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KPM里的归并系数和配筋放大系数的认识
鲁烟半岛epc
2014年01月13日 10:28:20
来自于PKPM
只看楼主

本帖最后由 鲁烟半岛epc 于 2014-1-13 10:29 编辑 最近在整理上一个工程时,突然有心想对PKPM里的涉及到的归并系数及配筋放大系数进行 一个梳理,因为之前这种细枝末节我是不注意的,归并系数都取0.2,放大系数板1.0梁1.05柱子1.1, 于是我翻说明书、问论坛上加的不同地区的好友、问同事大姐、问总工……结果就是下面的表: 表1 PKPM说明书中默认取值

本帖最后由 鲁烟半岛epc 于 2014-1-13 10:29 编辑

最近在整理上一个工程时,突然有心想对PKPM里的涉及到的归并系数及配筋放大系数进行
一个梳理,因为之前这种细枝末节我是不注意的,归并系数都取0.2,放大系数板1.0梁1.05柱子1.1,
于是我翻说明书、问论坛上加的不同地区的好友、问同事大姐、问总工……结果就是下面的表:
表1 PKPM说明书中默认取值









构件
归并系数
放大系数
基础
0.2
1.0
0~1.0猜测默认0.2
主筋放大系数
1.0
箍筋放大系数
1.0
0.2
下筋放大系数
未提及,猜测默认1.0
上筋放大系数
未提及,猜测默认1.0
——
板底放大系数
1.0
板顶放大系数
1.0
表2 烟台一设计院取值









构件
归并系数
放大系数
基础
0、0.1、0.2
——
0.2
主筋放大系数
1(角柱除外)
箍筋放大系数
1(角柱除外)
——
下筋放大系数
1
上筋放大系数
1
——
板底放大系数
1.0、1.1
板顶放大系数
1
表3 两位同事大姐取值









构件
归并系数
放大系数
基础
0.2/0.1
1.0/1.0
0.1/0.15
主筋放大系数
1.05/1.0
箍筋放大系数
1.05/1.0
0.05/0.2
下筋放大系数
1.05/1.0
上筋放大系数
1.05/1.0
——
板底放大系数
1.05/1.0
板顶放大系数
1.05/1.0
表4 武汉一设计院取值









构件
归并系数
放大系数
基础
0.2
按规范取
0.2
主筋放大系数
1.05
箍筋放大系数
1.0
0.2
下筋放大系数
1.05
上筋放大系数
1.0
——
板底放大系数
1.05
板顶放大系数
1.0


我想说的不是这4个表里的数据咋来的,我在论坛上搜索一些帖子时,发现也有一些新手在咨询这个问题,大家的回答呢,和上面4个表给人的感觉一样——千差万别 。怎么办?当然首要的还是遵循本院工法。
我的认识:归并系数大家都知道PKPM是怎么使用的,其实不管你院的归并系数是一个区间还是一个数,你都要知道,归并系数的取值对设计的影响——
取小,分类多,施工不便,图面纷乱,但经济;取大了,分类少,施工简便,图面好看,但不经济。因此,这是一个度的问题。度的问题的把握,哲学告诉我们,是一个区间,而不是一个数,不要所有工程都按一个数去操作,虽然PKPM给的0.2适用于绝大部分工程,我也试了试,归并系数0.05~0.1~0.2时,基础、梁的种类变化不大,但柱的种类变化不小。因此,我觉得,我们新人对待归并系数,不要死板地要一个数,0.1还是0.2,你知道0.2就是了,实际作图时,完全可以0.1试一试0.2试一试,然后选一个构件种类不太多的就是了。统一按0.2也可以,我就是想说明一点:归并系数是活的,不是死的。
同样的情况适用于PKPM配筋放大系数,很多人说,只要荷载计算没问题,PKPM配筋不需要放大的。最多赶上比较重要的建筑,比如学校,或者构件,比如角柱,去放大个1.05或1.1的,这个还是那句话,很多问题不适合问论坛的,因为这些问题地区性差异太大,你相信了论坛上某人的观点,不一定就是本院的工法。一句话:该问总工的问总工,该问论坛的问论坛。设计80%是共通的,20%是差异的。
新手妄言,还请批评指导。



免费打赏
xm123123xm
2015年12月14日 17:41:59
42楼
开发商的项目要系数要小一点,政府投资项目系数可以大一点:)
回复
建筑精灵
2015年12月19日 21:50:23
43楼
可以多学习几种结构软件,借鉴做法。
回复
嚣张的兽
2016年04月16日 07:39:51
44楼
谢谢楼主总结并分享
回复
我是一只狗
2016年04月18日 08:43:46
45楼
说得挺好
回复
大兵小将00
2016年08月06日 20:58:48
46楼
表达的好有道理,顶一个
回复
hyy442861899
2016年09月13日 18:16:52
47楼
楼主总结出来的让新手豁然开朗,谢谢楼主!
回复
yu02107914
2016年10月17日 19:52:04
48楼
学习了,研究研究
回复
ggxxll2009
2016年12月27日 21:21:36
49楼
3)地下室外墙配筋一般抗裂控制,水平、竖向均宜采用细密二级钢筋,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50ram。一般通过在外侧底部约1/3高度范围内附加短筋方式解决底部配筋较大问题。
4)地下室外墙迎水面内设直径,/,4ram~咖6mm@150mm的钢筋网片时,保护层计算厚度可比50mm适当减小,但不得小于30mm。
5)地下室构件迎水面裂缝宽度控制在0.2mm之内,室内可按0.25mm控制。
6)基础地梁、筏板可按非抗震设计要求锚固搭接,即以£。代替£蚯。
7)当独立基础边长或条形基础的宽度≥2.5m时,底板受力钢筋长度可取0.9倍边长或宽度,并交错布置,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8.2.2—5条。
8)条形基础及筏板基础中的基础梁,箍筋按强一htcahni。d,ea孳Sut'a结D¨睁II度要求配置即可,不需按抗震要求或延性要求构造加密;纵筋可按非抗震要求锚固、搭接【4】。
9)灌注桩配筋可根据计算需要取通长、1/2桩长、1/3桩长。
8结束语
可以看出,通过结构设计人员的细致工作是可以降低结构工程的钢筋用钢量的。这就要求结构设计师在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沟通说服的能力,注意结构设计的细节,并及时总结经验,为“降
低结构含钢量,,f故准备。同时必须指出,文中虽然提出了一些降低含钢量的措施,但并不提倡含钢量越少越好。只有深刻理解规范条文和结构受力原理、合理的进行结构布置、正确的选用荷载、慎重的选择计算参数、选择适度的构造措施,才能做出既安全又经济的结构。
回复
猪头阿三
2016年12月28日 08:51:45
50楼

好资料一定认真学习
回复
昊天罔极苍龙
2017年02月09日 09:42:31
51楼

总结的不错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