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梁剪压不够时,如果设交叉暗柱、交叉钢筋来承担这部分剪力(或者一部分),以满足剪压要求,是否可以,请大家讨论下。并请说依据。
连梁剪压不够时,如果设交叉暗柱、交叉钢筋来承担这部分剪力(或者一部分),以满足剪压要求,是否可以,请大家讨论下。
并请说依据。
12楼
砼规11.7.10.1 可知 配有交叉钢筋的连梁剪压比限制提高了 可以对比高规和混规11.7.9.3
回复
13楼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钢筋砼构件,是钢筋需要钢筋和砼协同受力,砼发挥其抗压的优点,钢筋倒是可以兼顾拉压,我觉得还是受拉更主流。想说的是,各种截面条件控制的什么?控制的是砼截面,为什么控制?因为如果不控制,可能不到钢筋发挥其拉也好压也罢的作用,砼先压碎球了。建议可以回去补补砼受剪基本原理,看看剪切都有哪些破坏形式。

回复
14楼
理论上我觉得设置暗撑可行,暗撑设置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小连梁的剪力,甚至全部剪力,从而减小连梁剪压比。但是要保证设置完之后,连梁的剪压比不再超。
但是具体到施工中,由于交叉暗撑构造比较繁琐,给施工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且施工后的质量较难保证,故而能够通过调整连梁尺寸,或者调整竖向构件的布置和尺寸来解决问题应该是首选。
[
本帖最后由 kugoo3870 于 2012-12-22 12:54 编辑 ]
回复
15楼
可以做双连梁,也可以加大洞口,弱化连梁,方法很多。
查一下构件信息,如果只超5%以内,可以不用理会
回复
16楼
可以,但仅仅是抵消剪力
回复
17楼
剪压比这个限值是控制截面设计的,如果超过了剪压比限值也就意味着你靠增加钢筋是起不到抗剪作用的,抗剪公式也是以满足减压比为前提的。。。超过剪压比限值,你所有的计算都没有意义。。。
回复
18楼
暗撑一般纵筋不多、箍筋也仅构造,施工没多大问题,通过调整钢筋帮助顺序能够克服。
另外楼上很多热心的同行,说到剪压是一切的前提,如果撇开设暗撑,的确是这样,
但是设了暗撑,问题就不同了,暗撑布置方向与拉应力反向基本一致,问题实质
就变成轴心受拉构件了,当然这个有个前提就是跨高比不能太大,否则这样的效果较差,
规范所提的 一级、特一级剪力墙暗撑要求,就是这个理。
回复
19楼
当连梁的剪压比超了,就是要寻求对连梁截面的调整以及布置交叉暗撑或者交叉钢筋。连梁还必须要满足其高跨比的要求,连梁就是要按照强剪弱弯概念设计,在其受弯承载力不便前提下,加大其剪力承载力。与连梁相连的剪力墙,设置交叉暗撑满足其受剪部位抵抗剪力,使其具有足够耗能能力。当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抗震等级为特一级,一级的情况下才考虑设置交叉暗撑或者交叉钢筋。一般情况下是不设置交叉暗撑的。个人理解
回复
20楼
赞同楼上的意见,高层建筑结构(带剪力墙的混凝土结构),当地震烈度较高时,连梁超筋较难避免,当部分连梁的剪压比超过高规第7.2.22-2条且较难调整时,我们通常采用砼规的处理方法:
1、高规第7.2.22-2条和第9.3.6-2条根据连梁的剪跨比是否超过2.5,其剪压比分别为0.20与0.15,这与砼规第11.7.9条的规定是相同的,目前PKPM的SATWE与PMSAP执行该规定;
2、但砼规第11.7.10条还规定:对于一、二级抗震等级的连梁,其剪跨比不大于2.5时:当连梁的截面宽度不小于250时,除普通箍筋外宜另配斜向交叉钢筋,当连梁的截面宽度不小于400mm时,可采用集中对角斜向配筋或对角暗撑配筋,此时的截面限制条件应满足式(11.7.10-1)的要求,即截面的剪压比为0.25,比前述的0.15增大了67%;
3、高规未列入砼规第11.7.10-1条,可能高规的编制组认为:当连梁的截面宽度b较窄时(如b=250~300),连梁内增设对角斜筋和折线筋时,施工难度很大,难以保证施工质量,故不推荐此项措施,目前PKPM也未执行砼规第11.7.10-1条;在设计时需要引起设计者注意;
4、国标图集11G101-1、11G329-1已执行砼规第11.7.10条;
5、应用PKPM时如何应用砼规第11.7.10条?
1)根据SATWE与PMSAP的计算结果,找出超限连梁,检查是否属于受剪超限,如是则按下属步骤继续;
2)判断连梁是否满足砼规第11.7.10条的条件,即上面第二条的条件;
3)如果满足砼规第11.7.10条的条件,截面受剪即可按砼规式(11.7.10-1)的限制条件进行控制,即剪压比取0.25;
4)根据连梁的剪力重新判断连梁的受剪是否满足砼规式(11.7.10-1),如满足则可按砼规第11.7.10条配置受剪钢筋,如不满足则需对结构重新调整计算或采取其他更为有效的措施,直至满足规范要求为止。
当连梁的剪力很大、连梁的截面宽度较大且跨高比不大于2.5时,设置交叉暗撑是连梁抗剪的最佳方案!
上述意见仅供设计参考,有点啰嗦,呵呵。
[
本帖最后由 mcs001 于 2012-12-26 14:33 编辑 ]
回复
21楼
个人认为,结构设计以暴制暴乃下策,最好能够协调整体的受力,以柔克刚,不至于导致局部受力严重。概念性的设计不应该针对局部太过计较。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