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桩端的持力层为中风化岩,但是地址报告上土层起伏较大,大概深度在40~60米。中风化岩上还有强风化岩跟全风化岩,大概有15米厚。现在施工单位钻孔的时候,有个孔就钻了30米说就钻不下去了,这个孔刚好在勘探点附近,30米就只钻到了全风化岩。离持力层还有10米,要怎么样才能钻下去呢?还有其他不在勘探点的桩钻孔的时候怎么样才能判断已经进入持力层了?请各位大神指导?
设计桩端的持力层为中风化岩,但是地址报告上土层起伏较大,大概深度在40~60米。中风化岩上还有强风化岩跟全风化岩,大概有15米厚。现在施工单位钻孔的时候,有个孔就钻了30米说就钻不下去了,这个孔刚好在勘探点附近,30米就只钻到了全风化岩。离持力层还有10米,要怎么样才能钻下去呢?还有其他不在勘探点的桩钻孔的时候怎么样才能判断已经进入持力层了?请各位大神指导?
2楼
我也想知道
回复
3楼
地质勘察钻孔受到数量限制,不可能将地下情况完全摸清。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如何判断钻孔已进入持力层是一个难题。地下岩层的埋藏深度不一,每一根桩的深度也就可能不一样。当钻进突然比较困难时,有可能已进入新鲜完整的基岩,也有可能不是;也就是说仅供钻进的难易程度尚难以准确判断。我所碰到的处理方法是,由原地质勘察单位对钻孔所得的岩样进行判别,与勘探时的岩石样品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已到达持力层。当判别仍然比较困难时,也可采用现场取芯的方法提取岩样,这样更为可靠一些,当然需要发生一定的费用。
回复
4楼
地质勘察钻孔受到数量限制,不可能将地下情况完全摸清。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如何判断钻孔已进入持力层是一个难题。地下岩层的埋藏深度不一,每一根桩的深度也就可能不一样。当钻进突然比较困难时,有可能已进入新鲜完整的基岩,也有可能不是;也就是说仅供钻进的难易程度尚难以准确判断。我所碰到的处理方法是,由原地质勘察单位对钻孔所得的岩样进行判别,与勘探时的岩石样品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已到达持力层。当判别仍然比较困难时,也可采用现场取芯的方法提取岩样,这样更为可靠一些,当然需要发生一定的费用。
回复
5楼
谁也没有透视眼,不取岩心是判断不了的,凭经验拍脑袋也只能是大概其。
回复
6楼
现场取芯,根据土样判断
回复
7楼
:kiss::kiss::kiss:
回复
8楼
不是太懂,来学习学习。
回复
9楼
基岩的天然单轴抗压强度
回复
10楼
谢谢了,版主人真好,好人一生平安
!
回复
11楼
根据我的施工经验,判别主要有几个方法,
一是捞取岩样,也就是你钻孔的时候把孔底的沉渣捞起来看,如果普遍呈现一种,那这种岩样就可以代表目前已经钻到的地层,对照地勘的岩石描述,从颜色、风化程度、岩石类别等方面去判断属于哪一层;
二是如果刚好在地质钻孔附近,那一定要参照柱状图,因为不太可能有突变,你要相信断层之类的特殊情况,地勘单位肯定会揭示的,所以,如果你的判断跟地勘差了太多,估计就有问题了;
另外,辅助的还有看钻进速度,这个就不细说了
判别过程中还要注意出现的个别杂质,比如泥团之类,有可能是中风化岩,但是有夹层,这个我遇到过
至于楼上几位说的钻芯取样,那是不可能的,你能做到一桩一孔的勘察么?我想再牛逼的工程都不太可能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