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厂采用的工艺是:粗细格栅-曝气沉砂-水解-初沉-厌氧-缺氧-好氧-二沉-fenton氧化-折板絮凝-纤维转盘过滤-二氧化氯消毒-清水池-排放。因为成本控制问题,现在高级化学氧化和絮凝工艺没有运行。 水质情况:COD进水160左右,出水60;氨氮进水35-出水<2,总氮进水50,出水45基本没去除;总磷进水2.5,出水2.0,同样去除率很低。
我们厂采用的工艺是: 粗细格栅-曝气沉砂-水解-初沉-厌氧-缺氧-好氧-二沉-fenton氧化-折板絮凝-纤维转盘过滤-二氧化氯消毒-清水池-排放。因为成本控制问题,现在高级化学氧化和絮凝工艺没有运行。 |
水质情况:COD进水160左右,出水60; 氨氮进水35-出水<2,总氮进水50,出水45基本没去除; 总磷进水2.5,出水2.0,同样去除率很低。 MLSS在3800-4200左右; SV30在20%左右; 好氧池DO在3-5之间不稳定, 采用的是悬挂曝气链,外回流150%,内回流400%, 缺氧池停留6h,厌氧池停留1.5h;缺氧池搅拌有一处死角,进来一个多月厌氧池一直漂浮大量浮萍,清理完毕还会长出来。 |
这两张是缺氧池的污泥外观
昨天厌氧池漂浮大量死泥,推测是污泥老化所致。排放标准为Ⅰ级A。
请教各位老师,如何提高总氮总磷的去除率?
![1.jpg](//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20121203_e6fd076624a722c575f8b0PgFyOrnqEE.jpg](//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20121203_327c6a4020f14749e0c1GUryW2IgygIF.jpg](//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1.jpg](//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22楼
呵呵,个人觉得你的厌氧池污泥是受到冲击了,赶紧分析原因。建议排泥,同时把二沉池的底泥回流一本分进入厌氧池。总磷处理不高,估计是好氧池处理效果不太好,应从鼓风是不是加大,养料是不是多投加,有没有及时排泥着手分析,个人之见,仅供参考。
回复
23楼
个人浅见(学识有限,仅提供参考):
1、进水COD才160,上厌氧似乎意义不大;
2、进水的NH3-N及TN高,出水的TN高,估计是反硝化效果不佳。
3、TP仅能依靠排泥去除,须加强排泥,缩短污泥龄。
4、SV30为20%,而MLSS为3800-4200,估计污泥中的无机成分比较高,建议做个化验。
5、DO为3-5,有点偏高,能耗较大,建议能调整到2.5-3之间。
回复
24楼
氨氮可以通过厌氧转化为总氮,总磷理论上只能通过排泥,和化学沉淀去除。总氮你可以通过好氧出水部分回流厌氧段来去除。我能想到的就这些!
回复
25楼
学习了••••!!
回复
26楼
建议您去参加《高级水处理师—污废水及运行管理》专项培训,参加后您的问题肯定就能解决了。可以到“环保培训网”了解。。。。
回复
27楼
工艺流程最好改一下,一些不必要的构筑物就直接超越过去。保留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就可以了。
回复
28楼
回流量应该不用那么大
回复
29楼
superman168 发表于 2013-4-17 13:59 N的问题大家都有建议了,我也赞同这些说法。我想说下P的处理,A2O工艺想脱氮、除磷同时达到较好处理率较困难 …同意,两者污泥龄有冲突,不能很好的同时进行脱氮除磷。
回复
30楼
1、进水C/N比太小,一般大于3,不能满足脱氮所需的碳源。建议增加碳源投加间,补充碳源。2.检查一下PH要控制在7.0+及缺氧池DO<0.5 3.内回流比2-3即可,外回流1.5-2 4.重要 应该多排剩余污泥,保持一定的污泥龄 ,进水COD浓度较低,生化池污泥浓度控制在2000-3000mg/L左右
回复
31楼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