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采暖的快速崛起到底是好是坏?都说说
nuannuan941
2013年03月13日 13:34:02
来自于采暖供热
只看楼主

刚刚看到一则旧闻:电采暖在长春快速崛起。说是旧闻,因为这是2011年底的媒体报道。但于我而言,确系新闻。听起来是好消息,品一品也有些无奈。报道说:在长春,一种可调、可控、环保的电地暖供暖方式正在快速崛起,遍地开花。吉林省对使用电采暖的用户执行电价优惠政策:对居民用户,在8时至21时高峰时段,执行0.562元/千瓦时;在21时至8时低谷时段,电价执行0.329元/千瓦时。非居民电采暖用户,在采暖期执行居民照明电价。蓄热式电采暖用户,在执行居民电价的基础上,执行峰谷平分时电价政策。

刚刚看到一则旧闻:电采暖在长春快速崛起。说是旧闻,因为这是2011年底的媒体报道。但于我而言,确系新闻。听起来是好消息,品一品也有些无奈。

报道说:在长春,一种可调、可控、环保的电地暖供暖方式正在快速崛起,遍地开花。吉林省对使用电采暖的用户执行电价优惠政策:对居民用户,在8时至21时高峰时段,执行0.562元/千瓦时;在21时至8时低谷时段,电价执行0.329元/千瓦时。非居民电采暖用户,在采暖期执行居民照明电价。蓄热式电采暖用户,在执行居民电价的基础上,执行峰谷平分时电价政策。

读此消息,还是有些感受的。好处呢?丰富了冬季取暖方法,降低了煤炭不足的影响程度,有利于环境保护,对居民来说最主要的还是能够有效地保证房间取暖!坏处呢?不言而喻,增加成本,增加支出,增加负担。因为,已经有了其他取暖方式的家庭,改装电取暖需要一笔较大的投入;即便是有峰谷电价,但为了保证房间达到一定温度,就必然要“通电”,就必然会花钱。多花钱,对条件较好的家庭来说影响不大,可是对相对比较困难的家庭就比较麻烦,捉襟见肘的日子不好过呀。

政府都连续多年抓冬季取暖了,除了煤炭不足外,还有什么困难?那肯定有,锅炉啊,管道啊,放水啊,管理啊,等等,不一而足。煤炭不足问题不好解决,别的呢?不管怎样,结果是仍有一些家庭冬季取暖问题解决不了,挨冻。说是冬天室温不低于18°C,你找他测温时吱吱扭扭的赶个晌午头来了,一测18°C,达标。晌午头就算一个时辰吧,一天里的其他那些时辰咋不测温?达不到标准谁挨冻?我的一个同学,家里取暖不好,经常是17°C以下,进屋还得穿棉衣。也好,省得感冒。老年人、小孩更难过啊。幸好现在又有了电取暖等办法。

辩证法处处都体现。缺煤,设备不行,管理上不去,房间温度低,也就有了“电取暖”之流。坏事变好事了。省煤了,环保了,多余的电也有销路了,政府也省心省事了。这也算是倒逼机制的成功范例吧。但老百姓特别是不宽裕的家庭,纠结了。改吧,增加投入,用吧,多花电费(比取暖饭还是多一些的);不弄吧,屋里冷。唉,真愁人。

电采暖快速崛起,到底是好事呀,还是不好事呀,背后还是有些无奈的。大家觉得呢?


免费打赏
zhouxiaob
2013年03月14日 22:13:48
2楼
还有一条新闻,你大概没看到:一些地区已实行阶梯电价,规定每户用电量,超量加价。谁还敢用电暖?
回复
cqkxjisu
2013年03月16日 15:09:38
3楼
电地暖运行成本应该比水暖高的多吧。。单独壁挂炉和电采暖相比。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