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hul258 于 2013-9-12 20:48 编辑 尊敬的朱总,您是我们结构的骄傲榜样,做技术的楷模,您扎实 务实,讲求真功夫,这风格我们都有所了解。但是针对今年的考试题目,我还是有些怨言。首先申明,这次考试我准备了很久,准备了很多,投入了很多包括精力汗水时间金钱等,制定了详细的严格的计划并严格执行了(以施兰青指南为推进,后2个月以10年的真题为练习对象),我不是绝对过不了(可能也还有希望过),也不是很有把握能过;我不是因为过不了而就抱怨发闹骚,我也是个一直靠实力在奋斗的人,所以真刀实枪地公平竞争我也很赞同,可是今年这题,我还是不能苟同。主要就是有一点,风格。 搞了10几年的东西,一直都是这样弄,尤其是桥梁方面,10个人有9个都是为了应试而应试去准备,无数个人包括通过的告诉我,把10年的桥梁真题那几个点搞懂,拿个5分就没有任何问题,做十年真题也却是如此,今年你却这样搞,有什么意义吗,难道通过桥梁卡60%以上的人对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有意义吗,注册结构工程师10个人能有1个从事桥梁方面设计就不错了,即使想通过这个卡,风格总不能这么大的变吧,总得年初就给个公布吧,这样搞辛苦付出 努力准备和不准备 不付出的结果又有什么差别。还是风格,再说地基,沉降,居然三个题连续涉及,好像有个东西上一题用到,下一题还有用到,我认为还是老得那套风格更能体现一个人所掌握的结构方面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要因为一个知识点不会而发生连锁反应,举个例子,假如一道大题目有7个小题,每个都要求一个公用的参数,如果一个人恰好这个参数方面不会 ,那他7个题都over了,您认为合适吗。
尊敬的朱总,您是我们结构的骄傲榜样,做技术的楷模,您扎实 务实,讲求真功夫,这风格我们都有所了解。但是针对今年的考试题目,我还是有些怨言。首先申明,这次考试我准备了很久,准备了很多,投入了很多包括精力汗水时间金钱等,制定了详细的严格的计划并严格执行了(以施兰青指南为推进,后2个月以10年的真题为练习对象),我不是绝对过不了(可能也还有希望过),也不是很有把握能过;我不是因为过不了而就抱怨发闹骚,我也是个一直靠实力在奋斗的人,所以真刀实枪地公平竞争我也很赞同,可是今年这题,我还是不能苟同。主要就是有一点,风格。 搞了10几年的东西,一直都是这样弄,尤其是桥梁方面,10个人有9个都是为了应试而应试去准备,无数个人包括通过的告诉我,把10年的桥梁真题那几个点搞懂,拿个5分就没有任何问题,做十年真题也却是如此,今年你却这样搞,有什么意义吗,难道通过桥梁卡60%以上的人对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有意义吗,注册结构工程师10个人能有1个从事桥梁方面设计就不错了,即使想通过这个卡,风格总不能这么大的变吧,总得年初就给个公布吧,这样搞辛苦付出 努力准备和不准备 不付出的结果又有什么差别。还是风格,再说地基,沉降,居然三个题连续涉及,好像有个东西上一题用到,下一题还有用到,我认为还是老得那套风格更能体现一个人所掌握的结构方面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要因为一个知识点不会而发生连锁反应,举个例子,假如一道大题目有7个小题,每个都要求一个公用的参数,如果一个人恰好这个参数方面不会 ,那他7个题都over了,您认为合适吗。
一句话,今年我认真准备了,汗水流了不少,心思花了不少,我最后做历年真题,2009年标准八小时下来得65以上,2010年标准八小时下来65以上,2011年标准八小时下来65分以上(说明一下这些题目我都是第一次做,平时并没有接触过),可是今年的考试题目下午部分却很让我崩溃,感觉没有用武之地,主要是套路对不上,无从下手,气人啊。朱总。不按照套路出牌,年初却没有这方面通告,而且一下子就变动这么大。
高层还可以,挺有水平和使用性,木结构也很好比较真实和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