面看正文,请大家点评.
[
本帖最后由 kafeiwu_9 于 2009-7-27 13:36 编辑 ]
172楼
又过了很久
回复
173楼
楼主太强了~~我也自学,信心不足啊
回复
174楼
感觉不错啦,画多了就好了
回复
175楼
周恩来留日书信
颂言兄左右:
暑安!
匆匆一别,方期有机再聚,乃开学时越,兄竟不来。比弟过奉,兄适同时入关,两途出入,缘铿一面,恨也何如。嗣抵长,曾匆匆上一片,度久达揽。东来忙于课,兼习疏懒,遂迟迟未告只字,歉仄惭愧,执笔时诚不知持何理,以应吾兄。忝蒙厚爱,厚我情殷,当能为之恕也。弟自居此,饮食起居尚无大不顺。乍至,席地而坐,而饮,而食,而读,而卧,颇觉不惯,久之亦安。初至,偕蓬仙寓早稻田,现移来神田,下宿日馆。食日本餐,食多鱼,国人来此者甚不惯食,弟则甘之如饴,大似吾家乡食鱼风味,但吾油酱烹调,以火烤者居多。国人咸往中国人开设之馆,为便于食味。故日馆较中馆清净,无喧哗声,便于用功。弟现预备日文,无大困难,所难者懒病时发,不肯向书堆里求快乐,是为病耳。官费考试在明夏,届时北城之战,十有九必败,缘来此日文程度一年,用功者可保考入,若弟优游性成,诚难把握矣。南开同学来此者已至三十人,常相聚会,异邦相聚,别具一分感情,“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者。今将届年关,又将大团聚,解此寂寞矣。平时散居各处,自用其功,各不相扰,较之南开生活,大相径庭,每阅《校风》,未尝不念念,弗忘旧日之快乐生涯,此生此世恐不再得。兄闻之,然欤?否欤?日本风俗,不见优美,好在谨言慎行,无不可居之地。倭国虽小,安分克己,尚无不合式也。留东学子在此,约分三派:一埋首用功,不闻理乱;一好出风头,到处声张;一糊涂到底,莫名其妙。此外,持求学济世,以用功为根,交接为道,糊涂藏隐这,乃属上流不可多得之士。若胡作非为,则下之矣。留东学生好出风头之习,在东京已司空见惯,明哲多裹足不入是非之场。弟初至东京,有人告弟,俟留学生开会时,往观其内容便知底情。孰意首次到会,即值围打公使馆之事,暴动行为悉入先帝,一群无经济能力之国民,叫跳怒骂,心可钦,行可诛,见之伤心弥甚。然不见究,莫明真相,亲身见之,益知详细。虽是日大雨淋身,几湿透重衣,亦忘其为苦。使我兄当时在场,想能起一种感想,家国恨,天下事,不堪一提!极目神州,怆怀已达极点!乃争权这犹红其眼,磨其拳,不顾生死,哀哉!苦吾民矣,为之奈何!母校遭水后,幸借地有所,得以继续不辍,乃先生因得见信任于学生,昔日不满意之声浪当已消灭。校中近况何如?甚念,暇望示我一二。各友想均好,同时致训 一信,望互相换阅,彼此均有详此略彼之处,乞两兄合读之能为完璧。岁寒矣,东京犹有秋气,京津当造飞雪花,海天万里,念与兄年来过从之雅,追怀不置,不能尽尽尽尽,容续报。匆匆,即颂。
日羊!
弟 周恩来拜
十二月二十二日
回复
176楼
少年周恩来尚未脱平民,与现在的我们有相近的境遇和起点。他当时的思想、情愫更可予我们比较、学习和品味
回复
177楼
已经很 不 错了。。继续加油
回复
178楼
周恩来留日日记
一月一日(丁巳十一月十九日戊申)(星期二)
气候:晴印不定。温度:四十五度。
提要:(修学)悟则为佛,迷则众生。
(治事)晨起往青年会,见伯鸣、天池。午后涤愆、蓬仙、涤非来。去后取《南开思潮》阅之。晚访铁卿于其寓。
(通信)接涤愆、润泽、安甫、春生、白涛贺年片,乃如、念远、(季)贤信各一。致安甫、(速)达信片一。
今日是阳历一月一日,中华民国七年也,我的日记就从今日记起。但愿自今日往后,一天不缺,留个纪念。等着来年的时候想起幼时的光景,翻一番这本日记,想着或者有点儿味道。若是说留着事迹给人家看,这个我是万万的不敢想,亦不愿真够儿有这个事。我今年已经十九岁了,想起从小儿到今,真是一无所成,光阴白过。既无脸见死去的父母于地下,又对不起现在爱我、教我、照顾我的几位伯父、师长、朋友。若大着说,什么国家、社会,更是没有尽一点力了。佛说报恩为无上,我连恩还未报,又怎么能够成佛呢?俗语说得好:“人要有志气。”我如今按着这句话,立个报恩的志气,做一番事业,以安他们的心,也不枉人生一世。
一月二日(丁巳十一月二十日己酉)(星期三)
气候:早雨晚晴。温度:三十八度三。
提要:(修学)佛门十戒:杀、盗、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嫉、恚、痴。
(治事)早,、冠贤来。既去,读母亲遗墨。下午,见伯鸣,遇朴山,偕至浅草观电影。
(通信)接剑帆信一。
晨间起来后,童冠贤来,等吴涤愆,打算同到勉君的住处,约他做南开同学会的庶务,不一会儿涤愆来了,两个人商量一同前往。忽然想起书记一职,陈铁卿还没有答应担任,所以先打算去劝铁卿。本来书记的事,冠贤干事长先叫我干,我想想我要预备功课,三月里还打算考师范,实在没有闲功夫,便辞绝了。就是评议员,我还打算辞去,等到后天开会时向大家说说,不定可辞去辞不去。他们走后,我把带来的亲笔写的诗本打开来念了几遍,焚好了香,静坐一会儿,觉得心里非常的难受,那眼泪忍不住的要流下来。计算母亲写诗的年月,离现在整整的二十六年,那时候母亲才十五岁,还在外婆家呢。想起来时光容易,墨迹还有,母亲已去世十年了。不知还想着有我这儿子没有?
[
本帖最后由 kafeiwu_9 于 2010-5-2 21:23 编辑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