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明阳滩大桥塌落分析
xiejinda1989
2013年04月25日 09:47:49
来自于桥梁工程
只看楼主

本帖最后由 xiejinda1989 于 2013-4-25 09:47 编辑 最近桥梁坍塌事故可谓层出不穷,咱们做路桥的总归是能把原因分析出个一二来,就拿哈尔滨明阳滩大桥说一说,新闻说是塌落,但我觉得倾覆这个词更合适。虽然没有详细的资料,但是图片上很多信息还是可以捕捉的。 先说几个问题:第一,倾覆桥梁部分桥梁采用变截面箱梁设计第二,桥墩很窄第三,B点,也就是支座设计很吊诡

本帖最后由 xiejinda1989 于 2013-4-25 09:47 编辑

最近桥梁坍塌事故可谓层出不穷,咱们做路桥的总归是能把原因分析出个一二来,就拿哈尔滨明阳滩大桥说一说,新闻说是塌落,但我觉得倾覆这个词更合适。虽然没有详细的资料,但是图片上很多信息还是可以捕捉的。
1.jpg

2.jpg
先说几个问题:
第一,倾覆桥梁部分桥梁采用变截面箱梁设计
第二,桥墩很窄
第三,B点,也就是支座设计很吊诡
第四,C桥墩在强大的水平推力下只是倾斜
第五,上部结构倾覆后没有断裂或者其他破坏


3.jpg
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路面分布在桥墩的两侧,也就是说,汽车正常行驶,都会在桥的一侧产生压力,让桥倾覆。事实上,桥梁倾覆时,就是四两车同时行驶在外侧。

4.jpg
回过头来看支座设计,这里的支座应该是固定支座或者刚节点,但是我实在看不懂这个节点是如何设计的,除了横向约束很明显,纵向约束和抗扭转的约束完全看不出。

5.jpg
还是上面那张图片,桥墩顶的右侧,有明显的破坏痕迹,可惜没有近照。据我推测,应该是因为局部压力过大造成破坏,然后桥梁才倾覆,这个破坏应该是关键所在

通过以上几张图片的细节,我们可以还原下事故的经过:

首先是四辆车上桥,而且都沿着桥梁的外侧行驶,对桥梁外侧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压力传递到桥墩,桥墩的瞬时受力情况如下:

6.jpg
蓝色的部分因为承受了过大的压应力,于是产生了局部破坏。而破坏的地方正好是约束所在,因此,桥梁在失去一个约束的情况下发生了倾覆。
简单来说就是桥墩的一个角被压坏了,然后桥就沿着那个角滑了下去。

然后我们来看看责任应该有谁来承担:
是超载?是施工?是设计?还是甲方?
看第一张图,总结出来的两个信息:C桥墩在强大的水平推力下只是倾斜,上部结构倾覆后没有断裂或者其他破坏。从这两点来看,施工的质量还是很靠谱的,上部结构和桥墩的质量很好,说明施工控制不差,施工水平很高,从下面的图中可以看到,钢筋都经过除锈处理,这个细节也说明施工方还是很有实力的。这座桥在建成后曾申请鲁班奖,这说明施工质量应该是靠谱的。


7.jpg

然后再来看看设计,我做过变截面箱梁桥的设计,关于这个桥墩,我真的只能用惊叹号来表示,太窄了!桥面车道分布在桥墩两侧,这是相当不合理的!我想文科生都应该知道,我下面画的东东很不安全:


8.jpg

设计院应该不会出这种低级错误,所以我对甲方表示质疑。


此外,设计院即便是做了这种设计,毫无疑问应该做了抗倾覆的验算,可惜,我看不到设计资料。不过,抗倾覆验算应该是通过。
如果设计时,验算通过了,那么就说明是车辆超载造成的,如果设计存在漏洞,就说明是设计院承担责任。如果哪天新闻说是车辆超载造成的原因,大家别急着喷,因为确实有很大可能是超载。


有人一定会问,为什么在设计的时候不考虑超载的情况呢?其实为超载提高桥梁的安全等级,这是相当划不来的,因为车辆对桥梁的作用是动荷载,桥梁在动荷载作用下会产生疲劳,车辆自重越大,桥梁就越疲劳,比如轴载100KN的汽车给桥梁产生的疲劳是1,那么轴载200KN给桥梁产生的疲劳是轴载100KN的成千上万倍,所以与其让桥梁去适应超载车,不如让车来适应桥梁。


9.jpg


10.jpg
桥面没有丝毫裂纹


11.jpg
几辆货车


12.jpg

13.jpg
最后一张,其实自锚式悬索桥这种新颖结构还是很美观的。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免费打赏
ydh-1976
2013年08月27日 12:17:17
32楼
jlkiller 发表于 2013-5-8 11:46 LZ观点明确,的确,一跨中出现四台超高泥头车的偏载是很厉害的,反观现在要求大车靠右行驶的规定,个人觉得 … 分析有道理啊
回复
tyl2012
2014年02月18日 11:41:09
33楼
工藤小柯南 发表于 2013-4-25 10:00 补充一下,本贴纯属个人观点,有错误请指正,希望大家多多讨论。受力分析有道理
回复
yangpeng924
2014年05月04日 16:16:44
34楼
tumuyisheng2013 发表于 2013-6-20 10:25 2012新规范中出现了独柱墩抗倾覆验算的具体公式。但是我又有一些疑惑!我也发帖子了,但是没人回复。看 …分析透彻,新人收益不少。
回复
frank821205
2014年05月05日 12:46:07
35楼
单桩真是怕怕啊
回复
uuu3434
2014年05月19日 10:29:35
36楼
看了大家的评论学到不少,虽然帖子时间有点长,还是感谢。
回复
zouxianquan
2014年05月27日 16:49:01
37楼
楼主的用心很好,但分析不当,个人认为,端部的破坏是罪魁祸首,中间墩抗倾覆的考虑有限。难得有那么细端的分析,多谢!
回复
钢骨混凝土
2014年06月07日 21:07:01
38楼
楼主分析得很详细,业内人士的看法基本相同。尽管过去了这么长时间了,还是很有感慨,我当时也是在微博上发了一点看法,结果和某个大v打起口水仗,他一定认为是建设系统的问题,腐败豆腐渣各种话都用上了。唯独不认为超载是个最大的问题,真以为桥梁上写的限重多少是骗人的!出事一定找别人的错。法规定在那里,但要执行起来真难,离法治国家的环境还很遥远。
回复
陈中
2014年06月10日 16:43:44
39楼
看起来箱梁应该是钢箱梁哦,桥梁很多设计考虑抗倾覆不足哦
回复
sunbird308
2014年06月10日 17:27:01
40楼
路过,学习了...........
回复
waller1313
2014年06月12日 10:10:34
41楼
现在看来按设计规范是满足了,但没考虑中国交通实际状况,设计院的经验明显不足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