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转换层的类型及工程实例
fionatao
fionatao Lv.4
2013年08月13日 14:23:07
只看楼主

本帖最后由 fionatao 于 2013-8-13 14:24 编辑 1、高层建筑上层与下层的结构形式不同,通过转换层完成其从上层至下层不同结构形式的变化。 1)工程实例之一—北京南洋饭店。地面以上24层,总高度为85m。第1~4层为框架结构,第6层以上为剪力墙结构,第5层为转换层,剪力墙的托梁高度为4.5m,底层柱最大直径为1.6m; 2)工程实例之二-广东肇庆星湖大酒店,34层,总高度为118.4m,6层以上客房采用剪力墙结构,5层处设置转换大梁,截面尺寸为0.5m×2.5m,转换为下层的框架结构。

本帖最后由 fionatao 于 2013-8-13 14:24 编辑

1、高层建筑上层与下层的结构形式不同,通过转换层完成其从上层至下层不同结构形式的变化。
1)工程实例之一—北京南洋饭店。地面以上24层,总高度为85m。第1~4层为框架结构,第6层以上为剪力墙结构,第5层为转换层,剪力墙的托梁高度为4.5m,底层柱最大直径为1.6m;
2)工程实例之二-广东肇庆星湖大酒店,34层,总高度为118.4m,6层以上客房采用剪力墙结构,5层处设置转换大梁,截面尺寸为0.5m×2.5m,转换为下层的框架结构。

1.jpg

2、高层建筑上层与下层的结构形式不变,但通过转换层完成其从上层到下层不同柱网轴线布置的变化。
1)工程实例之一-香港新鸿基中心,51层,总高度为178.6m,筒中筒结构体系。1~4层为大空间商业用房,5层以上为办公楼。
外框筒柱距为2.4m,为解决底层大柱网入口处上、下不同结构柱网轴线的转换,采用截面尺寸为2.0m×5.5米的预应力混凝土大梁,将下层柱距扩大为16.8m和12m;
2)工程实例之二-香港康乐中心,52层,总高度为178.7m,筒中筒结构体系,外筒为薄壁剪力墙筒,
墙厚由底部的500mm变化到顶部的150mm,墙上开由圆形的窗洞。
在底层入口进行了转换:通过采用截面尺寸为2.2m×3.56m的预应力混凝土大梁作为转换大梁,将外筒全部竖向荷载通过10根外柱传至下部基础。
2.jpg

3.jpg

4.jpg


3、通过转换层同时完成高层建筑上层与下层结构形式与柱网轴线布置的变化。
工程实例-香港Harber Road Development大厦。49层,总高度为180m,上层为小柱距框筒结构,通过截面尺寸为1800m(b)×4250m(b)的预应力混凝土大梁的转换,将下层柱距扩大为9.6m和12m
5.jpg

下面来一个本人做的工程:四层为转换层,最大截面梁为1200×3000,层高6.8m,已经施工完毕!希望大家也把那些自己做的转换层实例拿来分享下,大家一起看看,分析分析。
6.jpg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免费打赏
lijiawei411
2013年08月15日 09:19:57
12楼
没做过转换层
回复
普雅花
2013年08月15日 09:29:36
13楼
转换层太庞大了,希望大师们可以另想办法实现。
回复
悠悠青琅
2013年08月15日 09:51:13
14楼
我是来瞻仰的。。
回复
下一个午后
2013年08月15日 09:56:40
15楼
图片有点少啊,学习了@
回复
antkingg
2013年08月15日 10:12:50
16楼
如果是住宅的转换结构,相对难度小点
如果是公建的,体量就比较大,刚度比控制是难点
回复
xu36063
2013年08月15日 10:55:38
17楼
比较少接触转换层。。。。
回复
wzx136520
2013年08月15日 11:33:11
18楼
那个梁高度不一样是加腋了吗?
回复
hongjiaping
2013年08月15日 11:42:17
19楼
也没做过转换层的。。。。。:)
回复
ayuan6
2013年08月15日 13:25:01
20楼
自由自在的生活让人向往啊。。。。。。。。。。。
回复
ruanhh
2013年08月15日 13:45:27
21楼
很不错,直观的认识一下了,哈哈哈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