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某楼盘,原设计高层住宅层数18、24层,剪力墙结构。原设计为筏板基础,单元底板厚度为900~1200mm,基础采用先张法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无桩尖静压施工。型号为PHC-500(120)AB-C80,其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1300kN,原设计桩端持力层②-7粉细砂。沉桩要求:以桩长和压桩力双重控制,最终压桩力不小于3200kN。桩顶标高:-4.450布桩方格网布置,间距1500mm。打桩过程中,由于挤土效应,桩压不下去,实际桩长19~22米,实际压桩力3700~4000kN,实际桩端持力层②-6粉细砂。
南京江北某楼盘,原设计高层住宅层数18、24层,剪力墙结构。原设计为筏板基础,单元底板厚度为900~1200mm,基础采用先张法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无桩尖静压施工。型号为PHC-500(120)AB-C80,其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1300kN,原设计桩端持力层②-7粉细砂。沉桩要求:以桩长和压桩力双重控制,最终压桩力不小于3200kN。桩顶标高:-4.450
布桩方格网布置,间距1500mm。打桩过程中,由于挤土效应,桩压不下去,实际桩长19~22米,实际压桩力3700~4000kN,实际桩端持力层②-6粉细砂。
由于建设方对原建筑方案不满意,修改建筑方案,修改后住宅层数32层接近100米,层高三米,目前最终方案还没确定,如果下部架空一层车库,加上顶部附属部分高度,可能超过100米,外边用大点的套筒是不是在原来管桩上部加套筒,直径和长度是多少。
原设计的管桩已经打下去,修改后设计高度比原设计高,如果在原桩之间补桩,恐怕很难补进去。
大家讨论一下修改后方案的基础方案,要在利用原打桩的基础上考虑。
基础平面(局部)(见附件)
地质条件:
层号 岩土层名称 预应力管桩(kpa)
qsik qpk
①-2 素填土
②-1 粉土 35
②-2 淤泥质粉质粘土 20
②-3 粉土 35
②-4 粉细砂 22
②-40 粉质粘土 21
②-5 粉细砂 30
②-50 粉质粘土 21
②-6 粉细砂 46 3000
②-7 粉细砂 63 3500
②-8 细砂 68 5300
![1.jpg](//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22楼
设计会考虑,一般补些桩就可以了
回复
23楼
在满足单桩承载力的条件下去考虑如果采取措施
回复
24楼
ma15250778252 发表于 2013-7-13 10:24 现在的基础都做的这么复杂了,以前在学校做的独立基础课设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啊通过试桩确定最终的单桩承载力,根据这个结果再研究下一步的问题
回复
25楼
单桩承载力1300KN,间距1.5m,每平米承载力1300/(1.5mx1.5m)=577kn,32层总荷载每平米32*15=480kn,总的承载力大于总荷载,应该验算沉降,筏板、以及偏心荷载下单桩承载力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回复
26楼
我的看法是:1)最好能补桩,利用已打桩情况进行调整。2)能否改整板基础。要验算原桩能否满足,必要时加固地基,按地基处理计算。
回复
27楼
该基础受力为管桩+板筏基础,1、检测出实际的单桩承载力,根据结果重新计算看看是否满足更改后上部荷载的要求。2、如果条件允许,是否可以加大板筏基础的面积,在周边再加上一排桩。
回复
28楼
主要是看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变化有多大,补桩!
回复
29楼
如大家所说,在测试单桩承载后确定具体方案,在此之前可以有基础加固、复合地基处理、考虑优化上部结构或采用轻质混凝土隔墙等措施减少上部荷载等等这些综合的备选方法方案。如果行不通,那么新的建筑方案也许不得不作调整。:)
回复
30楼
加固处理是一方面,还有就是降低荷载
回复
31楼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