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长三角一带建造的船坞,锚拉式坞墙和减压排水底板已经是常见的设计方案。但查看各项目的施工图时,发现在坞底板和坞墙结合处的细部处理上,有不同的做法。第一种是在边板和坞墙之间设置圈梁连接,圈梁宽度约2m~3m,厚度一般比边板厚些;第二种是直接将边板延伸到坞墙,不设圈梁。第一种做法在大型船坞中经常见到,第二种做法只在一个小型船坞里见到过一例。有圈梁的案例江都船坞 宽度125m 钢板桩坞墙崇明船坞 宽度103m 钻孔桩坞墙
第一种做法在大型船坞中经常见到,第二种做法只在一个小型船坞里见到过一例。
有圈梁的案例
江都船坞 宽度125m 钢板桩坞墙
崇明船坞 宽度103m 钻孔桩坞墙
南通船坞 宽度80m 钢板桩坞墙
启东船坞 宽度50m 钻孔桩坞墙
长兴岛船坞 宽度76m 钢板桩坞墙
没有圈梁的案例
张家港船坞 宽度40m 钻孔桩坞墙
两种设计方案有什么讲究没有?
我个人考虑设圈梁的做法有2个好处:一是在施工底板时可以将圈梁所在的位置作为坞底板施工时的排水通道,待中板,中边板,边板全部浇筑完成以后,最后浇筑圈梁;二是将圈梁作为底板和坞墙之间的传力过渡构件。
除此以外,还有别的考虑么?本人项目经验较少,也没有机会和这些项目的设计者当面交流,所以想请教下论坛里的高手们,希望大家不吝赐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