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认为这个6层砖混设计有问题吗?
暧昧
暧昧 Lv.5
2013年12月18日 15:17:51
来自于砖混结构
只看楼主

几年前,我在施工时遇到这样一个问题: 一栋六层住宅楼,砖混结构,东西向。由于是反入口,楼梯在二层以上都移到了南侧。反入口的正上方,在二层以上都是卧室,而且反入口那个开间的正中间,是一道分户墙,240MM厚没有任何门窗洞口,绝对的承重墙。于是设计师在分户墙下设计了一道250*400的现浇梁(下图的L1),还在L1 的南端设计了L2,与L1同截面。LI和L2一直设计到顶层。但是在外墙的入口处却没有特别设置承重梁,只是有楼层通布的圈梁,截面是240*180,配筋小的可怜。

几年前,我在施工时遇到这样一个问题:
一栋六层住宅楼,砖混结构,东西向。由于是反入口,楼梯在二层以上都移到了南侧。反入口的正上方,在二层以上都是卧室,而且反入口那个开间的正中间,是一道分户墙,240MM厚没有任何门窗洞口,绝对的承重墙。于是设计师在分户墙下设计了一道250*400的现浇梁(下图的L1),还在L1 的南端设计了L2,与L1同截面。LI和L2一直设计到顶层。但是在外墙的入口处却没有特别设置承重梁,只是有楼层通布的圈梁,截面是240*180,配筋小的可怜。
在我的印象中,外墙其实很少用来承重。尤其是这种有洞口的外墙。首层是1800MM的大洞口,二层以上是都是1800MM宽的大窗子,窗子上面虽然有过梁,但是只有60MM厚,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这样能够承载L1的就只有那240*180的楼层圈梁了。
当时我看到这问题后,就向负责我们的公司项目部提出了这个问题,他们做不了主,后来又找到设计师本人,设计师本人也含糊其辞。据说设计师听到这个问题是一个工地上民工队的技术员提出来的,很是不然。只是马马虎虎的说:加点筋吧。也没做肯定要求,也没出示任何书面文件。
当然,没有书面文字,也没有人重视这个问题,这个楼就那样糊里糊涂地建造好了。但是我始终觉得这是一个问题。虽然是砖混结构,砖能够分散传递一部分压力,但那是有限的。不过还好是砖混的,要是框架的我看你那400高的梁怎么放进180高的梁里。
不明白的看看下边的草图,画了个大概。大家帮忙看看这个设计有问题吗?

image_20131218151758.jpg

image_20131218151758.jpg

免费打赏
zuomeiqing
2013年12月19日 15:24:10
22楼
局部抗压可能不够吧
回复
zxwab_cn
2013年12月19日 15:37:43
23楼
看到这样的情况,如果在抗震区的话,我的观点:
1、过梁6CM明显不符合受力要求;
2、该处更合理的方式应采用底层托墙梁的方式,也许是因为净空达不到才采用层层设梁
3、圈梁一般情况下不作为受力构件,此处搭设次梁时可附加钢筋、加高截面
4、需要说明的是该处分户墙不能作为承重墙,应为填充墙
回复
瑾佳建筑猎头
2013年12月19日 16:07:34
24楼
属于不合理情况
回复
陈筑静好岁月
2013年12月19日 16:22:59
25楼
问题有点严重,看来该项目没有把关的
回复
少卿
2013年12月19日 20:05:55
26楼
怎么说用圈梁来承担L1的荷载都觉得不靠谱
回复
孙中平
2013年12月19日 20:15:04
27楼
梁的支座也太小了吧
回复
混凝土结构
2013年12月19日 21:03:40
28楼
只能说这个设计师是用软件算过了,然后心里有点没底,被你问住了而已。
回复
shafei246
2013年12月20日 08:20:45
29楼
好好分析,学习一下。。。。
回复
shafei246
2013年12月20日 08:21:19
30楼
好好分析,学习一下。。。。
回复
li556671
2013年12月20日 08:40:17
31楼
学习,学习,感觉不会有事!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