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xiejinda1989 于 2013-4-25 09:47 编辑 最近桥梁坍塌事故可谓层出不穷,咱们做路桥的总归是能把原因分析出个一二来,就拿哈尔滨明阳滩大桥说一说,新闻说是塌落,但我觉得倾覆这个词更合适。虽然没有详细的资料,但是图片上很多信息还是可以捕捉的。 先说几个问题:第一,倾覆桥梁部分桥梁采用变截面箱梁设计第二,桥墩很窄第三,B点,也就是支座设计很吊诡
最近桥梁坍塌事故可谓层出不穷,咱们做路桥的总归是能把原因分析出个一二来,就拿哈尔滨明阳滩大桥说一说,新闻说是塌落,但我觉得倾覆这个词更合适。虽然没有详细的资料,但是图片上很多信息还是可以捕捉的。
第一,倾覆桥梁部分桥梁采用变截面箱梁设计
第二,桥墩很窄
第三,B点,也就是支座设计很吊诡
第四,C桥墩在强大的水平推力下只是倾斜
第五,上部结构倾覆后没有断裂或者其他破坏
通过以上几张图片的细节,我们可以还原下事故的经过:
首先是四辆车上桥,而且都沿着桥梁的外侧行驶,对桥梁外侧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压力传递到桥墩,桥墩的瞬时受力情况如下:
简单来说就是桥墩的一个角被压坏了,然后桥就沿着那个角滑了下去。
然后我们来看看责任应该有谁来承担:
是超载?是施工?是设计?还是甲方?
看第一张图,总结出来的两个信息:C桥墩在强大的水平推力下只是倾斜,上部结构倾覆后没有断裂或者其他破坏。从这两点来看,施工的质量还是很靠谱的,上部结构和桥墩的质量很好,说明施工控制不差,施工水平很高,从下面的图中可以看到,钢筋都经过除锈处理,这个细节也说明施工方还是很有实力的。这座桥在建成后曾申请鲁班奖,这说明施工质量应该是靠谱的。
然后再来看看设计,我做过变截面箱梁桥的设计,关于这个桥墩,我真的只能用惊叹号来表示,太窄了!桥面车道分布在桥墩两侧,这是相当不合理的!我想文科生都应该知道,我下面画的东东很不安全:
设计院应该不会出这种低级错误,所以我对甲方表示质疑。
此外,设计院即便是做了这种设计,毫无疑问应该做了抗倾覆的验算,可惜,我看不到设计资料。不过,抗倾覆验算应该是通过。
如果设计时,验算通过了,那么就说明是车辆超载造成的,如果设计存在漏洞,就说明是设计院承担责任。如果哪天新闻说是车辆超载造成的原因,大家别急着喷,因为确实有很大可能是超载。
有人一定会问,为什么在设计的时候不考虑超载的情况呢?其实为超载提高桥梁的安全等级,这是相当划不来的,因为车辆对桥梁的作用是动荷载,桥梁在动荷载作用下会产生疲劳,车辆自重越大,桥梁就越疲劳,比如轴载100KN的汽车给桥梁产生的疲劳是1,那么轴载200KN给桥梁产生的疲劳是轴载100KN的成千上万倍,所以与其让桥梁去适应超载车,不如让车来适应桥梁。
桥面没有丝毫裂纹
几辆货车
最后一张,其实自锚式悬索桥这种新颖结构还是很美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