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土木精灵 于 2013-11-6 11:43 编辑 一、随时间的变异分类 1. 永久作用-在设计基准期内,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可以忽略不计。(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加应力,混凝土收缩,基础沉降,焊接变形) 2. 可变作用-在设计基准期内,其值随时间变化。(安装荷载,屋面与楼面活荷载,雪荷载,风荷载,吊车荷载,积灰荷载)
一、随时间的变异分类
1. 永久作用-在设计基准期内,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可以忽略不计。(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加应力,混凝土收缩,基础沉降,焊接变形)
2. 可变作用-在设计基准期内,其值随时间变化。(安装荷载,屋面与楼面活荷载,雪荷载,风荷载,吊车荷载,积灰荷载)
3. 偶然作用-在设计基准期内,其值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而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较短。(爆炸力,撞击力,雪崩,严重腐蚀,地震,台风)
二、按荷载作用面大小分类
1. 均布面荷载Q 均布面荷载 = r(材料的重度)*d(面层材料的厚度)(铺设的木地板,地砖,花岗石,大理石面层):建筑物楼面或墙面上分布的荷载
2. 线荷载 线荷载 = 重度 * 截面积(建筑物原有的楼面或屋面上的各种面荷载传到梁上或条型基础上):梁、条形基础
3. 集中荷载:其作用面积很小,可简化为作用与某一点的集中荷载(放置或悬挂较重的物品
(
注
:不需要具体掌握,给出具体的例子会分类)
三、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
1.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方向平行不一定是在同一直线可能发生旋转),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2.平面汇交力系(受力作用线在同一平面,且汇交在一点)的平衡条件:∑X=0, ∑Y=0
3.知道∑X=0, ∑Y=0, ∑M=0的应用条件
四、结构的功能要求
安全性、适用性(模板是实用性)和耐久性概括称为结构的可靠性。
极限状态分为两种:承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承载力极限状态是对于结构的安全性而言(这一极限状态关系到结构全部或部分的破坏或倒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是对于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和耐久性的某项规定的限值。(过度形变,影响正常使用或建筑外观)
五、安全性
杆件五种受力形式的分类:
拉伸(屋架下弦、中立杆、立杆)
压缩(柱、砖砌体)
弯曲(框架梁、板)梁变形主要是弯矩所引起的
剪切(钢板连接)
扭转
材料发生破坏时的应力(每M2所受的力)称为强度,要求不破坏的要求称为强度要求。
材料的强度高,则结构的承载力也高。
受压杆件要有稳定性要求。(墙、柱)
临界力的计算公式:Plj=?2EI/L2 临界力的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
1、压杆的材料(弹性模量)
2、压杆的截面形状与大小(截面大,惯性矩大,不易失稳)
3、压杆的长度L(长度大,临界力小,易失稳)
4、压杆的支承情况
六、适用性
限制过大的变形要求即为刚度要求
跨中最大位移,不会考到计算,可能涉及到各个影响因素以及趋势:
(1) 材料性能:与材料的弹性模量E成反比
(2) 构件的截面:与截面的惯性矩I成反比
(3) 构件的跨度:此影响因素最大(因为与跨度l的n次方成正比)
(4) 荷载(Q)
混凝土裂缝的控制(三个等级)-受拉构件进行裂缝控制:
只有预应力构件才能达到:
(1)构件不出现拉应力;(没有预应力,没有产生裂缝的可能性)
(2)有拉应力,但不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裂缝没有表现出来)
普通砼构件:
(3)构件允许出现裂缝,但裂缝宽度不超过允许值(0.3mm)
注:(1)一般坏境系指无冻融,氯化物和其他化学腐蚀物质作用
(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
说明:
1.受压构件验算稳定性(墙、柱)。
2.受拉构件进行裂缝控制
七、设计使用年限分类:
1.临时性结构 5年
2.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 25年
3.普通房屋和构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是50年
4.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八、钢筋砼保护层:
1.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