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已经走到绝路上了(有感于某次评审会之后)
huanping1990
2013年09月03日 16:00:53
只看楼主

我做环评已经十几年了,现在的环评越来越麻烦。我觉得已经走上了绝路,主要有:  一、 环评究竟应该解决什么问题,起什么作用?  现在的环评报告书是越做越厚,越做越详细,越做越全面,但究竟有没有考虑过环评应该解决什么问题,起什么作用?记得有一个项目是木材等装卸码头工程,非要去做什么风险。什么风险呢,说来可笑,2个船相撞后对环境的污染。码头有码头的范围,难道要码头去控制河道上船的运行线路?举个极端的例子,现在比较流行送货上门的购买方式,你在买电冰箱的时候要考虑两辆车相撞的风险吗?车辆相撞是交通部门管理的范围,航道上船只相撞应该是航运部门管理的范围,不属于码头管理范围。也许有人会说,没有码头就没有船只运输,照这么说的话,难道所有使用化学品作为原料的企业就应该负责到化学品原料生产企业?

我做环评已经十几年了,现在的环评越来越麻烦。我觉得已经走上了绝路,主要有:
  一、 环评究竟应该解决什么问题,起什么作用?
  现在的环评报告书是越做越厚,越做越详细,越做越全面,但究竟有没有考虑过环评应该解决什么问题,起什么作用?记得有一个项目是木材等装卸码头工程,非要去做什么风险。什么风险呢,说来可笑,2个船相撞后对环境的污染。码头有码头的范围,难道要码头去控制河道上船的运行线路?举个极端的例子,现在比较流行送货上门的购买方式,你在买电冰箱的时候要考虑两辆车相撞的风险吗?车辆相撞是交通部门管理的范围,航道上船只相撞应该是航运部门管理的范围,不属于码头管理范围。也许有人会说,没有码头就没有船只运输,照这么说的话,难道所有使用化学品作为原料的企业就应该负责到化学品原料生产企业?
  二、 公众参与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的公众参与目前只是个形式,是推卸责任的一种主要方式。我做评价十几年了,从未看到过由于公众的反对不上项目的。举例来说,凡是垃圾填埋场、焚烧厂的项目,你对利益相关方详细解释了臭气、二恶英等的问题后,哪个公众是支持这个项目建在家隔壁的?记得一些群众说了实话:党要上项目,我们有什么办法?这种项目的公众参与基本上是弄虚作假,是欺骗群众的。现在还搞个什么公众参与试行办法,既然是形式,就先形式下去,等时机成熟后再推行吧,或者直接说明针对某些项目这样比较好。还有更搞笑的一个事情,记得有一个林业项目,群众表示反对,问什么理由,说是担心林业项目上了以后,他家的粪便没有出路了(原来是还田的)。环保局还要求环评报告书要解释清楚这件事情,并说明解决办法,郁闷!
  三、 导则问题
  导则的存在害了很多人,专家的评审意见中通常有一条,符合导则要求。难道符合导则就是一条不推翻环评的条件吗?实际上导则只是一个导则,从字面理解来看,导则是导向性规范的,并不是强制性规范,否则就不应该叫导则!
  四、 双达标问题。
  评价项目可行的重要依据是双达标,即排放达标、环境达标。环境达标通常是采用模式预测的方法,预测有准头吗?估计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以预测结果作为法律依据的吧。
  五、 时间问题
  环评介入的时间要早,这个的确应该,但不应该基于目前这个体制。很多人都应该碰到没有任何资料而建设单位以一句环评早于工可搪塞了之。这个时候环评的确可以做,但要做的工作量实在太大,你要了解世界上大概生产这种产品的工艺、设备、价格等等,然后你做一个方案分析,设计出不同工艺方案的布局,用地等,并提出各方案的环保措施。你这样做了,建设单位肯定很满意,环保部门也很满意,可是这个是几万几十万能解决的吗?
  六、 规划相容的问题
  建设单位在选址过程已经与很多部门有接触,因此很多建设项目是与当地规划相容的,不相容的多为重大工程,你难道将一个国务院已经定好开工日期的项目用规划不相容来否定?
  七、 总量控制问题
  没有一本报告不提这个的,也没有一本报告提出执行这个总量后说环境不可行的,有几本报告考虑过累积问题?最终受害的是老百姓,**鬼子还说他们那里的尘土飞扬经过源解析认定是中国排放的,国家的总量控制指标下达了N年了,具体分配到哪一级了?
  八、 区域评价问题
  区域评价,从导则来看,包罗万象,具体负责到能源供应、资源配套、交通流的组织等方面。有这个必要吗?世界上对区域评价也只是一个探索过程,中国已经出现了导则,一个字:牛!
  九、 专家评审的问题
  估计很多具体作评价的人都对这个有意见,呵呵,这个我就不多说了,反正一个字:烦!



本文来转自其他人,来源不可考,与大家分享下
免费打赏
shen90115
2013年09月23日 22:20:22
22楼
作者写的很好!很有条理性!
回复
朱赫夫斯基
2013年09月29日 16:11:58
23楼
做了半年的环评 感觉没有什么前途 及时跳出这个圈子
回复
lijie20088
2013年09月29日 19:52:10
24楼
挺好的,写得不错。
回复
haohaoai601
2013年09月30日 08:10:54
25楼
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干啊
回复
zyep
2013年10月01日 00:39:13
26楼
讲的还是一针见血的。
回复
jgksldl
2013年10月01日 08:24:04
27楼
说得很好很实在,我知道,你是转载的。
回复
huiqinli2008
2013年11月05日 09:38:26
28楼
政府有了环保意识还不够,还有诚意和有力度,否则,环保就是空话,环境就会更恶化。
回复
sell03
2013年11月05日 12:21:51
29楼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不得已,一切为了利益,而利益和环境、良知等等都是相悖的
很喜欢你的帖子,以后如果有环评方面的问题,就找你了
回复
ailixiuli2010
2013年12月10日 16:09:28
30楼
呵呵,来学习了
回复
面包
2014年01月04日 16:04:28
31楼
:lol
珍爱生命,远离环评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