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商业酒店,因底部几层商业用途要求柱距较大(现柱距基本为8米)做成框剪结构,由于剪力墙布置受限,基本控制剪力墙承受地震倾覆力矩50%多点(控制按框剪结构设计),现经初步计算,发现纵向框架梁端部出现正弯矩,端部底筋较大,这与实际受力不符,且配筋较浪费,求高人指点.
高层商业酒店,因底部几层商业用途要求柱距较大(现柱距基本为8米)做成框剪结构,由于剪力墙布置受限,基本控制剪力墙承受地震倾覆力矩50%多点(控制按框剪结构设计),现经初步计算,发现纵向框架梁端部出现正弯矩,端部底筋较大,这与实际受力不符,且配筋较浪费,求高人指点.
22楼
感觉你Y向剪力墙的刚度要大于X向剪力墙刚度,中间的刚度要弱于外部的刚度而且建筑平面是个圆弧状的,柱子的受力状态为受拉。柱距跨度为8米,墙柱交接处刚度很大,梁要平衡柱子传递弯矩而导致端部为正弯矩,下部为负弯矩,符合力学假定计算。框架-剪力墙的受力形式是,底部是剪力墙控制主要以抗剪为主、其上部抗剪效用很低,上部是框架控制、其抗剪占很大作用。可以根据其线性曲线看出。
回复
23楼
回复
24楼
布局有点像我曾经作的一个方案
回复
25楼
模型只有一个标准层不对吧
回复
26楼
轴压比差异引起的
回复
27楼
沉降不均匀,哈哈
回复
28楼
感觉没什么大的问题,再找一个国外的软件算算。曾经遇到过类似问题,有些一端在墙上,一端在梁上的简支梁一样,由于刚度问题,按变形协调计算成悬挑梁了。不妨人工干预一下模型,设简支点。
回复
29楼
模型打不开,在恒载下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是布局(构件布置)不太合理。建议把整个模型发上来,大家探讨下,看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用building或其他软件过一下。转换模型也挺方便的。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